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向着环保、绿色等主题靠拢,我国是人口大国,建筑资源浪费,土地紧缺是现在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指南针,节能环保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建筑设计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建筑是不是绿色建筑首先要看其建筑设计是不是绿色建筑设计。该文就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有哪些特点,传统建筑形式有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转变建筑形式,从传统的建筑设计转变为绿色建筑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一些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1、绿色建筑设计的含义。绿色建筑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将设计理念与生态学,环境学等相结合,结合后的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污染和建筑资源浪费,包括建材、土地,人力等等方面均呈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中还要注意应用一些绿色、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建筑整体与周遭环境,地势相结合,最大限度利用天然优势,因地制宜,对环境的破坏要降到最低。
  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特点是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环境,卫生,生态,环保等各个学科结合到一起后的一种新型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之前会充分考虑到地理因素,实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绿色建筑设计用环保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方法让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实现最小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并且绿色建筑要和当地的各个因素相互协调统一,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大特点。
  3、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就是为了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污染的前提下给人类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形式是不一样的,传统的建筑设计形式总是伴随着大量的污染与浪费,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传统的污染型建筑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了。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建筑设计。
  二、我们目前传统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污染问题。传统建筑设计中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由于传统的建筑都是大量使用石灰,沙土,钢筋等建筑材料,而這些材料经常是露天摆放的,刮风的时候时常会造成漫天黄沙。并且石灰等物品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安置不善,往往会对周遭的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2、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对建筑在建设阶段的评估水平尚有欠缺,所以很多建筑的质量问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往往导致在以后的居住、利用中带来不便,甚至还要返工重建,大大加剧了建设材料的浪费。
  3、传统建筑建设中的投入和营利问题。由于每个建筑都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在设计之初没有科学的计算好投入与营利的问题,结果在建设的途中发生资金链断裂,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工程停止。将会造成巨大的成本资源浪费,前期的投入不仅得不到回报,还将土地,建材等资源白白浪费。
  三,绿色建筑设计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短缺,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如果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利用新型、环保的建筑材料来代替之前的建筑材料,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理念,增加资源利用率。
  其次是注意环境污染问题,树立保护环境的原则。绿色建筑应该是无污染的建筑,不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调查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向和地理位置等信息,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
  再者就是要注意建筑的维护成本与内部人为污染。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之中,一些建筑的维护,取暖保温和清洁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同时还有一些建筑内部的污染问题如噪音、烟尘等等,都是绿色建筑设计需要遵守的低污染,少消耗原则。在建设之初,要设计好建筑内部的通风管道,采光角度与面积,保温措施,隔音材料的利用等等。
  2、绿色建筑设计的手法与技巧
  (1)对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升级改造。当前我国的建筑多为底层与高层两种类型,很少有复式结构的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要优化建筑设计手法,改良建筑结构,设置合理的层数与建筑结构来更好的利用建筑空间,进行充分的采光与通风。对于房屋的关键构件要进行强化和增加,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同时对建筑的外形也应当有一定的优化,合适的建筑外形会使得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并且提高群众的审美价值观。
  (2)建设过程中的建筑材料要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多使用可重复利用,使用年限长的建筑材料。避免时常更换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一些临时的建筑,减少使用混凝土,钢筋等物资,尽量使用可拆卸,方便运输的,可循环利用的建材。
  (3)在设计过程中安装通风,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用途,地方政府政策原则合适的方法。另外还有水电系统,都要确保合理,到位,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要点
  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应该具备一种大局观,根据当地的环境,地理位置,政府政策,选好地址,对建筑周边的地理地势做好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同时面对周围的建筑群,也应做到互相映衬,搭建一个合理的规划布局。
  在城市之中,更要大量应用绿色建筑,比如著名的城市热岛现象,就可以充分利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用植物绿化来降低热岛现象,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提供氧气的作用。还有对每个建筑的细节上,要考虑到每个季节的变化,关于保温和通风时候的外墙设计,如何做到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还有门窗的设计,多采用一些新型的建材,通风透气好的,减少电能的消耗。随着玻璃制品,轻木制品的普及,建筑师在设计时可以更多地考虑、选择。
  另外,除去每年的新增建筑,我国的危房拆除,和老城区改造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这些拆除的过程中,一些钢筋,水泥,地板之类的能循环利用的物资都要尽量收集起来,避免浪费。同时对一些非质量问题的建筑物可以通过重新装修或者改变外墙设计的方法来进行修补,避免直接拆掉重建。
  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有限的能源,创造节约环保型社会,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是一个必要的措施。对于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节约使用。在一些必要的地方,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发酵等新型技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同时要改造一些污染严重的资源利用方式,如火力发电等等。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潮流下,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是非常有前景的。
  结束语:我国建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严重破坏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的。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结构,变革生产方式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政府提出,我们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提倡绿色能源的使用,提倡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所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在设计中的用处和地位一定会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艺术史影响着社会观念,作为权威的历史文献,表现在各艺术传统中伟大艺术家序列的建立.欧洲艺术传统的大师序列,自文艺复兴开始包括齐马布埃、乔托、马萨乔等,最先由瓦萨里的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供电企业在抄核收管理环节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供电企业抄核收工作的有效对策,以实现电费管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电费;抄核收;电力营销;抄袁;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节奏都发生了改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管理模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传统的手工电费抄核收工作存在效率较低和失
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面对着角色与环境的变化,会陷入英语听力的迷茫期.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渡过“迷茫期”,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积极推行土地流转,但是当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运行并不顺畅,对土地的产出效率和农业专业化生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我是一头野猪,生活在中国南岭海洋山脉南段的崇山峻岭中。除父母外,我家共有兄弟姐妹四口。就在我们刚搬了新家不久,一天晚上,一队猎人包围了我们家。父母亲叫我们分散逃命,
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互联网对于出版物和出版人的正面影响及负面影响。当时认为负面影响有这么几条:一是就编辑而言,它降低了编辑质量,它置换出了过去阅读传统书报刊的时间,却没有把置换出的时间都用在网络的相应阅读上,其中有相当大的板块被用来浏览非相关信息,甚至在聊天、交友方面。这显然直接影响了编辑的精神成长,间接地影响了出版物的加工质量。二是就创作而言,它空前地降低了准入门槛。在传统条件下,对书报刊等
摘 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引进援疆人才是新疆地区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内地大学生在新疆就业后不久又返回内地这一现象为导向,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进而从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出发,以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为视角,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地毕业生;新疆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5-0081-02  作者简介:刘元亨(1
课堂笔记以简洁的文字,对讲课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为今后复习提供一份纲要,历来是大学生广泛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然而,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中,大学课堂笔记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必不可少,属于国家行政监督、纪律监察的一个分支机构,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的重要部门,在企业发展种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企业纪检监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