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管线钢冷裂敏感性的斜Y坡口实验研究

来源 :材料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七种高纤维素型立向下电焊条,通过斜Y坡口裂纹实验,对高强管线钢的冷裂敏感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了其冷裂敏感系数,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避免冷裂产生的最低预热温度,为高强管线钢施工及制定焊接工艺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也为高强管线钢的冷裂敏感性的标准实验方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交通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路汽车的运行车辆逐步增加,因此需要保证公路运行人员的安全极为重要。公路整改扩建路线设计工作的开展,可借助
研究了氧氮化硅结合碳化硅(Si2N2O/SiC)材料在纯镁及AZ91镁合金液中的侵蚀行为。扫描电镜显示,金属与氧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之间有一个很薄的过渡层,基体内部无金属渗入;X射线衍
变壁厚深盲孔零件壁厚的测量,可准确获取壁厚测量值,但无法准确获取壁厚理论值,无法评价壁厚的符合程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ARO Edge关节臂的壁厚检测方法,用关节臂
选用不同粒径大小的SiC颗粒,并通过对颗粒分布的有效控制,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15%~65%)的SiC,/Al复合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试制了梯度SiCp/Al复合材料。运用OM,XRD等手段对
进入21世纪后电子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一系列前沿的控制方式,把生产技术方法、产品性能和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带入到“智慧”化时代。过去由基础物理控制方法制造出的产品
在真空拉-压疲劳实验机上对真空和室温大气环境下自然时效态2A12合金的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真空和室温大气环境对疲劳断口形貌的影响。对比两种环境下
研究分别采用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和普通烧结方法,对(Ba,Sr)TiO3陶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烧结(1200~1300℃),进而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对(Ba,Sr)TiO3陶瓷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