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61-0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可见,兴趣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中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因素?我认为:应该在节奏、视听、听音、表演等基本功训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几点谈一谈具体方法:
一、形象、有趣的节奏练习
节奏好比是支撑一个人或一种形象的骨头架子,如果没有节奏,旋律就是一摊烂泥,无法预料它将会被捏成一个什么形体,一个什么形象。因此,运用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节奏素质是学好音乐的关键。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节奏训练
引导孩子到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寻找节奏,同时训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各种节奏,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如:在学习节奏时,除了模仿律动节奏外,让学生到声音世界中去寻找“隆隆隆”的机器声、“咔嚓咔嚓”的火车声、“滴答滴答”的闹钟声、“嗨呦嗬”的劳动号子声……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学生们逐渐知道声音有各种各样的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强,有时弱;有时亮,有时暗,变化多样。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多种视唱教学把握音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谱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视唱曲谱方面,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老师必须选择较优美的曲调,通过多种的视唱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把握音准问题。
首先,采用“音阶填空法”。在视唱过程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唱不准“4”、“7”这两个偏音的自然音程。如果视唱25、52、等等,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如果音阶中有“4”或“7”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请学生在钢琴上弹“4”下行至“7”的音阶(上行也行),让他们找出音程结构。学生懂得为什么“4”、“7”不容易唱准,因为它是减五度音程。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只弹出“4”让学生顺下行音阶找到“7”的音高(中间被填空的三个音“43217”只能默唱),这样学生很快记住“4”“7”的音高。
第二,采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在带有变化音的视唱曲中,我利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帮助学生唱准变化音。
第三,采用“哼唱法、接龙传唱法”。“哼唱法”是用“m”音哼出每个音符的高低,这样可以使学生随时跟琴校音,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记忆力。“接龙传唱法”时把每条视唱谱分为若干句,每位同学唱一句,按座位接唱。也可以划分为小组接唱。学生们经过反复练唱,对乐曲已十分熟练,音准、节奏已准确无误,在这一情况下,同学们一句紧接一句地传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歌声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学生的情绪很快达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种击拍体会声音高低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视唱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应用了以下各种击拍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1.物体击打训练法。我在进行音高教学时,我先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瓶子,让他们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抓住儿童独特的天性、好奇心,让学生敲桌子、打地板、敲玻璃来体会声音的高低。
2.利用自制教具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塑料瓶,装上沙子做沙锤。课上,学生边唱边用沙锤打节奏。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感兴趣,节奏掌握得也很快。
3.强弱拍交替击拍法。在全体学生拍一种节奏的基础上稍做变化,换成两个声部强弱交替击拍,这样有变化也比较生动。
4.不同节奏击拍法。即左手拍节拍节奏,右手拍旋律节奏,学生一边唱歌曲旋律。这种方法适用于节奏感较强的视唱曲,可训练一脑多用和左右手的协调性。
5.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在以上几种击拍法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
音乐的感知形象是多方面的,节奏千变万化。在视唱中用恰当的节奏,分声部击拍进行多层次练习,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快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四、在直观、形象练习中感悟音乐
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学习,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五、在游戏中快乐地学音乐
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在游戏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因此,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便能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音乐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音乐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音乐趣味因素,从而使音乐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音乐”,“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满意、愉快、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可见,兴趣对人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中如何挖掘学生的兴趣因素?我认为:应该在节奏、视听、听音、表演等基本功训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几点谈一谈具体方法:
一、形象、有趣的节奏练习
节奏好比是支撑一个人或一种形象的骨头架子,如果没有节奏,旋律就是一摊烂泥,无法预料它将会被捏成一个什么形体,一个什么形象。因此,运用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节奏素质是学好音乐的关键。
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节奏训练
引导孩子到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去寻找节奏,同时训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各种节奏,来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如:在学习节奏时,除了模仿律动节奏外,让学生到声音世界中去寻找“隆隆隆”的机器声、“咔嚓咔嚓”的火车声、“滴答滴答”的闹钟声、“嗨呦嗬”的劳动号子声……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学生们逐渐知道声音有各种各样的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有时强,有时弱;有时亮,有时暗,变化多样。
2、结合游戏进行节奏训练
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更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多种视唱教学把握音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视谱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视唱曲谱方面,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老师必须选择较优美的曲调,通过多种的视唱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把握音准问题。
首先,采用“音阶填空法”。在视唱过程中,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唱不准“4”、“7”这两个偏音的自然音程。如果视唱25、52、等等,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如果音阶中有“4”或“7”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请学生在钢琴上弹“4”下行至“7”的音阶(上行也行),让他们找出音程结构。学生懂得为什么“4”、“7”不容易唱准,因为它是减五度音程。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只弹出“4”让学生顺下行音阶找到“7”的音高(中间被填空的三个音“43217”只能默唱),这样学生很快记住“4”“7”的音高。
第二,采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在带有变化音的视唱曲中,我利用“相同音程代替法”帮助学生唱准变化音。
第三,采用“哼唱法、接龙传唱法”。“哼唱法”是用“m”音哼出每个音符的高低,这样可以使学生随时跟琴校音,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记忆力。“接龙传唱法”时把每条视唱谱分为若干句,每位同学唱一句,按座位接唱。也可以划分为小组接唱。学生们经过反复练唱,对乐曲已十分熟练,音准、节奏已准确无误,在这一情况下,同学们一句紧接一句地传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歌声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学生的情绪很快达到高潮,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种击拍体会声音高低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是视唱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应用了以下各种击拍法,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1.物体击打训练法。我在进行音高教学时,我先敲打灌了不同量水的瓶子,让他们听辨声音的高低。然后,抓住儿童独特的天性、好奇心,让学生敲桌子、打地板、敲玻璃来体会声音的高低。
2.利用自制教具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塑料瓶,装上沙子做沙锤。课上,学生边唱边用沙锤打节奏。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感兴趣,节奏掌握得也很快。
3.强弱拍交替击拍法。在全体学生拍一种节奏的基础上稍做变化,换成两个声部强弱交替击拍,这样有变化也比较生动。
4.不同节奏击拍法。即左手拍节拍节奏,右手拍旋律节奏,学生一边唱歌曲旋律。这种方法适用于节奏感较强的视唱曲,可训练一脑多用和左右手的协调性。
5.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在以上几种击拍法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节奏的击拍法。
音乐的感知形象是多方面的,节奏千变万化。在视唱中用恰当的节奏,分声部击拍进行多层次练习,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丰富的、多层次的节奏效果,身心感到无比的愉快悦和欢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四、在直观、形象练习中感悟音乐
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行学习,学会用心听音乐,用心去感悟音乐。问题是小学生不懂用耳,更谈不上用心了,他们没有用耳的习惯,也不具备听音的能力。所以重点要抓好听音兴趣和有意注意的培养。
五、在游戏中快乐地学音乐
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在游戏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因此,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便能取得最佳效果。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音乐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音乐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音乐趣味因素,从而使音乐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我们就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音乐”,“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