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如果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纵然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而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了我研究的重要课题。联系我所教的二年级,我就此来谈谈二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阅读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二年级阅读课《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告诉大家味道怎样?(甜甜的)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一问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
  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以《看雪》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雪景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难忘的一天》时,学生问:“难忘的一天是指那一天?”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这一天为什么令“我”难忘?”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再如我在教《我选我》这篇课文后,我班王彦飞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呢?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呢?这样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其他文献
环境监测在我国的环境治理中充当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当前卫星和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它速度快、范围广及成本低的监测特点不断被应用到当前各种环境监测中。本文从分析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幻灯、投影、录音、计算机等被相继运用到教学中来,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习的气氛浓厚、教学的氛围轻松,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播放与教学活动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幼儿迅速带入活动所创设的情境中。幼儿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学习。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节省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  【关键词
实验经济学将经济学导入科学研究的轨道,可以有效改变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以微观经济学中的垄断市场结构实验为例,通过实验目的、实验
空压机吸气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对压缩空气干燥器负荷有很大影响。"变负荷"是吸附干燥器的工作常态,提出低负荷时无热再生干燥器节能运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因压缩机壳体固有特性及噪声辐射受壳体参数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成本较大,且对复杂壳体研究与实际结果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基于数值分析的方
依托成都市二环路改造工程中清水混凝土项目,研究了不同黏度值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粉煤灰分布情况及清水混凝土镜面效果。通过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用量能够有效地控制清水混凝
在变更工程的审查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就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展开论述。
CAS Platform系统是基于云平台及数据分析的能效监测系统。在工业企业压缩空气系统中安装使用CAS Platform系统,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进行集“设备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于一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1]。它彻底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娱乐方式。这种深层次的技术变革不仅弱化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同时使博物馆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