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瓦斯涌出量GM(0,N)-ELM预测研究

来源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小样本监测数据条件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短时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GM(0,N)模型和极限学习机(ELM)的瓦斯涌出量耦合预测模型.模型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确定预测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M(0,N)模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分离出涌出量趋势项和波动项;利用ELM模型对瓦斯涌出量波动项进行预测;将趋势项与波动项预测值之和作为瓦斯涌出量最终预测值,并与单一GM(0,N)和ELM模型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论进行比较,验证模型优越性.结果 表明,基于灰色预测GM(0,N)模型和极限学习机(ELM)的瓦斯涌出量耦合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0.1632m3/min,平均相对误差为2.056%,运行时间为4.33s,模型具有良好的辨识度,与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能有效挖掘瓦斯涌出量时空演变的隐含规律,有效解释瓦斯涌出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公众通过网络逐渐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议程设置已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颠覆了传统议程设置功能.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传播过程中网媒议程和网民议程
哎呀,这可真好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路面上多出了一个个圆形的印记。这些印记排列得并不规则,忽左忽右,忽大忽小,一直延伸到远方,倒是让一条普普通通的道路变得生动起来。只是谁都没有想到,面包树会迷上了这些点缀道路的圆形印记,踩得是不亦乐乎!长鼻子小象无奈地甩甩长鼻子,一脸的恨铁不成钢:”面包树,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切!“面包树撇嘴,”君子想为则为,管他该不该为!“长鼻子小象气哼哼道:”君子有成人之美,可你踩来踩去的,已经严重拉慢了我们的行程!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日落山啊!
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是创新城市房屋征收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能推动城市房屋合理征收补偿顺利进行.构建了地方政府、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被征收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公平偏好视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据此,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相应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纵向分析与比较
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区中拥有大面积草原,但由于过度放牧,面临草原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合理的补偿标准导致牧民生计得不到有效保障,偷牧行为屡禁不止。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区的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对于提高我国自然保护区内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牧民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典型案例——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构建自然保护区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标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在宿主植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是内生菌对外界适应的重要机制。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主要疯草植物—冰川棘豆叶和根组织中的内生菌16S rRNA、IT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明晰内生菌在冰川棘豆组织中的菌群结构、功能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组织间内生菌的分布特征对冰川棘豆适应极端环境的可能影响。分析结果表
以初始体重(18.65±0.21)g的草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纳米缓释丁酸钠对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黏膜形态及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草鱼实验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2%、0.4%、0.6%和0.8%的纳米缓释丁酸钠,以不添加丁酸钠组为对照组。实验在室外网箱内进行,每网箱饲养50尾草鱼,每个处理重复3次,养殖时间60d。结果表明:当纳米缓释丁酸钠添加量为0.6%时,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核酸适配体是一段短的寡核苷酸序列,可以折叠成三维结构与靶标分子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因此在纳米尺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核酸适配体技术在环境和食品检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某门诊部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523名体检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体检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生化检验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23例体检人群中有519例患NASH,患病率占20.6%,其中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体质指数人群更容易患NASH,其患病率分别是34.7%、52.2%、59.5%,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
目前,现代工业迅速发展,水质问题一直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水质监测系统发展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美、法、英、德、日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该类系统。以往对水质参数的采集多通过人工方式测量与记录,然而该方式耗时费力,且采集获得的数据普遍具有偶然性,也不利于对水体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我国在水质自动监测、预警预报以及溯源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研发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仍存在价格昂贵、效率欠佳、功能尚待完善等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