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语文教学中汲取提升英语教学成效的“营养元素”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学校自2009年始,开展了常态课和精品课活动,即跨越学科界限,教师之间、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促进节节都是开放课、堂堂走向精品课。笔者认为受益匪浅,尤其在听了形神兼顾、意犹未尽的语文课后,感想颇多。同为文科教学,英语教学可以向语文教学学习。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存在的共通点: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中文是由各种笔画和偏旁部首组成的;英语是由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因此英文较中文容易记忆、识别和书写。其次,具备向语文教学学习的共性条件:学科性质相同,教学任务也相同,学习技巧类似。再反观当今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1.华而不实;2.在机械重复中死记单词而不是在运用中记死单词;3.缺乏科学详细的序训练列,忽视实用性,训练方法比较单一;4.重练习轻诵读;5.重语法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也给我们做了一些提示:
  一、激趣先行——建立长效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保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更是英语学习的至尊宝典和首要前提。绝大多数老师都能自觉运用这一原则进行英语教学,比如小至每个学生英文名字的来龙去脉,大至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都彰显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智慧与创新思想。但问题也很明显,一是人为化色彩过浓,机械呆板;二是不能把激趣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始终,年级越高,趣味性递减,枯燥味渐浓。中学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三点有益的启示:走进心灵、形式多样、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书声琅琅——将诵读进行到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北京四中是全国每年高考考入清华大学学生最多的中学,他们英语组得出的经验是:初一背新概念英语85篇,初二背85篇,初三背40篇。有了坚固夯实的根基,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叶茂花艳,泉清如斯。但我们反对机械、低效的死记硬背,今天的英语教学更看重这个“活”字,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边用,活背活用;要背单词、句子,更要背段落、篇章;要字不离句,句不离段:一点水只有放进浩瀚的大海才永远不会枯竭。更强调常规与创新并举,识记与运用并重,具体体现为记忆方法灵活多样,记忆手段百花齐放。
  三、能说会道——重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一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四、朝花夕拾——学习的外延有多大,可资借鉴的素材就有多精彩
  一是精读教材。教材课本和同步阅读材料的选文经过专家精挑细选、反复筛选,自然华章无数,这样的经典沃土,岂能放过?比如Book4 Module 2 Friendship、Book 6 Module 10 A thanks-giving letter 都是绝佳的诵读材料。二是选读经典。经典是历经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而不衰的传世佳作,“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某个时代”,背后拖着文化和时代的影子,给人以心灵的超常震撼,阅读原汁原味的经典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还能让千万学子耳濡目染,触类旁通。三是浏览时文。比如《英语学习辅导报》2007年第46期中的“Happy Birthday, Cat in the Hat!”就是为纪念美国作家Seuss Geisel 于50年前创作的经典作品《戴帽子的猫》而作的时文,将两者有机结合,既属经典又是时文。这样既可以概括提炼自我存档,也便于拓展延伸融会贯通。
  五、善导会引——有效实施Warming-up
  坐在语文课堂里,笔者深刻感受到课前三分钟诗词推荐,既拓展阅读范围增添文学底蕴,又调整学生注意力避免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还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的能说会道……这些难道不正是我们英语教学所需要和缺乏的吗?表面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三分钟,其实是旨在利用课前有限的时间,给学生创造一种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与机会,以培养其口头交际能力和素质,同时在客观上,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的作用。一言以蔽之,课前三分钟有激趣鼓励,拓展延伸之妙用,费时少而功效高。或美文(甚至名言习语也可)放送(可诵读可赏析)或经典视听或唇枪舌剑(围绕一个话题正反辩论)或心灵独白或激情演讲或范文诵读(可集体可个人)……方法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变。
  六、一线串珠——集中突破篇章
  这种学习方法的丰富内涵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专题突破,及时巩固。比如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能写会写善写为最终目的,这是主线,也是终极目标;初一初二时可以按照一周一讲一练一得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初三则必须根据近年考试趋势按体裁归类、技巧指津、错误举隅等专题进行套路导练,再辅之以日记、周记作为及时反馈和有效巩固。这样学习的好处在于:集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熟悉,分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而且还能有效的兼顾其它题型,融会贯通。听力、基础、完型、阅读也可依此类推。
  总之,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只要把握住其学科特点,善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就必然收获英语教学的春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有重大意义。探索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探索性学习;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如今的数学教学重视向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感知一概括一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
提出了一种新的内燃机气缸压力识别方法。为了实现对内燃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通过缸盖振动信号反演内燃机气缸压力曲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缸盖振动
【摘 要】实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现有教学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手段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本文首先论述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难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课堂实现有效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可以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摘 要】任务型教学是兼容交际法和传统教学理念的折中主义教学。通过掌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含义和基本的操作步骤,注重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更新英语教学观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特征;任务创造和实践;教学步骤;教学观念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任务型教学”在于意义优先,任
设计良好的状态观测器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观测器设计的新方法。针对所构建的位置伺服系统,建立系统的离散非线性模型,绘制系
巨型模锻水压机动梁同步精度是决定锻件成型精度的关键参数。由于该类型水压机一般具有加工过程重复性、初始加工精度要求高、批次加工数量小的特点,单纯采用PID控制仅能保证
徐特立同志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革命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同样有着极其深刻的
为了消除设备故障,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设备维修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DNC机床远程故障诊断及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对系统的总体、硬件、软件的设计开发工
以塑料注射成型流动分析软件MPI为工具,对注塑过程中流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塑料熔体流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注射成型模型进行了简化数值计算,以更清楚的认识各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创作出《毛猿》等一系列剧作,给充斥着典型传统剧的美国戏剧舞台吹来了一股现实主义之风。《毛猿》内容深刻,发人深省,描绘了游轮锅炉工扬克不断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