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因素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61-0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可见,兴趣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中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因素?我认为:应该在节奏、视听、听音、表演等基本功训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几点谈一谈具体方法:
  一、形象、有趣的节奏练习
  节奏好比是支撑一个人或一种形象的骨头架子,如果没有节奏,旋律就是一摊烂泥,无法预料它将会被捏成一个什么形体,一个什么形象。因此,运用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节奏素质是学好音乐的关键。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节奏训练
  引导孩子到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寻找节奏,同时训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各种节奏,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如:在学习节奏时,除了模仿律动节奏外,让学生到声音世界中去寻找“隆隆隆”的机器声、“咔嚓咔嚓”的火车声、“滴答滴答”的闹钟声、“嗨呦嗬”的劳动号子声……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学生们逐渐知道声音有各种各样的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强,有时弱;有时亮,有时暗,变化多样。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多种视唱教学把握音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谱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视唱曲谱方面,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老师必须选择较优美的曲调,通过多种的视唱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把握音准问题。
  首先,采用“音阶填空法”。在视唱过程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唱不准“4”、“7”这两个偏音的自然音程。如果视唱25、52、等等,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如果音阶中有“4”或“7”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请学生在钢琴上弹“4”下行至“7”的音阶(上行也行),让他们找出音程结构。学生懂得为什么“4”、“7”不容易唱准,因为它是减五度音程。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只弹出“4”让学生顺下行音阶找到“7”的音高(中间被填空的三个音“43217”只能默唱),这样学生很快记住“4”“7”的音高。
  第二,采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在带有变化音的视唱曲中,我利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帮助学生唱准变化音。
  第三,采用“哼唱法、接龙传唱法”。“哼唱法”是用“m”音哼出每个音符的高低,这样可以使学生随时跟琴校音,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记忆力。“接龙传唱法”时把每条视唱谱分为若干句,每位同学唱一句,按座位接唱。也可以划分为小组接唱。学生们经过反复练唱,对乐曲已十分熟练,音准、节奏已准确无误,在这一情况下,同学们一句紧接一句地传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歌声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学生的情绪很快达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种击拍体会声音高低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视唱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应用了以下各种击拍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1.物体击打训练法。我在进行音高教学时,我先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瓶子,让他们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抓住儿童独特的天性、好奇心,让学生敲桌子、打地板、敲玻璃来体会声音的高低。
  2.利用自制教具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塑料瓶,装上沙子做沙锤。课上,学生边唱边用沙锤打节奏。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感兴趣,节奏掌握得也很快。
  3.强弱拍交替击拍法。在全体学生拍一种节奏的基础上稍做变化,换成两个声部强弱交替击拍,这样有变化也比较生动。
  4.不同节奏击拍法。即左手拍节拍节奏,右手拍旋律节奏,学生一边唱歌曲旋律。这种方法适用于节奏感较强的视唱曲,可训练一脑多用和左右手的协调性。
  5.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在以上几种击拍法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
  音乐的感知形象是多方面的,节奏千变万化。在视唱中用恰当的节奏,分声部击拍进行多层次练习,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快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四、在直观、形象练习中感悟音乐
  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学习,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五、在游戏中快乐地学音乐
  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在游戏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因此,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便能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音乐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音乐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音乐趣味因素,从而使音乐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音乐”,“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55-01    儿童喜爱画是其天性。他们有其独特的观察方式,有其超常的表现手法,凭自己的感受表达内心世界,往往能画出使人倍感亲切并且天真、纯朴的好画.美术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一般未参加过儿童美术训练的儿童,他们的作品往往标新立异、别具一格。  唯我独占的构图、
学位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56-01  当孩子们转眼间已经成长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写作能力还简单的沉浸在长篇的流水帐,或者是没话可写时,我不禁开始思考,特别是在期初的语文学科集中备课中,黄丽华老师读了他们班孩子的日记之后,我更强烈的意识到从前认为孩子只要能有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是一种多么片面的想法。那么如何提高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57-01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
为解决高粱田杂草防除难、无专用除草剂的问题,研究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复配对高粱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高粱发育的影响和安全性.结果 表明,33%二氯喹啉酸·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
研究旨在获得猪肺炎支原体山西地方株,以期补充猪肺炎支原体山西地方株的菌株信息,为山西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将具有猪支原体肺炎典型病理特征的肺脏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