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关于国家治理研究的计量分析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全面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的整体现状及主题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运用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图谱方法,把20122020年发表在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上的2 318篇以“国家治理”为篇名核心词的论文以及20122019年的349篇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相应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从特定的角度清晰直观地展现国家治理研究主题的演进过程、前沿趋势以及研究热点。目前,关于国家治理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以及政治国家等方面,期刊论文的热点主题主要分布在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机构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人工智能、话语体系、制度优势等方面。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于: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重视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来推进国家治理研究。
  关键词:国家治理;主题趋势;CiteSpace;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1)04001810
  國家治理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的是我们对于国家治理认识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领域的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概括和总结,以便于该领域的学者能够从比较宏观全面的视角了解其全貌,也可为初级研究者提供一定的观察视角。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是什么?学者们在哪些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研究水平如何?这些都需要从其研究的整体性来把握。在国家治理研究的领域中,已经有部分学者使用传统的综述研究方法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相关分析。李震和傅慧芳发表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与前瞻》,从生成说、内涵说、要素说、价值说、障碍说、践行说等六个方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1]。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国家治理成本[2]、现代国家治理理论[3]、国家治理现代化[4]、项目制[5]、整体性治理[6]以及中国共产党[7]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随着国家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化,国内在国家治理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以及硕博论文在内的大量研究成果。通过运用传统的文献分析法进行常规综述研究很难俯瞰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的全貌,随着文献数量的快速增加,这一问题尤为凸显。大数据、计算机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国家治理的数据,使用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方法对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期全面认识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现状以及主题趋势,为学术界后续国家治理研究的深化提供参照坐标。
  一、研究数据及方法
  (一)研究数据
  本次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在其高级检索中,选定期刊和硕博士栏目,篇名检索项设定为“国家治理”和“精确”。由于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更能集中展现当前学界关于国家治理研究的关键成果,因此将期刊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截止到2020年3月6日,剔除无效文献之后,共计检索到2 318篇有效期刊文献和349篇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中,有博士论文60篇,硕士论文289篇研究数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0年3月5日,故2020年期刊文献数量不足全年,只有53篇。学位论文只能检索到2019年。。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为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法,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有效文献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以便了解到知识单元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于国家治理研究的热点及主题发展趋势。CiteSpace是Citation Space的简称,译为“引文空间”。它着眼于分析科学文献中的潜在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并得到相应的“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MKD)[8]。本次使用版本为CiteSpace 5.6.R3,根据文献数据,将期刊文献中的Time Slicing中的时间段设置为2012到2020,学位论文设置为2012到2019,Years Per Slice(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网络节点的关联强度(Links)设定为Cosine,阈值设定为TOP50,设定(c,cc,ccv)值分别为(2,2,20);(4,3,20);(4,3,20)。
  二、国家治理研究产出、作者和机构分布
  (一)国家治理研究产出分布
  从整个时序图谱(见图1)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期刊文献在20132014年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达到峰值(497篇),这是由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引起学术热潮。20152018年,研究处于缓慢回落期,但总体上仍处于高位。20182019年,研究又出现缓慢增长趋势。总体而言,20142019年均发文量都在250篇以上,一直处于高位波动。以上情况说明,国家治理研究深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关于国家治理研究学科分布主要在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工商管理、财政、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国民经济、民族、哲学等领域。这些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的支持。   从时序图谱(见图2)中可知,国家治理研究的学位论文在20122016年间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99篇)。其中,20122014年处于缓慢增长期,20152016年处于快速增长期。20172019年处于下降时期,2018年降到了与2015年相近的水平。
  (二)国家治理研究作者和机构分布
  1.学位论文的机构分布
  根据现有数据,学位论文量前10的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共中央党校(22篇)、吉林大学(13篇)、河北师范大学(9篇)、东南大学(7篇)、黑龙江大学(6篇)、曲阜师范大学(6篇)、华中师范大学(5篇)、南京大学(5篇)、东北师范大学(5篇)、云南大学(4篇)等高校。其中,中共中央党校自2014年开始一直持续相关人才的培养,共计有22位硕博士从事相关研究并获得了学位。其余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均有断层。
  2.期刊论文的作者和机构分布
  在国家治理研究的作者机构混合视图(见图3)中,节点越大表明发文量越多,连线代表的是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或者作者隶属于某个机构。
  从图3中可知,国家治理研究在合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团队规模。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設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核心,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合作团队。此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形成了一个团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所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了一个团队。三大团队之间暂时未有合作关系,说明三者在国家治理研究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发现,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等机构为独立研究,未与核心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从发文量(见图4)来看,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最多,达35篇,紧随其后的是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治理研究主要力量集中于以上机构。
  单就作者视图而言,共计有337位研究者,根据普莱斯定律普莱斯定律计算公式为m≈0.749Nmax,m表示核心作者发文数量最低值,Nmax表示最高产作者发表论文数。根据计算,本文中m值取整数3,即发文超过3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笔者这里选取≥5篇的作者,使其更具有代表性。进行计算,得到了若干个核心作者,主要有陈亮、欧阳康、燕继荣、齐卫平、周雪光、许耀桐、俞可平、辛向阳、金太军、唐皇凤、李建、王彩波、范逢春、丁志刚、何增科、刘尚希、汪仕凯、谷成、韩志明、高奇琦等。其中陈亮发文量为11篇,欧阳康、燕继荣、齐卫平各10篇,以上学者在国家治理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陈亮从政治生态、主题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国家治理,他指出国家治理是在吸收与借鉴人类治理文明的有益成果、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存量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9]。欧阳康、钟林突出了政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国家治理中,政府是重要主体,其应该增强制度性权力,消弱专断性权力[10]。燕继荣探讨了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他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实则就是国家制度供给的能力[11]。许耀桐、刘祺考察了国家治理体系,指出政治权力系统、社会组织系统、市场经济系统、宪法法律系统、思想文化系统等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整体[12]。俞可平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掌握着国家的核心政治权力,党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的现代化[13]。辛向阳强调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分别为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扎根中华大地、强调依法治国[14]。高奇琦考察了国家治理的内容构成,认为国家治理由国家建构、国家发展和国家转型三部分内容构成[15]。丁志刚探讨了国家治理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引导、规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16]。谷成、蒋守建考察了税收划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17]。周雪光考察了国家治理成本问题,他认为国家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其治理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理负荷[18]。
  总体而言,核心作者所涉及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政治生态、政府、治理能力、治理体系、执政能力、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以及个人治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主题为后来持续深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国家治理研究主题分布
  (一)学位论文的主题
  对2012年至2019年的硕博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关键词聚类结果关键词共现即“共词”,是文献计量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共词”分析,可以很好地展现文献主题词间的相互关系。。从关键词聚类结果可知,硕博学位论文形成了国家治理研究的五大核心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以及政治国家。共现网络中的高频关键词有国家治理(165次)、国家治理现代化(91次)、现代化(45次)、国家治理能力(32次)、国家治理体系(28次)、国家审计(18次)、中国共产党(13次)以及协商民主(12次),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硕博论文在国家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通过对关键词时区图(主题路径图)的分析,可以更好展现硕博论文研究主题随着时间的变化。关键词时区图体现的是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以及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这样可以很好地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新兴主题,从而了解到当前研究热潮。在图5中,越靠近左侧且词频高的关键词可以认为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关键词,它们与后面时区多个关键词存在共线关系,这些关键词随着时间发展已经失去了在该领域的区分性,几乎跨越整个时区。
  从关键词首次出现的角度分析可知,20122014年出现的经典主题有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价值取向、依法治国等,这些主题成为了国家治理研究涉及的基本方面。除此之外,在此期间还出现的研究主题有国家审计、审计制度、多民族国家治理、公众参与、金融审计、跟踪审计、善治、政治参与、分配改革、互联网、信息披露等。   20152017年,由于硕博论文在此期间达到峰值,故研究的主题最为丰富。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商民主、党的建设、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政府、社会组织、法制化、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党的领导、党政体制、人民主权、乡村治理、以德治国、全局观念、村民自治、法治社会、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中国乡村等方面。这时,乡村、德治开始进入国家治理研究的视野。
  20182019年出现的主题有人民本位、全球治理、大数据、价值体系、协商治理、农村基层组织、新时代、国家治理有效性、公权力监督、地方治理限度、压力型体制、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同样也组成了国家治理领域的前沿研究主题。
  (二)期刊论文的主题分布
  1.高频被引文献主题分析
  高频被引文献是这一研究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且被大家重视的文献,其他研究者认同该文献观点的代表性,故而引用频次高,其所研究的主题在文献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高频率被引文献统计表(见表1)可知,周雪光和刘家义的观点认可度比较高,在前20个高被引文献中分别出现了三次和两次。周雪光认为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础在于中国官僚体制,它是存在于国家权利和民众之间一个稳定的纽带[19]。渠敬东考察了项目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认为把项目制作为国家治理体制的核心而确立,可以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级治理机制[20]。刘家义强调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21]。张文显突出了法治的作用,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其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22]。姜晓萍认为在国家治理中,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治理中存在“维稳”诉求大于“维权”诉求,导致社会治理的价值理性迷失[23]。何增科考察了国家治理的概念问题,他认为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等多元行动者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其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24]。郑言、李猛考察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他们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国家治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功能、推动全面性目标的国家治理等四个方面入手[25]。
  总体而言,在前20个高被引文献中,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理论深入探讨了国家治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的研究主题有项目制、国家审计、法治、社会治理、官僚体制、政府治理、治理能力、善治、顶层设计、依法治国、合法性基础、官僚体制、政府职能、国家统治以及国家管理等方面,对国家治理的学理分析、构建路径均有探讨,对于以后深入研究做进一步深入挖掘有着重要的意义。
  2.时区主题分析
  对2 318篇有效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通过得到的共现矩阵进行主题类别划分。其中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这些高频关键词组成了国家治理研究的经典主题和核心主题。
  通过聚类分析,将国家治理研究的主题划分为现代化、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财政、国家理论、国家能力、国家审计、民主、大数据、参政党、全球治理、法治化、运动式治理等领域。进一步对主题分布我们以主题路径图进行可视化(见图6)。
  从图6中可知,20122013年出现了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依法治国等研究主题,随着时间发展,这些主题逐步成为国家治理研究领域的经典主题,从共线来看,以上主題几乎跨越整个时区。除此之外,在此期间的研究主题还有国家审计、政府审计、善治、国家治理结构、公共利益、财政管理、公众意见、中央政府、治理方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
  20142015年,由于期刊文献数量在此期间达到峰值,因此出现的研究主题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顶层设计、中国道路、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政治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现代国家、核心价值体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财政金融、法治思维、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大数据、经济体制、政府职能、执政能力、法治、德治、治理主体、制度创新、党的领导、历史唯物主义、全球治理、党的建设、治国理政、权利监督、生态治理、治理模式、国家治理转型以及公共管理等诸多方面。
  20162018年出现的研究主题有基层治理、执政党、公民权利、社会结构、国家治理观、国家能力、政府管理、参政党、互联网+、社会动员、社会保障、财政信息公开、制度优势、新时代、人工智能、机构改革、制度治党等方面。
  20192020年出现的主题有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力、十九届四中全会、新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中国之治、人民当家作主、体系构建等,这些主题也代表国家治理研究的前沿趋势。
  3.研究前沿主题动态演进
  关键词突现展现的是一个研究领域文献被引频次在某一时间段内出现的突增情况,其往往预示着新兴研究主题的发展方向,通过突增算法,我们可以识别出主题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为了追踪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研究热点主题的演进情况,笔者通过CiteSpace绘制了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视图(见图7)。
  由图7可知,经过突增算法得到国家审计、审计问责、政府审计、国家治理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化、社会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机构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人工智能、话语体系、制度优势等16个突现主题。图7中的虚线表示该研究热点主题的时间段,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从2012年至2014年间,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审计问责、政府审计、国家治理结构。2014年至2017年的研究热点呈现交替式转变,2018年至2020年研究热点一直集中于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机构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人工智能、话语体系、制度优势等八个主题,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以上八个主题依然是国家治理研究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从图7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家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具有较强的传承关系,中间并未出现断层情况,说明研究者的研究是在一定文献继承基础上的转换。   四、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运用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图谱方法对2 318篇国家治理研究的期刊论文以及349篇硕博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点。
  从研究的整体现状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国家治理研究在时间分布上经历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和研究回落期。这些阶段既反映了国内学界国家治理研究深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也反映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某一研究领域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其研究进度会有所放缓。原因在于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积淀,研究的问题会更加聚焦,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使其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操作性。但是总体而言,国家治理研究已经迈入了一个成熟多产的阶段。虽然期刊论文从2014至2018年一直处于回落状态,但是回落力度不大,仍然处于高位,2019年稍有增长,年均发文量均在250篇以上。相比之下,硕博学位论文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到2019年回落到只有峰值期的三分之一。
  从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来看,国家治理研究形成了以陈亮、欧阳康、燕继荣、齐卫平、周雪光等为代表的核心研究者,其所关注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协商民主、协商治理、精英治理、民主化治理、执政党建设、制度建设、政党协商、依法治国、制度优势、制度自信、权利结构、制度改革等。期刊论文高产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等相关高校,学位论文高产的机构主要有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上,国家治理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团队规模,但是多数单位合作密度不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单位的异同也从侧面反映出各单位在研究内容及视角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从研究内容的领域和分布的主题上看,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以及政治国家等五个领域,研究主题先后经历了国家审计、金融审计、协商民主等主题,现已经过渡到大数据、乡镇治理、人民本位等方面。期刊论文主要分布在现代化、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财政、国家理论、国家能力、国家审计、民主、大数据、参政党、全球治理、法治化、运动式治理等领域,研究主题已经从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依法治国等经典主题过渡到新时代、机构改革、人工智能、党的领导力、国家治理效能等方面。
  从研究热点主题来看,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机构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人工智能、话语体系、制度优势等八个主题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研究的热点。
  (二)未来研究展望
  国家治理研究必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将会进一步深化,对于未来的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第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目前研究主题所涉及的学科主要分布在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工商管理、财政、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国民经济、民族、哲学等学科。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家治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单一学科问题,而是多重学科交叉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国家治理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打破学科壁垒,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问题意识。积极吸纳并整合多门学科知识是提升国家治理研究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建构国家治理知识体系以及政策方案的重要路径。
  第二,重视国家治理理论基础研究。目前的研究尽管在思想层面、现实背景层面、现实实践层面均有涉及,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概念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澄清,如“国家治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社会治理”“政府治理”等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晰,这就需要从基础理论入手对其进行学理性的划分和阐释。此外,需要进一步挖掘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点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的学理阐释,利用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史关照国家治理的当代实践,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
  第三,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来推进国家治理研究。研究方法对于理论研究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研究方法运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研究能否成功。加强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是突破传统研究方法、深化国家治理研究的必要环节。实证研究能够使研究更具问题导向力和现实的指导力,定量研究能够提升研究的客观性、规范性,使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国家治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相互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凸显其现实性。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比较研究法的运用,从纵向上挖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的经验,对比现实,为当下国家治理提供参数坐标;横向上比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国家治理的异同,为我国国家治理提供借鉴经验。另外,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比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
  总之,国家治理研究在不断深化,目前是基于重大现实关照的热点话题。此处的研究在于从新的方法角度鸟瞰全景,提供国家治理研究思想地图。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一是研究的数据来源较为单一,本次研究数据均来自CNKI中的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文献和硕博学位论文,这种文献的选取方式会造成专著、报纸等文献的遗漏,非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中的部分相关优秀文献也会遗漏,影响本次研究的可信度值。二是本次的研究方法存在着一定缺陷,即CiteSpace软件的计量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格式与CNKI导出的Refworks格式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只能局限于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三个方面,不能对共被引文献、期刊、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深度不足。三是检索范围条件设置比较有限。本次检索设定篇名“国家治理”并设定“精确”检索条件。这样的检索会忽略掉在研究主题中会涉及这一问题的部分相关文献。所以,此次设定的检索条件有可能会导致不能完整反映国家治理研究的情况。虽然本次研究存在这些不足,但计量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大数据的运算得到更加客观的研究现状,不失为一种新的有益尝试。而且,通过定性研究加以弥补,可以部分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李震,傅慧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与前瞻[J].东南学术,2020(1):1727.
  [2]肖湘雄,曾芳.国家治理成本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5(1):712.
  [3]孙文平,朱为群,曾军平.现代国家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地方财政研究,2015(7):1115.
  [4]王璞,陈建平,郑逸芳.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要义、涵摄维度及其实现路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2836.
  [5]于君博,童辉.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的文献综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6155.
  [6]韩瑞波.整体性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适用性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773.
  [7]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J].学习论坛,2015(5):3640.
  [8]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2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2.
  [9]陈亮.理解国家治理:政治生态、主题意蕴与实践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6):1318.
  [10]欧阳康,钟林.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问题[J].学术界,2015(3):2531.
  [11]燕继荣.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4(5):5863.
  [12]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J].理论探索,2014(1):1014.
  [13]俞可平.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国家治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3):511.
  [14]辛向阳.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4448.
  [15]高奇琦.试论比较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的二元互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149157.
  [16]丁志刚.论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J].学习与探索,2014(11):5257.
  [17]谷成,蒋守建.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政府间税收划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3947.
  [18]周雪光.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1):58.
  [19]周雪光.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13(3):528.
  [20]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
  [21]刘家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5(9):6483.
  [22]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4):527.
  [23]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2428.
  [24]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1115.
  [25]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512.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National Governance Research in DomesticAcademic Circles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QIAN Wenjing
  (School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tatus and thematic trends of domestic governance research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based on the CNKI database,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tool, and scientometrics and visual mapp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2 318 papers with “national governance” as the core word published in the core journals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CSSCI from 2012 to 2020, and 349 dissertations published from 2012 to 2019. Visu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from the 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highfrequency cited literature, keyword collinearity, keyword time zone, keyword clustering, and research frontiers, etc., and the corresponding visual knowledge map is obtained. The perspective clearly and intuitively shows the evolution process, cuttingedge trend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research topics. At present, the dissertation on national governance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governmen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ational audit, and political states. The hot topics of periodical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stitutional reform,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modernization, new er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scourse system,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etc. The focus of the next research is to strengthe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national governance research.
  Keywords:
  national governance; thematic trends;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編辑:蔡秀娟)
  收稿日期:202006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19ZDA003)
  作者简介:
  钱文静(1990),男,江苏盱眙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其他文献
In March 1974, Yang Zhifa, his five brothers, and their neighbor Wang Puzhi set out to dig a well near the Lishan Mountain in Lintong, east of Xian. Lintong was an area full of underwater springs and water courses, so they knew that they wouldn have
摘 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全域文化、全域经济、全域公共服务、全域社会治理方式的全面升级。针对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应激活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增强旅游市场抗风险能力;推进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全域旅游新要求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乐山本土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提升乐山旅游品牌形象。  关键词:全域旅游;乐山市;旅游公
摘 要:乐山市中医医院“小支部”工作法推行以来,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极大加强。“小支部”工作法进一步严格了党建工作的责任,真正做到了事情有人做;进一步落实了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个体的活力,真正有效调动了党员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优势,真正促进医院创新发展。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小支部”工作法,要实行动态调整、严格管理
“商业社会性”和“贸易的猜忌”是洪特推进18世纪政治思想研究的两个要点。“商业社会性”揭示了18世纪政治经济学与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关联,将经济互利提炼为一种社会性模式,凸显了经济领域的自主性,预示了社会与国家的分离。“贸易的猜忌”则呈现了18世纪政治经济学与共和主义和国家理性学派的对话,将经济看作国家力量的基础,强调经济始终内嵌于政治逻辑之中。不过,洪特的“商业社会性”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18世纪思想家对商业社会的分析,与“贸易的猜忌”所反映的政治逻辑存在一定张力。从这一张力回到
Cultural y themed products breathe new life into ancient artifacts On the night of June 15, the Sanxingdui Museum live-streamed a visit to the museum and many in the audience called for the museum to launch “blind boxes” that contain replica artifacts t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Governing the Country: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was held in Shanghai, birthplace of the CPC, on July 20. The event was jo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July 15 jointly released a guideline to uphold high-level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Pudong New Area in Shanghai, proposing to turn Pudong into an attractive district boasting crea
I have been living in Xiamen for more than six years, but every time I visit Kulangsu, it feels special. When I first visited the island, it felt like stepping back in time, right into an era when people were closer to one another. Casually strolling thro
对已公布的350个案件的研究显示:虚拟财产认定标准不明确;类型划分不清晰;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机制不合理;格式条款对网络用户权利的限制过多;案件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士的配合;对重点罪名研究不足;配套法规不完善,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实际困难。其背后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与司法结构层面未予重视和配套措施不到位等相关。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要调整思路,以价值和价值实现方式的抽象性作为认定虚拟财产的重要标准;区分网络和非网络虚拟财产;强化对部分案件的双向教导功能;构建价值评估方法的合理选择机制;减少格式条款对网络用户权利的
会泽正志斋在《新论》中提出了线性差等世界秩序,并给出了体系性的论证。同时,通过对当时世界形势和日本时势的沿革进行分析,指出内忧外患的严峻性,提出以民族惯习和道德风俗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并据此给出了利用国家祭祀来强化国家信仰,通过施行保守的经济政策来富国,通过改革军事、任用人才来强兵等一系列大胆的改革主张。这种基于历史惯习的政治理论是一次以复古为名义的革新,是日本自主构建国民国家的理论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