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边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以调查边疆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为基础,分析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恰当地运用在辅导员工作中,以文化根源出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边疆高校的发展状况,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运用在边疆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更好地指导辅导员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边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两千多年,已深深刻入中国人的性格之中。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道理,为历代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相通的,其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给予大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多启示,并运用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正处于人格完善期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是有很好的指导性的,对于辅导员自身的修养以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价值观现状调查
  本文以边疆高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0011-2013级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价值观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基本信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两个部分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样本情况。问卷共23道选择题,单选21道,多选2道。问卷主要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类、理工类、艺术类和体育类四种,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387份。样本有效率96.7%。
  (一)学生背景情况
  就学生生源来看,78.7%的来自农村,17.2%来自城镇,还有4.1%没有选择。从父母受教育程度来看,95.6%为中专以下,
  (二)对传统文化认可情况
  (1)在“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这一项中,80%选择很重要,15%选择有一些规范作用,5%选择可有可无,没有选择有消极作用和完全过时,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2)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上,绝大部分大学生是持积极心态的,认识到在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今天大学生应该承担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如仁、义、礼、信、忠、孝、廉等无论在认可上还是行动上都是持支持态度。从问卷上反映出学生比较肯定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性作用。
  (三)信仰情况
  选择信仰佛教的31%,选择信仰基督教11%,选择信仰伊斯兰教的4%,选择信仰中国共产党的26%,选择无信仰的28%
  二、边疆高校辅导员工作背景分析
  边疆作为祖国的重要屏障,稳定、和谐的边疆对于祖国的团结与稳定至关重要,作为边疆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
  1.文化背景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芒市,毗邻缅甸,有少量缅甸留学生,主要生源来自云南边疆或边远山区农村,德宏州为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民族的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周边以及学校内分布较广,学生从小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来源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少,对中国传统经典古籍的接触主要来自教科书,缺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2.思想背景
  从调查问卷来看,参与调查问卷调查的学生来自农村,因为高考分数达不到想选择的学校而来到地处边疆的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远离自己原先成长居住的地方,与学生谈心谈话中能感受到学生心里存在的被边缘化的感觉,很多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心理产生变化,极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厌世情绪,既不懂得感恩父母,也不懂得尊重师长,更不懂团结协作,对一切显得冷漠,另一种是消极情绪,自卑心增长,不愿与人交流,宿命感增强,不思进取。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一)在帮助学生自我认知中的运用
  1.德育——君子之德,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教育是有深远影响的,至今为止,对判断一种教育方式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是“德育”,传统文化中充满了教人做人的“德”的正能量。在周易中最早提出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8次,“君子”并不是“德”的最高标准,而是做人的最基本标准,君子之上还有贤人、圣人。因此,在做辅导员工作时,对于学生的教育首先是基于道德的教化,在调查问卷中看到,边疆高校的大学生虽然处于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之中,但本身由于自小的耳濡目染以及在课外书、教科书、学校教育之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仁、孝、忠、义等传统道德是有一定理解的。需要辅导员的思想上的启发和行动上的引导,点化学生的“德”性,帮助学生激发本性中的“善”,而不是完全以一种“圣人”观高高在上地要求学生。
  2.自我认知——修身
  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渐自我认知的过程,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迷茫,甚至迷失自我,失去人生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文化中自我认知被称为“修身”,《大学》里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为历代读书人所推崇。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修身”思想虽然有一定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倾向,但其中也蕴含着强大的心理调节作用,辅导员只要首先能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就能运用好其中的思想对当今高校中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所谓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儒家思想中“修身”的根本在于正其心思,能够辨别善恶好坏。也就是说,自我认知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即平常心,不欺骗自己,坦坦然然,积极进取,志存高远、胸襟宽广、谨言慎行。修身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认识自己本性之善以及把这种善传递。认识自己的“善”分“穷”和“达”两个层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荀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篇第二》),修身的基础就是能分辨是非,看到别人好的行为要思考自己是否有这些品行,看见不好的行为要反省自己是否有这些缺点。
  3.自我管理——慎独知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我认知,还强调自我的管理。自我认知是自我管理的前提,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重点。在传统文化中自我管理被称为“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意念能够坦诚面对自己的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慎独是对一个人品性上很高的要求,是儒家自我修身的最高境界,“独”是独立,承认人在生命本质上是以个体的存在,保持自我道德的本性,不被外物所左右,坦然面对自我的身心,在独处的时候,能够依然谨慎地对待自己思想和言行,不违背道德和良知。
  (二)在帮助学生处理与他人及社会关系
  1.“和而不同”的包容和理解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直备受大学生自己、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因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就其年龄构成来看,集中在1990-1995年出生,90后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其中独生子女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成长环境都非常优越,自我意识很强,与人分享的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都比较弱,由于其成长背景和环境的特点,人际交往成了大多数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如果这第一堂必修课没有修好,一方面,不易有一个高品质的的大学生活,也会导致其他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甚至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被老师发现并进行专业的心理沟通和疏导,一旦恶化,由于长期的积压而突然爆发,那么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校园惨剧和人间悲剧,“和”既是一个人作为个体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学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强大和兴盛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交往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以和为贵”和“和而不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是一种求同存异的君子式人际交往方式,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同时,儒家思想也强调“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讲求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互相理解和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求同存异。
  2.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已经开始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了解社会,而大学本身就是浓缩的一个小型的社会,在大学里经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准备如何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要加强的仍然是一种自我人格的独立,才无畏无惧,在纷繁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独立的个性和遵循自我人性中应该坚持的“善”的原则,坚持高尚的气节。在经济上的贫富问题上,孔子曾教导子贡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一方面要鼓励家庭情况不是很好或者很贫困的学生保持君子之心,乐于道,即以获取知识,懂得道理为乐;另一方面,面对本身是家庭较富裕,环境较好的学生,那么要教育其正确对待财富的态度,一个真正的人应该通过自我的奋斗实现自我价值,不因物质上的财富而骄纵无礼。
  (三)综合素质的培养
  1.指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在辅导员工作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最难的工作内容之一。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刚刚成年,传统称为弱冠之年,也就是整体的人格已经初步定格,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已经定型。对于一些错误的认识不易更改和纠正,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生意义、人生幸福等人类的终极问答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以及“浩然之气”“视死如归”等思想体现出的既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也是一种超脱于生命的对人生意义的真正理解。
  2.指导学生真正理解“价值”的内涵
  在物质世界充裕的今天,大学生受社会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对于人生价值的真正内涵也局限于物质的获得,而往往容易忽视掉精神和内心的丰富。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幸福的理解主要分两个层次:一个对内心的“安”,就是无愧于自我的本心和良心。另一个是对外的“仁”,“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简单来说就是“助人为乐”。作为大学生群体,由于没有过多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因此,能够运用传统文化中优良的传统对他们加以引导,都能引发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人生意义进行一些思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都有很大一部分精华在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旨在教人为真人,大学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一种博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的思想都值得高校辅导员学习,并将其中的思想有条理有选择地运用于边疆高校辅导员工作之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4.5
  [2](巍)王弼 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8.12
  [3](宋)朱熹 撰.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3.10
  [4]肖川.教育的使命和责任[M],岳麓书社,2007
  [5]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6]宋元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7]冯刚等.最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指南[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张立文.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 21 世纪[ J] .学术月刊, 1995, ( 9) .
  [9]孙丽娟.中国传统文化人生观要素对现代人生观的影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三语文复习中的“激趣”行为应是符合新课改“自主”“创新”“人文”发展要求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的自在愉悦的学习过程。它可以表现为语基复习中的“激趣”——在站立读书、比拼训练、自主学习中获得快乐与进步;也可以表现为文本阅读复习中的“激趣”——借助识记方法、模仿练习,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使学生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获得别样的快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自主人文 自
本文就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行性和实施途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健康发展。
党建评价工作在高校学生中实施有利于改进并加强高校学生的党建。它是一种判断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在进行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时,要体现出我党的宗旨、党员要求
在现代政治中,利益集团是诸多国家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一方面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渠道不够通畅,另一方面,政府自主性又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政府不但要为利益集团
针对我国资源供应出现的瓶颈制约现状,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加快绿色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推进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改善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也是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资产主要是以有形资产为主,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为辅,没有包括环境资源等自然资源。但企业为了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也要追加投资,增添相关设备来维持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现状。此时的资产中也包含了劳动因素,并
摘要:清代吳谦等编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汇集了清代以前正骨经验之精华,尤其在正骨手法的操作规范、作用、适应症及手法的施术原则方面有颇多创见,对指导伤科推拿临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推拿 学术贡献【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6-02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由清代吴谦等[1]编著,汇
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既要建立服务型的学生工作队伍,又要构建服务学生的工作新模式,目的是寻求学生教育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有效契合点,使学生工作大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使用已成为我们优化教学的必备工具,当数学教师在使用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论文、考试试卷和教案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特殊数学公式符号
时间巨石阵的意思是石圈,在欧洲有许多石圈, 但巨石阵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个令人惊奇的古迹大约建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公元前2000年, 也就是史前时代的末期。 Time Stonehen
期刊
在当前国内教育教学领域中,对话精神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方法改革风潮。在当前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大时代,教师的传统权威逐渐消解,学生们不再唯师为尊或者唯师为是,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或者单纯的服从和应答。随着中心逐渐消解、传统权威日益式微,对话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形成对话交流关系,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趋于平等;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交流备受重视。作为一种凸显全新教育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