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型二硫苏糖醇对兔肌肌酸激酶的构象和活性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利用内源荧光、1-苯氨基萘-8-磺酸(ANS)荧光、酶活性的测定以及动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肌酸激酶在氧化型的二硫基苏糖醇(DTT)溶液中的结构与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型DTT浓度的增加,肌酸激酶的活性逐渐丧失,直至完全失活,并伴随着构象的变化.肌酸激酶起初微小的结构变化就会导致酶活性的迅速丧失,而且其的失活先于明显可测的整体构象变化,酶分子的活性部位处于柔性区域内.另外,随着氧化型DTT浓度的提高,肌酸激酶的内源荧光发射峰位明显地红移,外源ANS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即酶分子的疏水面加大,该结果暗
其他文献
立法、执法与司法监督□姜永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制,法制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在严格法律的保护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加强立法、执法与司法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逐步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给加强党的建设带来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瓯江溪水性鱼类唇[鱼骨]和花[鱼骨]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30条和127条DNA带,多态
采用Q-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对初步纯化的Cry1Ab杀虫蛋白样品进行了多次循环精细纯化,洗脱模式为离子强度台阶梯度,流动相为Tris-HCl缓冲液加NaCl,盐浓度从0.1mol·L^-1变
在以往的(t,n)秘密共享模式中,为了使接收者能够重构消息,n个验证者之间需要广播消息密文影子(shadow).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t,n)秘密共享模式,在该模式中,验证者之间无需广播秘密影子,从而
关于义利关系的几点思考□葛洪泽众所周知,“义利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老问题。关于义利关系,在孔子之前,古人还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国语·晋语一》上说
采用两亲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苯乙烯(PS-b-PAA)水溶液为介质合成了球形碳酸钙复合物,球形直径约3~4μm,由纳米级方解石微粒通过PS-b—PAA的有机键合紧密团聚而成.通过电镜、XRD、IR
提出一种新的判断任意给定函数是否可由Pure Reed—Muller(PRM)逻辑来实现的探测算法,这对减少电路面积和降低功耗具有重要意义.该算法与相关文献相比,能在函数判断的同时完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