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江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e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首次赴地方视察就亲临江苏,对江苏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202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经济循环高效顺畅”,江苏以交通、物流为重点建设的现代流通体系正在农历牛年进入“快车道”。
  奠定“牛基础”,江苏现代流通体系积淀深厚
  交通设施基础底蕴深厚。江苏交通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交通大省,拥有良好的流通体系交通设施基础。2020年末,江苏省铁路营业里程420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15公里,高速铁路里程从2015年的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2位。公路里程16.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924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率先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畅通。江苏已建成民航國际机场9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通用机场11座,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
  流通规模效率全国领先。江苏省流通规模效率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2.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1%;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8%,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2020年,江苏省共完成货运量28.9亿吨,其中公路完成17.5亿吨,占比60.5%;水运完成9.3亿吨,占比32.4%;管道完成1.4亿吨,占比4.7%;铁路完成6865.9万吨,占比2.4%;民航完成23.5万吨,占比0.01%。完成客运量8.5亿人,其中公路完成17.5亿人,占比79.5%;铁路完成1.5亿人,占比17.7%;水运完成1562万人,占比1.8%;民航完成900.2万人,占比1%。
  牵住“牛鼻子”,厘清江苏现代
  流通体系建设问题至关重要
  “十三五”以来,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强省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铁路板块存在明显短板,“轨道上的江苏”仍然任重道远。
  流通体系结构仍需调整。通过梳理现状不难发现,公路运输这一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运输组织方式在江苏省客货运输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而低能耗、低污染的铁路运输所占比重虽逐年攀升,但总体份额仍相对较小,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服务提质改革推进缓慢。目前江苏省流通基础设施连通不畅,关键性的铁路、港口和航空的集疏运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使得铁路中转联程联运、多种轨道交通方式“一个时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张旅行票”的改革推进缓慢。同时物流枢纽多而不强,集聚辐射效应发挥还不充分,物流园区运营效率效益不高,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
  物流联运效率有待提升。江苏省虽拥有得天独厚的多式联运条件,但是多式联运占比偏低,物流联运效率有待提升。而港口多式联运的基础——专用线建设进展滞后。全省沿江沿海港口共有10个港口56个港区(其中重点港区13个),目前仅5个港区有疏港铁路衔接,占比8.9%。在建疏港铁路3条,规划建设疏港铁路18条,仍有30个港区无疏港铁路衔接规划,占比高达53%。
  信息创新层次亟待优化。一是数字化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管养运效率有待提升;二是信息融合度差,客货运输效率低下;三是交通科技水平亟待提升,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流通领域应用范围低;四是创新体系尚待完善,急需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五是交通运输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多种运输方式标准协调衔接亟待推进。
  续写“牛故事”,推进江苏现代
  流通体系建设意义深远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全力提高发展质量,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格局才有可能被打破,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满足。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使得流通现代化或者交通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实现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国内国际双循环,离不开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的必由之路。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十四五”时期,交通建设仍然是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通过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主动超前做好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便利性的更高要求,才能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交通依托,才能打造“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交通名片,才有可能真正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绘制“牛画卷”,“十四五”规划指引
  江苏现代流通体系前行方向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在“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章节中指出,为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着力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这两大目标的实现,无一不需要高品质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高效率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为此指明了发展方向。
  完善综合交通大通道。“十四五”规划提出,江苏省要统筹铁路、公路、水运等建设,提升战略性、骨干性和复合性通道支撑能力,强化沿江交通通道综合交通运输能力,畅通沿海交通通道,巩固发展陆桥交通通道,推进京沪(沪宁)通道提质扩容,完善中轴通道,并强化连云港—南京—黄山通道建设。
  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十四五”规划提出,江苏省要加强城际铁路、航空运输、过江通道建设,完善省域一体化、多层次、快速化交通圈,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两小时畅行江苏。轨道交通方面,进一步完善高铁主骨架,推动城际铁路加快发展、网络衔接和自主运营,因地制宜发展市域(郊)铁路,积极建设货运铁路,实现设区市高铁全覆盖。国省干线公路方面,推进高速公路瓶颈路段扩容,加快高速公路县际联通。港口航道方面,推动港口一体化集约化发展,打通省干线航道瓶颈,促进港航联动和港铁衔接,完善江海河联运体系,提高现代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民航机场方面,优化区域机场布局,有序建设通用机场,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化机场体系。   提升客货运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指出,客运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干线铁路服务能力,加快城际铁路客运发展,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优化布局城市交通换乘枢纽(中心),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并拓展多样化客运服务。货运服务方面,要加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优化沿海和内支线航线布局;完善铁路货运体系,谋划高铁货运能力建设,推进铁路货运干线通道与重点港区、物流园区有效联通;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鼓励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和水运有序转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探索交通物流全程组织模式。
  拼出“牛精神”,做好江苏现代
  流通体系建设的“加减乘除”
  “十四五”期间,江苏流通体系必须以“三牛精神”为指引,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优化联运组织、推进技术发展、完善机制体制为目标,做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加减乘除”,打造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
  做加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轨道交通完善网络。干线铁路网方面,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盐泰锡常宜等九个项目力争全部在2025年底前建成通车,推动规划建设淮安至新沂、青岛至盐城、徐州至菏泽等干线铁路项目并争取早日开工,加快建成《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年)》中的宁淮、宁宣、扬镇宁马等八个项目,同时力争常泰铁路等项目获得上位规划支撑并尽早开工建设。此外将与邻省共同推动宜湖、宁杭二通道等铁路前期工作。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方面,加快规划建设宁滁、宁马、宁仪扬、苏锡常快线、通苏湖等铁路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市域、市郊铁路建设。货运通道方面,加快推进京沪铁路货运外绕、宁芜铁路货运外绕和新长、宿淮铁路扩能改造,同时规划建设徐州至菏泽、连云港至临沂、淮安至扬州、洋口港至吕四铁路,推动形成“三纵三横”货运干线网。二是高速公路瓶颈扩容。建成溧阳至广德、宜兴至长兴、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连宿高速公路沭阳至宿豫段、宁合扩建、宁马扩建、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扩建等高速公路。三是港口航道集约发展。建成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和盐城港响水港区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等。四是民用机场有序建设。建成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一期等,开工建设南京禄口三期、苏南硕放、徐州观音、常州奔牛、盐城南洋、淮安涟水、扬泰二期等机场改扩建,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和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等。
  做减法,降低联运衔接障碍。一是加快港口专用线建设。进一步推动一批重要港口、物流园区、厂矿企业等建设铁路专用线,全面启动全省沿江沿海重点港区疏港铁路前期工作,建成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连云港港赣榆港区铁路等专用线,开工建设沪通铁路太仓港支线、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支线、盐城港大丰港区铁路支线等。二是打造多元协同枢纽。客运枢纽方面,做好多方式、多线路接入条件的预留预控,共享枢纽基础设施资源,通过采用立体式换乘的方式减少乘客的换乘距离,完善车站内的指引系统,升级候车厅、闸机等设施,切实提高换乘效率。货运枢纽方面,推进建立协同高效的物流枢纽联盟机制,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物流枢纽网络体系。
  做乘法,实现系统乘数效应。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激发设施潜能,实现交通系统乘数效应。一是提升智能化水平。探索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BIM等先进技术在流通体系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深化关键技术创新,实现工程精细化管控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提高流通体系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创新枢纽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把单一交通枢纽变为兼顾商务办公、休闲娱乐、旅游集散等新型业态多项服务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枢纽经济区。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创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流通体系相关企業围绕突破业务难点、促进应用创效,加快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融合开发等技术创新重点课题研究。
  做除法,破除流动融通藩篱。“流动”与“融通”是流通体系的灵魂,这就要求必须以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内外融合。一是推动流通体系内部流动。围绕国家关于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部署,推进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破除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藩篱,建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高效便捷的流通服务体系,力促“互联网+流通服务”的全面应用。二是助力流通体系外部融通。全面践行“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跨行业部门的信息对接、数据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信息开放共享机制。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十四五”开局,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砥砺前行,新时代的伟大征程扬帆启航。通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奔跑不松劲,拼出牛年开门红,江苏这艘巨轮必将始终朝着“两争一前列”的彼岸劈波斩浪。
  (作者系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高 莉
其他文献
Cultural y themed products breathe new life into ancient artifacts On the night of June 15, the Sanxingdui Museum live-streamed a visit to the museum and many in the audience called for the museum to launch “blind boxes” that contain replica artifacts t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overning the Country: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was held in Shanghai, birthplace of the CPC, on July 20. The event was j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July 15 jointly released a guideline to uphold high-level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Pudong New Area in Shanghai, proposing to turn Pudong into an attractive district boasting crea
I have been living in Xiamen for more than six years, but every time I visit Kulangsu, it feels special. When I first visited the island, it felt like stepping back in time, right into an era when people were closer to one another. Casually strolling thro
对已公布的350个案件的研究显示:虚拟财产认定标准不明确;类型划分不清晰;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机制不合理;格式条款对网络用户权利的限制过多;案件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士的配合;对重点罪名研究不足;配套法规不完善,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实际困难。其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与司法结构层面未予重视和配套措施不到位等相关。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要调整思路,以价值和价值实现方式的抽象性作为认定虚拟财产的重要标准;区分网络和非网络虚拟财产;强化对部分案件的双向教导功能;构建价值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机制;减少格式条款对网络用户权利的
会泽正志斋在《新论》中提出了线性差等世界秩序,并给出了体系性的论证。同时,通过对当时世界形势和日本时势的沿革进行分析,指出内忧外患的严峻性,提出以民族惯习和道德风俗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并据此给出了利用国家祭祀来强化国家信仰,通过施行保守的经济政策来富国,通过改革军事、任用人才来强兵等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主张。这种基于历史惯习的政治理论是一次以复古为名义的革新,是日本自主构建国民国家的理论尝试。
摘要:为了全面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的整体现状及主题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运用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图谱方法,把20122020年发表在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上的2 318篇以“国家治理”为篇名核心词的论文以及20122019年的349篇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
摘 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表明人是“现实的人”,主体价值是人民主体性的核心,自主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特征,人的自由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民主体性实现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之间是一个历史共生过程:生产力发展、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及先进社会意识形态等催生了人民主体性生成与发展;实现人民主体性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前提和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人民主体性;社会基本矛盾
摘要:空间是近年来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将空间维度引入基层协商研究,考察“协商空间”的可能性及其运行条件,有助于深化对于基层协商的认识。首先,社区规模是影响基层协商的重要因素,根据社区规模合理划分协商单元、选择适当的协商形式是基层协商有效开展的前提。其次,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社会信任和各方所信赖的权威有助于协商空间的建构;而实名制、礼仪和网络协商规则有助于网络协商空间的健康发展。最后,协商场所的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沙特的经济与社会改革。一方面,疫情造成全球能源需求陡降和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沙特石油减产计划延迟、石油收入大幅减少、财政赤字加剧。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停滞,沙特旅游业严重受挫,相关收入锐减,失业率攀升,劳动力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在疫情暴发初期,沙特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同时,沙特通过经济纾困措施加强对民众的财政补助,并推动地区与国际防疫合作以缓和地区紧张局势。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沙特疫情趋稳,经济开始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沙特实体经济趋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