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诗人,我们不能缺席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王久辛相识在“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沈阳世博园”的活动中,他是活动的主角──诗人,我是随行的记者。早前就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是位军旅诗人,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他的长诗《狂雪》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铸成39米长的“诗墙”,供前来参观的千百万人诵读,受到了诗歌界前所未有的礼遇……但这些仿佛都离我很遥远,我除了仰慕之外别无其他。不是这次偶然的相遇,我将很难走入这位诗人的世界。即使站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镌刻着王久辛《狂雪》的“诗墙”前,读着那令人血脉喷张的诗句,也联想不起诗人王久辛那双深邃而犀利的眼神,更想象不出那悲怆苦难的诗句,是如何从他的胸潮中涌动迸出。
  沈阳世博园自2006年5月开园以来每天观者数万,“玫瑰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踏进“玫瑰园”,我抛下30元钱收获了几束干花,诗人王久辛空手而来又拂袖而去,什么都没带走又什么也没留下。末了,当我正沉浸在干玫瑰花所散发的悠悠清香中时,一首长诗随短信呼啸而至,开键一看,是王久辛为“玫瑰园”作的一首《玫瑰辞──赞沈阳世博会玫瑰园》,滚烫的、刚出炉的、还冒着热气儿,足足占了我手机8个格的短信空间。“玫园信步踏歌走,令我诗心重抖擞。三千花仙万媚生,木头有眼也风流。黑土万丈蕴豪气,奇葩含情不染羞。更喜魁星诗点斗,华章如焰照九州。芳比红颜似知己,香若莺呢夺魂眸……”全诗于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之间,将叙事、抒情、言志,结合得水乳交融又相得益彰,既有白居易《长恨歌》的遗风,又有李太白《将进酒》的酣畅;既写出了男人的豪情逸致,又不失女性的温婉娇柔。我第一次领教了一位诗人诗兴大发时,对事物快速而又美妙的表达能力,不禁深深地被眼前的这个男人所折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能盛下那么多的欢喜和悲哀,豪情与雅致?我汗颜了,我无法想象当我在“玫瑰园”讨价还价专注地采买干花之时,诗人王久辛是如何将“玫瑰园”平凡一景,升腾成曼妙的诗句并镌刻在他的脑海。我为自己的俗气自惭形秽,也许这就是庸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沈阳夏季的夜空华灯初上,好客的沈阳人在世博园气势磅礴的“凤之翼”广场为“中国诗歌万里行” 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同一首歌》唱罢的舞台,万人瞩目的“中国诗歌万里行──诗歌朗诵音乐会”拉开帷幕。这个城市注定将沉浸在诗的海洋。我再一次坠入诗歌的渊坛──被委以重任、与沈阳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杜桥一起,在万人瞩目下朗诵王久辛的这首《玫瑰辞》。在荧光缭绕的聚光灯下,我将《玫瑰辞》的诗句抛向了夜空,伴着徐徐微风和闪烁的霓虹,如玫瑰般精巧的诗词像仙女散花一样散落开来,又坠入茫茫人海。整晚,我都在诗的疆界中驰骋,第一次感受到了诗的神奇。那一夜,我失眠了。
  也许是受到诗人们的感染,也许读了王久辛诗的缘故,在沈阳的那几天,我一直被诗歌浸染着,诗歌惊醒了我少年的梦,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诗一样的情怀。懵懂少女时的我,也曾写诗、读诗、咏诗,将内心的悸动和渴望放逐于诗的海洋,让充满诗意的语言牵引我的欢喜、忧愁和悲伤。如今,整天奔命于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已经很多年不读诗了,不是这次与“诗歌万里行” 的偶然接触,我内心躁动着的诗歌情怀还将继续被压抑和埋藏。
  我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告诉了王久辛,没想到他也生出同样的感慨。“遥想年轻时代的同学、战友,只要坐在一起,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诗,无论古今中外,我们常常因为能背诵出大家提到的诗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常常因为能背出某位诗人比较偏涩的诗篇,而成为更亲近的朋友。诗使我们记住了许多原本记不住的人和事,又由于许多的人和事,使我们多出了许多原来不可能获得的人生经历。这些多出来的人生经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培养了我们的性情,甚至铸造了我们的人格,所有这一切──便是诗的恩赐了。”王久辛如是说。
  尽管诗歌曾带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动,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已不是一个读诗的年代了。就如同已封箱入库的文言文和旧体诗与日渐沉寂的曲艺和戏曲一样,诗歌也难逃没落的命运。如今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已不再是诗歌,许多诗人也因此改行写歌词──当了词作家或编剧。“我这辈子认定就是写诗了。”王久辛说这句话时干脆利落,一如他军人气质的坚决、果敢。“不管时世如何变迁,我依然热爱诗歌,这种热爱已经不是学生时代的热爱了,而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诗不仅使我获救,同时还使我再生。若不是热爱诗歌,我不会去思考那么多、那么大、那么重要的问题。也正因为我去思考了,所以才有发现,才有冲动,也才有源源不断的诗。”王久辛向我诉说着他永不言悔的诗歌情结,这辈子他爱诗爱定了,而且还要一直爱下去。
  自沈阳回京后,我有幸与王久辛成了朋友,更有幸得到了他的《狂雪》和《狂雪二集》两本诗集,一黑一蓝,装帧雅巧娟秀,朴素精致,与他诗歌的大气磅礴全然相反,掂在手里我已感觉到他的诗的分量。我告诉王久辛:“一定会将诗认认真真读完。”
  当《狂雪》字字句句展露在我面前时,我竟被这首诗深深灼伤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令我血脉喷张,我的心在流血,我读不下去了。此时,王久辛发来短信询问我读诗的感受,我一时语塞,沉默许久后,回去一条短信:“一个热爱诗歌、如诗的女孩,读不了残酷的战争诗!”“读后二分之一。”他回复说。末了,又发来一条短信:“我很累!”我一时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解释我的无知和鲁莽。那可是囊括全国全军各个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的诗歌呀!应该饱含热情地将它读完才对,怎么读不下去呢?但我就是读不下去,我不想撒谎。《狂雪》字字句句写得太真切,太淋漓了,我读到了力透纸背的残暴与血腥,它是我所读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作品,这种分量令我的心抽搐般的疼痛。
  


  王久辛的诗大多是关于战争的,充斥着血色和死亡,涤荡着寂静与恐怖的巨大悲哀。当然也有写日常情感的,但决非以事论事,小家子气的情感宣泄。他是征服世界的诗人,他的诗决不萦绕哪一个人、哪一段情,没有庸人自扰、顾影自怜,作漫无边际的呻吟。他的诗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历史和现实的苍穹之下驰骋。拿到他的诗集后,我们便时常交流。我知道,他迫切地想要收集所有读完他诗集人的感受与心声,并希望每一位读过他诗作的人都能成为他的知音。“读完我的诗后,你会发现一个更加真实的我,以及我为什么要成为诗人。”王久辛说。他显然高估了我。我于诗是门外汉,只是数年前曾被诗沾湿过衣襟。王久辛那些充满张力和质感的诗句将历史推远了又拉近、拉近了又推远,我读到了其中的磅礴、悲悯和沧桑,却无力解读诗句内在的神韵和幻化了的真情。是啊,那样史诗般的宏大气魄注定是一个诗歌门外汉所无法企及的,那样悲壮的英雄主义情怀也是我──一个平凡女子所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我感到,如果不是一位有责任感、有抱负的文学理论功底深厚与创作经验积累厚实的评论家,恐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他的诗歌精神与艺术追求的。如果一定要我对王久辛的诗给出一个评价,我只想说一句话:王久辛的诗是长了眼睛的,他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我向来是个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我希望那惨烈的中日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永远不要在地球上发生,那些无辜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不要因战争而被夺去生命,世界各国都守着自己的疆界不要去别人的领土上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有智力、科技和生产力的较量,而不要有战争的较量。我向王久辛透露了这一单纯的想法,没想却引起共鸣,他居然也是憎恨暴力的,虽然他写下了《狂雪》《艳戕》《蓝月上的黑石桥》《肉搏的大雨》《钢铁门牙》等那么多关于残酷战争的诗篇,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是抵触暴力的,也正因为抵触,他才书写了那么多悲壮的诗行。
  “我的诗,从头到尾,到将来的未来,肯定是属于痛苦的了。”王久辛这样向我解释他的诗。他十分赞同诗人纪伯伦和波德莱尔给诗下的定义:诗是从伤口里喷出的歌声。灿烂的阳光有什么诗意呢?只有那些阴森恐怖的境界,才更能调动人的想象。所以,王久辛的诗歌便有了创痛感觉的艺术表达、生存恐惧与生存抗争的艺术体验和想象,以及语言内蕴的最大化追求。
  静观王久辛,平日的他话并不多,作为一本杂志的编辑,与我记者的生活圈子差别不大。只有当他进入诗的意境,我才感觉到他与我的不同──他是大诗人,生活在诗的世界。有段小插曲我不得不提,这段对于别人不足为奇的片段于我却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想写一写王久辛的冲动。王久辛一直是一个敢说、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人,这一点在他的新作《致大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致大海》是王久辛在沉寂数年后激情而作的又一首长诗,与以往创作的诗歌不同,这次他将尖利的笔锋从战争沙场转向了当下社会,开天辟地地抨击了权力腐败、私欲运作等众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样的题材也许是其他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不太愿意触及的,原因:一是怕犯忌,受责难;二是怕人说离政治太近,有追风之嫌。但王久辛不怕,而且一旦觉悟,立即就用诗歌勇敢地表达了出来。“诗是什么?诗是先知啊!”王久辛这样对我说。于是,我又从中看到了诗歌的力量,也看到了一个不随波逐流、有着强烈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诗人在沉沦、丑恶面前毫不回避和躲闪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情怀,他用诗人的良知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呐喊:作为诗人,我们不能缺席!
  好诗的光芒是遮不住的。王久辛的新诗《致大海》在《中国作家》和中国诗歌网刊发后,《中华文学选刊》破天荒第一次全文转载,在诗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诗歌网将其作为重点作品推出,并在中国诗歌论坛中发出帖子,发动诗友们就此诗展开讨论。各路诗歌豪杰“蜂拥而至”,争相留言,掀起了诗歌界前所未有的热潮,仅中国诗歌网的点击量就超过了八万多,有上千跟帖评议,全国有3000多家网站转贴,总点阅量超过了250万以上──中国诗坛终于又聆听到了一种久违的声音。
  “快上网看!《致大海》的点击率已突破150万人次,没有哪首诗歌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王久辛的短信“呼啸”而至,我似乎听到了短信那头蕴藏着的兴奋的喘息声。我相信,此时,同样的短信也一定会在另外无数个人的手机里响起,那些人也一定是可以与他的诗歌产生共鸣的人。之后,每隔几日,我便能收到王久辛关于点击率的最新数字,他仿佛急不可待地要把长诗《致大海》的最新消息诏告天下,告诉所有热爱诗歌的人。此时我想象着手机那头王久辛的模样,也许他正像匍匐在战壕里的侦察兵,趴在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诗歌被点击,每一次被网友击中,他都如“跳蚤”般为之躁动,诗歌俨然已渗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他的每一根神经都随着诗歌的脉搏而跳动。此时,我想起了王久辛在他诗集的自序中说的一句话:我白天的每一个空闲,深夜的每一个梦境,都是属于诗歌的。
  我被王久辛对诗歌的忘情和痴迷深深感染了,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情,那是一个生命的缔造者在面对自己孩子被关注时的一种惊喜,那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在发出时代强音后内心深处的呐喊──我猜,他想说:你看你看,快来看。诗歌没有没落,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注视诗歌。此时,作为记者,也作为朋友,我顿觉有责任与他一同呐喊,用诗歌所不便表述的语言帮他发出时代的声音:诗歌没有没落,诗歌仍在人们的心潮中涌动,诗之所以被边缘化,是因为欠缺发出时代强音和心灵颤音的诗歌!
  王久辛有句名言:好诗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换句话说,他太在意读者了。他生怕这个快餐时代,会将他拖入快餐式的写作。因此,他常常将他写好的诗作压入箱底,时不时地翻出来在日光下“晾晒”,字斟句酌地删掉几句或添上几行,直到改不动为止。我不知道像《致大海》这样的好诗是否也将被压入箱底,5年甚至10年后再随他的诗集重见天日,所以,乘《致大海》活跃在中国诗歌网之时,我狼吞虎咽地将它读完,并将这首诗储存并锁定在了我的电脑里。
  《致大海》无疑是王久辛继《狂雪》之后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也是他向更宽领域拓展的代表作。在写完大量战争的诗篇之后,王久辛近年将笔触转向了其他领域,但敢为天下先的本色依然不变。他挑战着诗歌的极限,尝试着常人不可想象的诗歌题材,像《下毒》《更年期的智慧》《隔离墙》《安娜的荒淫生活》《公主的预言》等都是无法想象居然能写成诗的诗歌。什么难写写什么,什么没人写写什么,就是王久辛骨子中的“劣根性”。因为刘晓庆、萨达姆没人写,他就写了《刘晓庆之“最”》《萨达姆地宫》;因为李白没人写,王久辛又萌生了写诗圣李白的冲动。近日他正在阅读大量有关李白的文献丛书,相信不久就会将这个豪气冲天的人物搬上当代诗坛。他告诉我:李白太伟大了,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太容易被消磨了,所以他要“大写李白”。他说他要为中国人的性格重建,用诗歌来做一点点──贡献。哈,他难得有这点谦虚。
  熟悉王久辛的人都用“狂放”两个字来形容他,但我不想用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多少带着点夸张,我更想用“本真”来概括他。在这个个性压抑的年代,我们往往拘谨的生活、小心的做事,即使偶尔有点个性喷张而“狂躁”的念想,也被世俗的樊篱压制着。是啊!有多少人明明觉得自己很优秀却不敢说出口,有多少人明明想这样却那样去做,又有多少人怀揣着一颗“虚伪”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而在这一点上,王久辛无疑是纯洁、磊落而高尚的,他真实、不矫情。如果他不真,他怎能成为用灵魂歌唱的优秀诗人?如果他没有真性情,他何以能用自信树立民族的脊梁?我理解他,我相信他的读者也会理解他,读者不会视这种为他们上天入地寻找诗神的诗人是“骄傲的” 或是“不谨慎的”,因为时代太需要这样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因而显得有点个性鲜明的诗人了。
  除了真实外,我眼中的王久辛还有一个禀性,就是面对所有敏感的社会问题都想跳出来说话,他以一个共和国军人的眼睛默默注视着社会,并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说:“为什么把鲁迅文学奖颁给我?不就是专家们一致认定,这个家伙──王久辛,话说得对,接近真理,让他获奖吧,这样,他说的话,人们就觉得可信了。”王久辛把获奖理解成了话语权的授予。难怪前不久,《光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艺理论评论家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王久辛在看到雷达的文章后,也迅速作出了反应,撰写了长达6500多字的长文《不能忘却文学的庄严使命》并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与雷达先生一道共同为文学的崇高事业发出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他告诉我说,文学不是游戏,也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它关乎民族的灵魂,不能无立场写作,不能放弃责任与道义。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王久辛为什么要写《狂雪》,要写《致大海》,以及为什么要成为诗人。
  嗒哒!我手机的短信又响了起来,果然又是久辛老师,这种没署名没落款的短信一看就是群发,相信这会儿这条信息正在N个人的手机上响起。“我已同意9月9日晚8时与网友交流,现在懂诗读诗的人太少,望能于此前将您读诗的见解贴上,为读者做些赏析诗歌的普及工作,拜托!”看来,王久辛并没有与世隔绝,他知道他的诗歌最终是为大众服务的。除了读诗、写诗外,狂放不羁的王久辛如今又要充当起诗歌救世主的角色了,上网看看就知道了──王久辛名言,他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那么王久辛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了又想,觉得他就是那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其他文献
当我刚能在田野里蹒跚走动的时候,就尾随在娘身边,握着爸爸为我特制的小玩具式的剜草刀,学着娘的样子在田野里的沟沟畔畔边边塄塄上吃力地舞动着。不管怎么卖力,拾起来再丢进我的小笼里的野菜老是零零星星散了架,而娘那大大的笼子里的野菜却不断地在飞涨,不知不觉如小山包般凸起,鲜、嫩且“四肢健全”,于是我便生出些许怜悯,面对被我肢解的野草特别是野草上的小花没有了根,它却不哭不闹美丽依然,我的兴致便是丢下剜草刀四
期刊
对话人简介:  黄承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熙远,副教授,1957年9月生,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曾在高校任教多年,现任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宝安区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艺作品100余篇,专业论文4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7部,即散文集《真水无香》《滴水藏海》,诗集《北大诗绪》,历史学专著《桂史拾遗》《中国历代上流社
期刊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三大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这些危机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整体毁灭。也正是在这些危机的重压之下,我们想到和呼唤我们先人的宝贵生存智慧,并运用于今天我们的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小区建设、楼堂修造、居家装饰、企业管理、人际交往、繁育后代及姓名字号选择等诸多方面,以减轻危机,让更多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信迷信、不讲
期刊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因此,音乐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灌”,而是让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强调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应重新审视音乐课,重新审视音乐课堂中的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一、拓展学生的教材
期刊
君良的园林画是属于那种轻歌低吟的小夜曲的,是月光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是湖面上徐徐吹来的清风,是夕阳下牧童吹响的笛声,是春风里飘飞灵动的燕群,但是,当那些精美无比宁静优雅的江南园林浩浩荡荡向我们涌来时,你能说它们不是一阙气势恢宏的人间最动听的交响乐吗?    君良以画园林而著名。走进他的画中,你也就是走进了苏州千姿百态的园林中。——尽管这些都是纸上的园林,但当你站在它们面前时,你分明能听到小园深处泉水
期刊
崔善玉简历  崔善玉,中国民族舞蹈家。1937年出生于东北吉林延边的朝鲜族家庭。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主席、国家一级舞蹈编导、国际东方人体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艺术总监。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三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两会”恰在这个时节在
期刊
第九届北京音乐节请来意大利威尼斯凤凰剧院《茶花女》剧组参演,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在1853年看演《茶》剧著名剧团的演出。作为五十年前参加过新中国首演《茶》剧的演员,我有幸观看并聆听了伟大的威尔第的不朽之作,并再一次被深深地感动了。    三位主角都不是我们熟悉的歌剧明星,但他们的演唱堪称顶尖级的声乐艺术表现,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充分展示了美声学派的无限威力,用唱段把性格特征、情感深度体现得淋漓尽致、震撼
期刊
编者话:  电视和报刊一样,都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本来,一家电视台开办一档栏目是非常平常的事,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要看这是哪家电视台开办的什么内容的栏目。就说央视开办的《百家讲坛》。本来,在这个栏目刚开始办的时候,尽管有刘心武讲《红楼梦》,但始终没能真正把大众的眼球吸引过去。可是,自从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登上了《百家讲坛》“品三国”后,其意义就不同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易中天和《百家讲坛》在200
期刊
忽然想起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走进人大会堂小休息厅,一眼望去,满屋尽是大明星,熠熠复熠熠,生辉又生辉。当然,一会儿文代会作代会开幕。我和舒婷自知欠熠熠,正不知往哪里坐,就见铁凝和抗抗走向一个边门外。她们的背影用肢体语言传递出一个信息:那里一定有一个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好地方。用范伟的话来说叫做: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我和舒婷加快步子盯上那两个传神的背影,带着探宝一样的兴致,走到了边门外。那里
期刊
’2006超级女声6月2日长沙赛区总决赛,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赛之后,和很多人预测的一样,有着超人气的厉娜以短信支持率15万票的绝对优势,获得了长沙赛区的冠军。在短短的时间内,这个刚刚23岁的小女生,依靠靓丽的外表和舞台上出色的表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粉丝。在2006年超女中,她旺盛的人气一时无人能及,才短短的两三个月,就迅速蹿红网络,她的歌被人四处传唱,成千上万的粉丝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她在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