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视角下数字阅读平台交互性研究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ch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用戶体验与交互设计的理论研究,以樊登读书App作为主要案例,从感官交互、行为交互和情感交互三个层面来探讨数字阅读平台的交互性设计对于数字阅读的影响。提出数字阅读平台应该差异化和多样化,增加免费内容,并且提升细节设计,抓住社交端口,积极拓展品牌传播,形成基于用户数据的个性推荐,鼓励跨媒介形式的传播。通过以上策略来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从而更好助力“全民阅读”。
  关键词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数字阅读;樊登读书App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7-0001-03
  1  数字阅读现状及理论
  1.1  数字阅读现状
  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61.9%的成年读者喜欢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阅读[1]。《2018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254.5亿,截至2018年,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32亿[2]。这意味着我国已步入读屏时代,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感官体验的交互式数字阅读方式成为主流。如何调整数字阅读平台的交互设计使之更好促进人们阅读,提升阅读效能,这也成为产业亟待解决的重点。
  1.2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20世纪90年代初,唐纳德·诺曼便提出和开始推广用户体验。他认为,用户体验囊括了人对系统体验的方方面面[3]。用户体验专业协会(UXPA)认为用户体验,是用户与产品、服务或公司在交互中使用户产生观点的所有方面[4]。因此,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2  案例分析
  樊登读书会成立于2013年末,由央视节目著名主持人樊登博士发起。线上借乘新媒体,线下结合读书分享活动,旨在打造一个致力于培养国人阅读习惯的书籍精华分享综合社区。其产品核心在于对书的精华进行解读,每周更新1本,每年更新50本书。针对的目标用户是有钱没时间的25~45岁的中产阶层,因此书类主要涵盖亲子、职场、心灵等领域,提供实用、干货、技能型知识输出。
  自2013年11月2日第一次更新至2020年8月10日,樊登读书App上8大类已有300多本书。热度前三依次为:《正面管教》《亲密关系》《终身成长》,其中《正面管教》播放量达6 875万次。
  2.1  感官交互
  数字阅读App要适应用户长久的观看,因此必须进行良好的色彩把控,尽量使用简单的界面样式。
  1)视觉。樊登读书的Logo为一个倒立的书本,书壳采用深灰色,内页选用黄色。梯形的黄色内页使人联想到灯光,这也契合了“读书点亮生活”这一品牌理念。App的引导页采用Logo加竖向的宣传语手写体“读书点亮生活”,加强了品牌形象宣传,完成视觉引入。从引导页到主页面约1秒,用户等待时间较短,降低因等待而造成的用户流失率。主页面采用简约风格,选用黄色作为功能提示色,将带给用户温暖、亲切、明朗与活力等使用感受。
  2)听觉。“听书”并不是一个现代概念,中国自古便有评书、说书人这一行业,也有“书童”为权贵诵读的习俗。随着识字率的极大提升,除特殊人群如盲人、视障人群的需要,听书为何还能在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留存,甚至形势大好?这或许正应和了1979年保罗·莱文森在媒介进化理论中关于广播在面对“视力”完美的电视为何仍兴旺发达的阐释。他提到:每天晚上夜幕必然降临,但绝不会万籁俱寂[5]。樊登读书App的一大特点是提供音频讲解服务,每本书的解读时长约40~60分钟,解读内容包括:概述、例证、应用等。有专家预言,随着音频技术不断创新,有声阅读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会超过78亿元[6]。音视频的传播方式适应了碎片化场景,激活了声音、图像与知识的链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2  行为交互
  日本产品设计师平岛廉久在20世纪末有一句名言:“物质时代结束,感觉时代来临。”辛晓阳也提出交互设计要从物理逻辑转变到行为逻辑。他提出要更多地关注经过设计的、合理的用户体验,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功能。这样消费者获得的将不再只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以产品作为媒介的一个完整的平台服务[7]。用户在樊登读书App上发生的行为分为私人化行为和社交化行为。私人化行为是指用户基于对阅读的最基本需求而与平台产生的交互,如:找书、看书、听书、购书,是读者独立完成的1对1的人机交互。而社会化行为是用户在满足基本阅读需求后,产生的分享与评论的发散行为,更多的是多对多的人际交互。
  1)私人化行为:找书、看书、听书、购书。用
  户产生需求或动机,点击触发按钮,至完成整个流程,其中反馈是极其关键的。当用户发出触发行为却没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将会极大影响体验感,甚至使之放弃平台。在私人化行为交互中,影响用户体验的主要有:书籍内容的好坏多少、操作步骤是否流畅、阅读界面的设计、广告等因素。樊登读书App的整体框架为3个板块:读书、发现和我的。“读书”板块的核心功能是听书和看书。这里将书目分为:心灵、管理、职场、家庭、人文、创业等8大板块。进入主体页面后默认推荐本周新书界面,用户需手动按更新时间或者热度进行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界面下方则始终悬挂着之前的阅读记录,方便读者接续阅读。用户根据个人偏好选中图书后,可采用音频、视频和图文三种形式进行收听与阅览,对满意的书籍还可点击“实体书”进行购买。“发现”板块有:看点视频、今日卡片、精彩活动三大服务。这一板块主打每日知识信息交流,提供更为碎片化、视觉化的信息获取。“我的”板块则相当于用户个人主页,提供送礼品卡、邀请有礼、查看阅读笔记(“想法”)线下活动及添加指定书童等功能。   2)社交化行为:分享与评论。社交群体庞大是目前的基本事实,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现已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中国大部分区域。而这也影响了包括数字阅读平台等媒介的交互设计,众多软件都已支持跨媒介分享互动,社群甚至成为了出版的宣发主流。电子文本的互动性弥补了印刷文化和电视文化中信息单向流动的局限,移动终端解除了房间、沙发对人移动的束缚,社交软件复原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8]。在线阅读社会性交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平等性、低社会成本性、低时间成本性、无需等候排序的非线性、多人交互的同时性和便捷性等[9]。在线交互打破了时空限制,将个人行为拓展至社会,契合了人人参与,人人创造,人人传播的社会意识。樊登读书App支持一键分享,并且为了激励用户分享还设计了许多奖励机制,如积分或免费书目获取。樊登读书的品牌传播模式为“用户口碑+推广代理”,线上公众号与App提供优质内容服务以吸引用户,线下举办各种读书会以及授权代理商拓展疆域。通过阅读建立服务关系,活动增强用户黏性,社群实现品牌裂变传播,以此完成人气聚集。
  2.3  情感交互
  1)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认知。“效能感”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心理学,在线阅读的自我效能感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引申而來,是个体对自己使用网络和通讯工具等完成阅读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它直接影响在线学习的绩效[10]。阅读的目的首先是获取知识,樊登读书App将书的精华进行提取后供给用户,有助于提升用户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知。
  2)在线阅读情感。交互设计经历了最初的物理逻辑,现逐渐向行为逻辑和情感逻辑转变。好的交互能引导用户行为,实现从设计到文化的建构,体验到经历的转变。有喜欢沉浸阅读,不被打扰的读者,也有偏好分享和评论,寻求群体语言的认可感和共鸣性的读者。用户的在线阅读情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此外人际间的口碑传播和群体效应还能使情感得到强化。由于听觉的学习吸收程度远低于视觉,听书对用户的专注能力及阅读门槛要求都降低了,听书更多起的是“陪伴”作用,这也意味着学习效能不足。反对者认为樊登读书的“高效率速读”这一模式,仅是缓解了没有时间看书但又存在知识焦虑的心理情感。
  3  讨论与建议
  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人均纸质书与电子书阅读量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览量(包括工具性图书)为4.65本(2018年为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2.84本(2018年为3.32本)。回顾过去10年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人均阅读量均在4~5本之间浮动[1]。相较于日本、德国等国的人均阅读量,我国的“全民阅读”建设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数字阅读平台设计的改良对于阅读率的提升也具有突破作用。
  3.1  关于阅读交互
  阅读到底应该是私密式还是社交化?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柴阳丽通过实验发现,社会性交互行为将会促进在线阅读者认知的发展和对内容的理解[9]。也有学者认为读书是很私人化的事,公之于众会产生迎合他人和心理防御[10]。关于插图对文章阅读的影响,有学者经眼动实验后发现:彩色插图组显著优于无插图组[11]。但装饰图片如果设置不当,对学习者也存在一定干扰,装饰图片可能主要通过干扰学习者对主要学习内容的一致性理解以及激发不恰当的先前知识经验而阻碍学习[12]。因此,对于阅读的内容及形式的交互设计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3.2  对于数字阅读平台构建的建议
  1)引导差异化和多样化,增加免费内容。数字阅读平台需要对目标受众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差异化供给。樊登读书抓住没时间看完整的书但又存在知识焦虑的一群人,提供片段化、视听化的阅读资料。但其不足是对阅读注意力要求不高,并且针对人文与现当代国内外文学领域的书籍并不是特别全面,可适当提升免费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以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对于已经成为VIP,想网上阅览全书,部分还须额外付费或者参与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用户兴趣受挫。
  2)完善阅读功能,提升细节设计。媒介演化是由人选择的,其趋势是越来越符合人官能的需
  要[6]。好的产品胜在细节,关于阅读界面的设计至关重要。樊登读书App在阅读过程中支持目录、页码查询、进度、亮度及背景色、字体大小、翻页(上下、左右)调整,还可进行复制、划线及分享。但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支持针对阅读片段的实时评论和想法的记录,也不能对内容进行标注。下方悬挂的阅读记录需手动关掉。用户进行阅读时,防触控效果也有待加强,容易出现误翻或无法返回现象。另外,还可增加夜间浏览模式,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3)抓住社交端口,拓展品牌传播。樊登读书会对于线上线下都有进行社群管理,并且互相引流。人际间的口碑传播效度和信度对于用户黏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全民“微抖快”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字阅读平台可以参考微信阅读对于用户弱联接和强联接的处理:既满足好友间的互享、互评、互看,也可在阅读过程中发送弹幕和陌生人交流。
  4)基于用户数据的个性推荐,鼓励跨媒介传播。樊登读书App采取预设模式,所有用户一进入界面都会看到相同内容。用户在“读书”页面下拉到中部才能看到“猜你喜欢”,而对于不同用户的推荐内容大多为相同的热门书单,因此需要加强个性化服务。
  4  反思与总结
  未来对注意力的抢夺竞争会加剧,只有不断结合前沿技术,改良供给端,深入了解目标用户,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引导用户与平台友好交互才能赢得优势,形成卓越的竞争力。并且还应该利用阅读的社交互动性建构情感共鸣,增强用户黏性,从而最大化吸引受众,更好地助力“全民阅读”。
  参考文献
  [1]做书.2019年人均纸书阅读量4.65本,你拖后腿了吗?[EB/OL].(2020-04-20)[2020-07-25].https://mp.weixin.qq.com/s/SXagER79GRsifQUEI-QORA.
  [2]中国全民阅读网.《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发布[EB/OL].(2019-04-15)[2020-08-01].http://www.nationalreading.gov.cn/ReadBook/contents/6271/397362.shtml.
  [3]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郑杨硕,朱奕雯,王昊宸.用户体验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模型与评价方法[J].包装工程,2020(6):43-49.
  [5]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3-34.
  [6]有声阅读行业将迎来更好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3):136.
  [7]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2015(1):58-62.
  [8]陈洁,吴申伦.发挥社群网络效应 构建新型参与式出版[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8(4):173-184.
  [9]柴阳丽,陈向东,李玉.社会性交互对在线阅读的影响——基于“微信读书”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4):90-100.
  [10]林大琦.微信读书[EB/OL].(2017-09-22)[2020-08-10].http://www.jianshu.com/p/3079d919bd9e.
  [11]程利,杨治良.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6(3):593-596,562.
  [12]龚少英,段婷,王福兴,等.装饰图片影响多媒体学习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4):403-410.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以丁真现象级爆红为例,分析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语境下,素人网红现象的传播特征、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反思在流量为王的网络话语体系中如何理性看待和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新媒体;社交平台;网红流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68-03 1 背景介绍  2020年11月11日,因为摄影师胡波在抖音上发布的一条不到10秒的短视频
期刊
摘 要 媒介融合时代,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如何抓住融的核心与要点,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安徽卫视新闻中心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从多维度发力,全面搭建融媒体平台:技术上,积极探索“超高清+5G”的应用;内容上,以精品节目为依托,打造品牌影响力;传播形式上善于抓风口,积极布局融媒体短视频领域,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内部机制上,成立工作室制度,切实鼓励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内容融合为抓
期刊
摘 要 作为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图像传承,中国古代科技图谱具有重要的科技与文化意义,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与后疫情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改变这一双重背景下,这些图谱急需走出“束之高阁”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数字化传播的方式进行活化与续存,以促进文化消费产出社会效益。被誉为清代的“海洋百科全书”的《海错图》在几年时间内连续出了四个不同版本并办成了一场多媒体展览进行巡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与文化效益,是中国古代科技
期刊
摘 要 在如今的真人秀市场,快节奏、竞技性的综艺节目因过度饱和而日渐式微。2017年起,主打慢节奏的慢综艺开始走进受众视野,并逐渐占据综艺市场的半壁江山。由湖南卫视与浙江合心传媒共同打造的《向往的生活》一连三季位居综艺节目收视率前列,成为我国慢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2020年5月,《向往的生活》第四季正式开播。节目播出后,《向往的生活》依旧数次占据微博热搜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向往的生活》
期刊
摘 要 基于勒温的场动力理论,以《和陌生人说话》为研究對象,对节目中主持人、被访者、用户和编辑之间的人际互动和人内互动进行分析,以探究这种心理互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归纳总结该节目对人物访谈,尤其是访谈类网络节目制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网络访谈节目;场动力理论;心理互动;《和陌生人说话》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文章主要分析李子柒视频在YouTube上获得高观看量的原因,并且以其成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探索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 自媒体;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李子柒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24-0088-03  互联网时代,大批自媒体人借助聚合媒体的便利发展起来,拥有大量粉丝聚集的博主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李子柒生活在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两个青年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介绍青年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概况,对其界面设置、推送模式、内容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它们在新闻传播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此启示青年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传播;“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快速消费品得到新的发展领域。如何在激烈的网络传播时代中进行转型升级,从众多同类快消品行业中脱颖而出乃当务之急。江小白在快消品酒类行业中凭借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态势,逐步带动传统酒业的转型,其自身广告创意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广告的精准化定位、细致化深入、品牌化开展,成为更多的青年消费者的物质精神依托。文章从江小白的广告文案、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三个角度分析其成
期刊
摘 要 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发现弹幕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型文化符号其所指大多发生了流变,并且用户将渴望施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寻找共鸣以实现情感共振、聚众狂欢以消遣娱乐的情感寄托于此,由此进一步反思新媒介技术对社会和用户的影响。  关键词 弹幕;符号;情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7-0035-03 
期刊
摘 要 文章从媒介四重出售模式理论出发,分析了央视总台在北京消费季首场带货直播中的四重出售行为:关于商品本身和促消费政策的讯息内容提供(第一重出售)、基于央视主持人的专业表现和后台前置行为提供的“按摩”性信息(第四重出售)以及广告、宣传信息的传播与受众注意力的三个去向(第二、三重出售)。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当代主流媒体媒介经营的几个重要趋势:注重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信息需求、注重媒体自身传媒品牌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