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tear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而发生手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作为科任教师的物理老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高中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在物理方面掌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改变造成高中物理难学难教的局面。
  
  1 通过物理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
  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先导。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生力军。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之一。物理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
  教育情境中的组织学习活动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内外的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学习的活动中,组织本人或集体进行学习的能力。在物理学科体现学习任务的确定、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选择适宜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自我考核、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组织学习活动能力的方法包括:制定本学科让学生每一阶段、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的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和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及让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的示范教学;创设物理实验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使地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时的引导点化。
  
  2 在物理课的知识点掌握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关键。学习物理重在理解。在学习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上都依赖老师:课前等老师来,课上等老师讲,课后等老师布置作业,再加上主观认为高中物理不过是初中物理的另一种形式的重复,造成高中物理需要重新组织认知结构时,原有的知识结构“先入为主”,往往对更新认知结构产生阻碍作用,便造成了学习中的困难,死角越来越多。
  为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物理教师应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方法、考核等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定和安排,在相应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得到体现,并由点到面地逐步实施、推行,对执行计划情况定期进行总结、表彰,推广成功经验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的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善于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寻找有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能力。
  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在物理教学多年“应试教育”下,更多重视听记能力的培养,且重视升学有望和分数高的学生,造成了教学中多数学生是被遗忘的角落,这势必导致多数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局面。同时“填鸭式”、“满堂灌”的 教学方法,教师仅限于与“应试”相关的知识的灌输,重复性的进行劳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的劳动,要想进行物理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学习物理重在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深刻“物”的基础。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或推导出新的物理概念、定理和结论的过程,教会学生追根朔源,注意道“理”,不只是死记硬背几个结论,不以看大量的例题和做大量的习题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如果物理教师有意识对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都是让学生自己经过仔细分析后独立完成的,并且对求解过程的依据,每一步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有深刻的理解,那么学生就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在经过解一定量复杂问题的锻炼,一般就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再碰到“生题”时,能很快的抓住问题的切入点,“生题”也就不“生”了,从而有效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在物理实验的训练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学生会把掌握的知识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以至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灵活、有效运用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在物理学科体现在提高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是关键,通过实际训练,拓宽了学习思路和方法,强化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们能触类旁通,真正的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物理中,各个板块都有其运用知识的一般思路,有了解题的一般思路,就能有的放矢。如在讲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有常用分析思路:物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常用的科学方法有:理想模型法、等效法、微元法、守恒法等。如在讲“功和能”的三种关系时:①动能定理: (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②重力做功: (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和其它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③重力以外的力做功: (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都是运用了守恒法。可见,如果懂得会用这些科学的方法,那么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会提高,从而能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4 在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认知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对于学习能力来说,观察、记忆、思维是它的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学习能力的灵魂。学生本身的努力是内因,教师的指导是外因。中学物理的教学具有明显的特点: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与学的基础;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建立物理观念是物理教与学的核心;数学是教与学物理的工具;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教与学物理的手段和桥梁。物理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获得物理规律所必备的感性基础。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后,试验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观察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评价研究价值等发散思维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面的数据、资料、实验、推理和评价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设计、获取数据、记录和整理解读实验数据、运用数据得出各种结论,起到拓展视野,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和智力技能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海军. “教师教,学生学”与“教师教学生学” .科教导刊. 2011.5.
  [2] 张智凯.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关键时期和学习方法湘潮.2010.12.
  [3] 王飞.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浅谈才智.2010.5.
  
其他文献
兰花的水分管理,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是一项较难练好的养兰基本功。本文集多年的养兰和教学经验。详细论述了莳养兰花怎样浇水的问题。
云县2000年示范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2100亩综合效益明显,笔者通过对该示范不同混栽组合与对照的产量比较和效益分析,充分肯定水稻生物多样性品种混栽这一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
建立美洲黑杨G2组培再生体系,确立美洲黑杨G2分化最适宜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然后分别进行卡那霉素和潮霉素敏感性试验,利用叶盘法依次将反义磷脂酶DT(Anti-PLDγ)基因和几丁质酶
摘 要:开放大学作为我国的新型大学,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历史使命。本文根据科研的特点,从科研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科学思维方法和治学态度的转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进行初步科研的能力以及教师的学术品位、良好形象和在学生中的良好声望等方面作用,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关键词: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 教学 科研  中图分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一类向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探讨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形成矿物质(生物矿物)的过程。生物细胞和细胞膜内本身就存在着纳米级的结构组织,生物体利用有机大分子可控制无机物生长、成核,最后生物矿化形成纳米结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