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仙境——阆中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s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阆中古城概况:
  阆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号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阆中的历史城区,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而非古镇)。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2000多年来,阆中一直为蜀道“咽喉之地”,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历来为川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城市,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苏轼曾赞道“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陆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灿若群星的众多文物遗迹,构成了阆中古城在发展旅游中的独特优势。
  “秦砖汉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苏园韵,川渝灵性巴阆风。”这幅对联完整地概括了阆中古城的特点和历史风韵。
  
  古街巷
  古街巷: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阆中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堪称典范。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三国时期,阆中便是声名远播的“古城”了。尤其是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成规模,始有阆苑之称。此后历代王子皇孙,朝廷命官在羁留这块“风水宝地”期间,也纷纷广聘能工巧匠,或兴土木以建府第,或择佳处以修别殿,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已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誉之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历史文化底蕴: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树街、古莲池街、槐树街;有以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状元街、三陈街、良牧街;有以商贸命名的广东会馆、浙江会馆、陕西会馆;有以地理风水命名的管星街、笔向街;还有以手工业发展内涵命名的机坊街、醋坊街、蒸馍巷……它们各有风貌特点和悠久的历史。
  
  古院落:建筑美学的“百科全书”
  
  阆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
  叩开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蒲家大院,还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的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疏影映出几枝素竹,那几峰假山衬出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审美愉悦。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古院人家尽情享受着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艺术文化的滋养。
  
  古窗花: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
  
  玲珑剔透,变化万千的雕饰镂刻,是阆中古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房屋上的握挑、吊檐、檐头、门窗、门楣,大多有雕饰。这些雕刻图案质朴,做工精细,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构件的某些部位,在整体结构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四合院中千奇百怪的镂空窗花,是这些古民居的精华和灵魂之所在,它使深宅大院显得敞亮、剔透,具有延伸建筑空间、扩大视野的功能,美学原理和实用价值在这里展示得十分酣畅。阆中古民居的窗花达百多种以上,有“中国民间建筑的一大奇观”之誉。有描绘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书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异兽,有表现古代人民不懈追求的“福、禄、寿、喜”之图案。其技法有浮雕、镂空、圆雕、多层雕。林林总总,生动、灵性,汇成一部再现唐宋以来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历史遗迹:阆中古城的点晴之笔
  
  阆中共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数量居全省县级政区之首。分布在古城区内的重要历史遗迹有汉桓侯祠(张飞庙)、华光楼、贡院、清真寺、文庙、净圣庵、天主堂、火神楼、柳树井、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以及正在修复或重建中的道台衙门、学署、武庙、中天楼等。这些历史遗迹是阆中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具体体现,如果说阆中古城是一幅画,那么这些历史遗迹则是画中的“点晴之笔”,没有它们,古城将立即变得平庸起来。
  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古城区西街,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现存的张桓侯祠为一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筑群,占地六千六百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多平方米。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贡院: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又称川北道贡院。顺治九年(1652年),因全川未靖,四川省省会暂驻阆中,并在此举行了甲午、丁酉、庚子三科考试,贡院即是当时的考场。
  华光楼:巍峨壮观的华光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在阆中现存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因此被称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建在唐朝滕王元婴所建的南楼旧址上,明朝嘉靖中还称作南楼,而镇江楼、华光楼都是后来取的名字。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同治六年重建。
  清真寺:阆中市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系由陕甘土木专家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占地3亩多。寺门门楼为亭阁式,寺内庭院占地面积2.4亩,3条石板小径直达礼拜大殿。大殿为传统宫殿式,取明五暗三格局,无中梁,俗称“二郎担山”,面积628平方米,高30米,其造型古朴庄重,气势雄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古雅清净,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文献
摘要:罗山皮影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罗山,历经清中民初到解放后的跌宕起伏,现在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其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着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此,政府、学者和艺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罗山皮影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罗山皮影 历史 现状 思路     罗山皮影属于中原皮影流派,是中原皮影的优秀代表,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明朝嘉靖年间传入罗山到被
期刊
滔滔黄浦江,奔流起声浪,它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不仅记录着大上海国际经济与金融的春天,记录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巨变,也见证着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科学发展的无穷魅力。  为了加快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国内文化企业走向世界,借助浦东新区“先试先行”和综合改革配套试点的契机,充分利用外高桥保税区“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优势,积极开拓文化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加快文化产品及项目的“走出去”步伐
期刊
作者简介:  张国洪 文化产业专家。全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上海调研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长远集团规划研发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包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产业资源整合、产业业态规划、项目运营设计。代表著作为《盘点中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突破》《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驱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向》《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等。 
期刊
他收藏了世界级的现代雕塑“大拇指”和“LOVE”,他创造了“现代中式”的特色建筑风格,他和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过从甚密,他投资创办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戴志康不断地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却从不以文化人自居。别人问及他的身份时,他总是强调说,“我只是个商人”,但是,他又一直强调,“我从来不是个纯粹的商人”。  戴志康是个商人,更是个文人,但是他又并非是个完全不考虑商业利益
期刊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投资3000万元,联手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以下简称《时空之旅》),从2005年9月27日首演到2006年9月26日,演出390场,票房收入4000多万元,观众超过30万人次,开发、销售衍生产品超过160万元,刷新了国内同一剧场连续演出场次和售票数量的纪录。除去上海等内地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外,观众还涉及美国
期刊
开车出去办事,如今路上的车可真是多!佩服古人,压根儿没见过汽车,就能造出“川流不息”这词儿。曾经还有“高峰期”一说,现在已全天候了。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修路赶不上买车,堵车也就必然……人堵在路上,脑子倒是变得活跃了,甚至思绪飞扬。又想到了您,薄老。后天,1月15日,就是您离开我们三周年的纪念日了。  大家都惦记着这件事。我和熙成沟通,满足大家的心愿,逐一相约,当日到八宝山纪念薄老。天气冷到极点
期刊
作者简介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书记兼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影视、戏剧、广播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戏剧影视舞蹈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
期刊
东源木活字印刷引起广泛关注,瑞安电视台想把它搬上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于是我和几个编导人员专程到平阳坑镇东源村,去木活字印刷文化村看个究竟。  东源木活字印刷为什么出名?  就因为,它不只是一种乡间手工艺,而是一种文明传承的奇迹。在中国,印刷术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四大发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毕升被称为活字之父。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中有翔实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期刊
北京将打造长城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北京市将全面整合长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以八达岭长城为龙头,建设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的长城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据北京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八达岭长城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将形成“一轴两带多辐射”格局。以八达岭长城为轴,形成东西两带、辐射周边的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东部产业带包括水关长城、石佛寺古村、长城脚下公社、探戈坞音乐谷、印象·长城大型实景演出;西部
期刊
■阆中人的张飞情结  张飞字益德,作战勇猛,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章武元年(221),刘备伐吴,令张飞由阆中率军会师江州(今重庆),临行前被帐下张达、范强所杀。张飞死后谥为桓侯,葬于阆中。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收藏着太多与张飞有关的真实历史和神奇传说的古城阆中,才成为了川东北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在阆中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