“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6372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认证已经被列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从理论上对 “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对于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专业认证 高校 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18-02
  高校专业认证是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是当前我国政府、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专业认证已经被列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专业认证中被赋予一定的要求,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认真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专业认证”的要求,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于促进体育教学和“国际专业认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现有的研究从理论上对“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莅临探讨,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际专业认证”研究现状
  高校专业认证是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总的来说,这是高校发展的挑战也是进一步提升的机会,针对高校专业认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最早始于美国。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Professional)认证机构对独立设置或从属于学院或大学的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 (Programmatic) 实施的专门性(Specialized) 认证。我国对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高等教育评估研究的开展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对高校专业认证的研究还十分不足,主要是研究人员与专题研究的数量不多,文献资料基本是以编译、介绍为主,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讨。
  (二)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现状
  1.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模式是实现体育教学的基础,通过对现有研究梳理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突破旧有模式(“三基型”“三段型”“一体化型”和“并列型”等)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新兴模式,如“选项课型”“分层次型”和“俱乐部型”等,呈现出体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状况,新旧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是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也存在华而不实的现象,出现了为研究而研究的不良风气,不利于教学模式和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上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体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加上体育教师实施教学方法的“惯性”,呈现出体育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所需的不相符性,引发了对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思考。目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激发学生积极性,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创了多种教学方法。
  3.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上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有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整体上体育教学内容趣味性低,表现在主要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三)专业认证和体育课程之间的研究
  虽然关于专业认证和体育教学的研究比较多,也分别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高校专业认证和体育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目前几乎没有,通过中国知网以“专业认证”“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目前没有发现相关研究资料,但是根据专业认证指标要求,体育教学又是专业认证的一个基本点,在专业认证指标体系里面,体育被赋予提高学生体质之外的更多的教育功能。如何从专业认证的角度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是目前的高校体育研究要突破的瓶颈。因此关于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尚无先例可循,具有广阔的研究、发展前景。
  三、“国际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根据专业认证指标要求,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是专业认证的一个基本指标点,在专业认证指标体系里面,体育被赋予提高学生体质之外的更多的教育功能。具体来说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授课要求:授课内容中有明确涵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授课内容中要有集体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中必须有涵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论述题,并且要求学生超过75分,因此结合专业认证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认真分析“高校专业认证”要求,完善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应不断随外界变量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修正,因此在专业认证的大环境下,首先要根据“高校专业认证”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新的大纲在完善教学内容、调整考核内容方面应根据专业认证要求作出明确规定:课程目标要明确本课程支撑哪些毕业要求,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与体现毕业要求;教学资料要求等。
  (二)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公式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多。教师以完成教学课时为己任,忽视学生“学”的兴趣和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善于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培養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认证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因此通过学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校专业认证”相关的文件,研究“高校专业认证”中对毕业时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学生达到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授课内容中要有集体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因此要解决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更新问题,因此应根据要求,完善和更新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师资培训,适应“高校专业认证”要求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现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教师力量的培养对于实现“高校专业认证”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以“高校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师资培养手段上可以采取“引培”结合的方式。“引”指的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学校从政策层面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如优先解决人才编制、职称问题。“培”指的是加大现有人才培训,加快教师专业转型,如针对学生不喜欢的运动项目应及时引导相应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具体来说应建立多层次的师资培训体系,促进体育师资力量的发展,满足“高校专业认证”教学需要。
  (四)构建全新考评体系
  考核方法体系是近几年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突破点。体育课考核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它的标准对体育课具有结果导向、激励和发展等作用,对于体育课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科学合理的体育课考核标准不仅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有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目前高校体育课考核标准实施过程中,考核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仅仅是由体育老师统领考试全过程,评分的主观性很强,很难实现体育考核成绩的公平公正;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时仅仅是对学生的出勤率与平时课堂表现两者相结合,没有对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进步程度作出评价,无法发挥体育考核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四、结论
  专业认证已经被列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促进高校综合改革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专业认证”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要求,因此本研究从理论上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专业认证”大环境下体育课程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凌晨.专业认证——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新举措[J].武汉体育学院学報,2017(1):77-81.
  [2]胡文龙.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3]都昌满. 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27-32.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交替传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和认知过程,解析这一复杂过程有利于口译学者更好地把握语言转换实质,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本文阐述了在交替传译过程,影响思维的思维元素,对比了英美人和汉民族的思维模式,解析了思维和认知过程意义产生的过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明确交替传译中概念整合的过程和意义在于提高对口译理论的理解,并能够据此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口译实训方案,有利于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交替传
摘要: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的效率优势,创造行业发展新生态的局面正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在各行各业展开。在这场结合行业特点,利用新型的高能效的生产工具的社会实践中,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融合并不断优化“互联网 ”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迎接挑战、开拓进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其构建和优化“互联网 ”服务模式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是解决其赔偿问题的重要依据。作出客观、科学的鉴定,对保护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为重要。本文就张某与轻型货车发生碰撞受伤昏迷进行鉴定,判断交通事故中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交通事故;静脉畸形;法医损伤学;伤病关系  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9-0139-01  一、案例  (一)简要案情  张某,男性,32岁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解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当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要对其予以准确认定,首要的一点是要認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加以明晰。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法律规范来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予以正确的法律规制。然而对于当前所说的法律性质问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其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其性质应当为具体行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自从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在实践中摸索着这门科学的规律,在创造中琢磨着这门艺术的技巧。我认为,班级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苦干要结
期刊
首先讨论了常规傅里叶变换的缺点,导入短时傅里叶变换及小波变换,分析了小波变换的特点和实现小波变换的光学方案,在空域和频域中详细分析了利用高斯-哈尔小波变换进行边缘探
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法育现代化,就构成教育活动的诸因素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班主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及战略地位,无论平时或战时,新疆军区部队饮水安全问题都非常重要和突出。针对传统经典数学指标评价饮水安全的特征和不同饮水安全相互比较缺乏统一量化指标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