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
  关键词:数学教学;均衡发展;满足;需求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是数学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数学教育发展的途径。数学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即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如下的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要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在做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既A、B、C三层次。A层次为优等生,确定A层次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有一定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小组活动中能起领导、组织的作用。B层次为中等生,确定B层次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提示,但其中有一部分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C层次为差生,确定C层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极其薄弱,课堂参与意识不高,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考虑到C层次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层次同学坐在中间,与A层次同桌,这样有利于A层次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层次学生,使C层次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通常情况下以6至8个为一个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偌大的班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按AA、BB、CC组合,这样有效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但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我们就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满足他们的上进心,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差异性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要害、难点以及本节课的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制定。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设置高层次的目标,让他们觉得有东西要学;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让他们经过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起来都能摘到桃子。这样各类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是固定的,但每个层次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对目标选择不当的学生,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另外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三类目标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显,甚至合二为一。由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步到位的方法,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沿着知识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教学时,要以C层次学生能“吃得了”、A层次学生能“吃得饱”,B层次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留有余地;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C层次学生及时辅导,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仔细分析,对需要鼓励、点拨、辅导的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让A、B、C三层次学生做到“一目了然”,让每个学生得做到有效的惠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在全班学生都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冒尖露角,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三、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分层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1.教学内容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所以同一教学内容,对C层次学生一般以识记,模拟为主,而A层次学生则可适当地将多知识点综合在一起,以理解创造为主。如教学扇形的面积时,对C层次的学生只要向他们讲清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对B层次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转化思想教学,了解转化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并把握这一方法。对A层次的学生可补充例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答,培养A层次学生理解创造力。
  2.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总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即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A层次学生与B层次学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对C层次学生是以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学,教师启发诱导,必要的讲解,学习新知,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前者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指导时采取引导着走,放开走的方法。后者则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指导时可采取领着走,扶着走的办法,从而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贯穿课堂始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方法”时,就可以分层教学,对A层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B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C层次学生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思考,把握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练习设计,评价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充分对照学生的学习反馈,开展差异性辅导
  辅导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的过程,差异性辅导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重构或发展。每次的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既有多样的,又有个性的,面批既能与学生作及时的交流与反馈,又能对出现的问题作具体的指出与指导。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专人性的面批与轮流性的面批相结合,力争达到全部面批。可以说,作业面批是差异性辅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辅导是数学差异性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生源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具体对象开展差异性辅导,才能达到“辅优、拔中、补差”的实效,也真正会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的目标。
  五、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差异性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靠于教师的评价,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如用同一尺度去评价,不仅会扼杀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好地推动优等生精益求精,保护学习暂困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爱好,营造浓郁的课堂民主氛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暂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发展或相同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均衡发展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等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的伸展,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熊家凤.《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均衡发展》.
  [2] 吴雨金.《浅论分层教学法》.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成为关键。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数学教师应科学设计作业,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减负;作业设计  减负提质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多年来,由于升学的压力,使得教师、学生和家长面对这话题时的心情都是矛盾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升温,减负提质的发展也已提上日程了。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是英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如果想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结对子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活动,给学生提供了面对面沟通与主动运用语言的时间,强化信息的沟通,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得到反馈,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进度
期刊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已普遍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手段,并且对教育教学越来越明显地起着导向作用。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曾多次修订,现在又制订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这对中学英语教学无疑是一件大喜事。然而,现行英语考试制度、命题原则等评价体系的改革却没有跟上来,不能对新教材的使用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笔者在分析现行评价体系的种种弊端后,认为能否真正全面提
期刊
摘 要:阐述新课标的意蕴及魅力,拓宽学生数学学习领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及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拓展思维;创新情境;营造活力  古往今来,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进行自身的变革和创新。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给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和深远影响。同时,不可避免地对长期沿用的传统
期刊
摘 要: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数学丰富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正确掌握每篇课文内容的能力;要有适当地补充教材的能力;要对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和改写的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等四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驾驭教材;能力  正确地理解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
期刊
物质推断题是指依据题中给定的条件,联系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化学计算等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某种物质的名称或在给定的范围内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的一种试题。该类题目考查的知识面广、涵盖的信息量大,信息给予方式灵活多变,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而初中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时间较短,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中,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根据乡村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兴趣缺乏的现象,本文探讨通过设立一些让学生感兴趣又相对容易的选修课程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新课改;乡村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程  一、选修课程开展的必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
期刊
毋庸置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采用朗朗上口的小诗来组织教学,这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来说,在讲述历史朝代的变更时,就可以用“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喜欢开动脑筋,将英语中的一些基础的或是很难的语法点编成小诗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下就
期刊
摘 要: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图形、文本、声音、动画,刺激学生的感官,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这种媒体教学,有利于创造一种积极主动的、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和发挥的教学与学习情境得以至善至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媒体;文本教学;素质教育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多年,刚站讲台那时,电化教学刚起步,如今已发展得如火如荼。电教媒体早已不是新名词。实际上早已被教师们应用起来
期刊
在化学实验中,盛放反应物质的玻璃仪器经过化学反应后,往往有残留物附着在仪器的内壁,一些经过高温加热或放置反应物质时间较长的玻璃仪器,还不易洗净。使用不干净的仪器,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让实验者观察到错误现象,归纳、推理出错误结论。因此,化学实验使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洗涤干净。所以仪器用毕应立即清洗,因为在当时容易判断残留物的性质。有些化学实验,及时倒去反应后的残液,仪器内壁不留有难去除的附着物,但搁置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