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吸血怪”之谜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shh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布·马歇尔是美国阿肯色州默夫里斯伯勒镇的一名治安官。在他的管辖下,默夫里斯伯勒镇的治安状况一向良好,居民们过着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然而,这里的平静却在2000年夏天被打破。
  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经过上午半天的忙碌,马歇尔正坐在办公室里休息。突然,一个人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对他说:“大事不好,斯夫特被杀死了。”马歇尔顿时一惊,小镇好多年都未有伤人案件发生,而今居然发生了命案,凶手为何如此大胆呢?
   愤怒的马歇尔赶到了凶杀现场。只见斯夫特倒在一棵大树下的草坪上,眼窝深陷,眼球已不知去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身上的血液也被吸得一干二净。是仇杀还是财杀?小镇上的居民都认识已经年逾6旬的斯夫特,他待人真诚,和蔼可亲,很受人尊敬,这样一位老人能有什么仇家呢?而且调查发现,斯夫特钱包里的200美金、手上的金戒指也完好无损,所以显然也不是财杀。这神秘的凶手没有留下任何对破案有帮助的线索。
   在马歇尔为凶手高超的犯罪手段迷惑不解时,默夫里斯伯勒镇又接连发生了几起凶案。让他略感欣慰的是,这几起凶案的死者不是人,而是牲畜。接连发生的几起凶案,和斯夫特的案件相似:牲畜体内的血液都被神秘地吸干了,它们的眼球、嘴唇,甚至生殖器官也都消失。根据几起凶案的共同点,马歇尔相信,这数起凶案是同一凶手所为。这也越发让他迷惑不解,假设斯夫特老人之死源于与凶手有仇,那这些牲畜的惨死又从何说起呢?
   凶手迟迟未能归案,原本平静的默夫里斯伯勒镇陷入了一片恐慌。针对斯夫特老人和牲畜怪异的死相,小镇上流传开了这样一种说法:默夫里斯伯勒镇出现了一种凶恶的吸血怪兽,它嗜血成性,有健壮的四肢,长着锋利的爪子,身体两侧生了一对翅膀,背上有一道隆起的刺,一半像狗,一半像鬼,以吸血为生,能发出一种奇怪的口哨声。在人们的描述里,这种怪兽来自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极其凶残。
   对于人们描述的吸血怪兽,马歇尔并不相信。尽管如此,他还是找来了相关资料。资料介绍道,几十年来,南美洲波多黎各流传着吸血怪物的故事,但始终没人在现实生活中亲眼见过这种吸血怪物。大多数人因此认为,吸血怪物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并不真的存在。然而1994年,这一故事却在波多黎各变成了现实,并引起了一片恐慌,原先一直流传在人们口头的吸血怪物出现在了这个国家的卡诺纳斯小镇,并猎杀了无数牲畜,将它们的血液吸干。
   难道世界上真有吸血怪物吗?资料上言之凿凿的介绍,再加上小镇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一时间让马歇尔的信念有些动摇。就在这时,法医对斯夫特老人的尸体解剖报告出来了。解剖报告称:斯夫特老人的真正死因是突发性心脏病,至此,人们流传的他死于吸血怪物之说被彻底地否决了。但解剖报告在披露老人的死因后,也留下了疑问:他消失的眼球去了哪里?是谁吸干了他的血液?
   尽管还有疑问,但为了安抚小镇居民的恐慌心理,马歇尔还是站出来否定了与吸血怪兽有关的传闻。但人们不仅没有因为他的说法而消除内心的恐慌,反而认为这是他无法抓到真凶的托词。此后在默夫里斯伯勒镇,与“吸血怪兽”有关的传闻越来越盛行,以至于小镇居民都不敢在白天单独去野外活动,晚上亦不敢走出家门。
   来自周围的怀疑让马歇尔很是苦恼,但他依旧坚信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吸血怪兽。如果吸血怪兽真像人们描述的那样,那么它在攻击人和牲畜后,肯定会留下凌乱齿印或者爪痕等,但事实上在已死的斯夫特老人和那些牲畜身上,并没有这些痕跡。至于死者的血液为什么会被吸干,一些器官为什么会莫名失踪,马歇尔相信一定另有原因。
   种种疑问,促使马歇尔决定深入调查与吸血怪兽有关的传闻。马歇尔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吸血怪物源起地波多黎各,他想探清过去发生在此地的与吸血怪物有关的案例中,究竟是否有人真正见过吸血怪物。他来到数千头牲畜离奇死亡的案例发生地卡诺瓦纳镇。该镇盛产山羊和绵羊,因此致死的牲畜多是山羊和绵羊。这些山羊和绵羊在死亡后,身体上的肉并未被吃掉,仅是血液被吸干,部分器官不知去向。随着调查的深入,马歇尔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多数死去的牲畜身体上有伤痕。
   卡诺瓦纳镇的人们对吸血怪物恨之入骨,却毫无办法。数十年来,并未有人真正见过吸血怪物的长相。社会上流传的吸血怪物的长相,仅源于人们对其行事的恶毒而进行的猜想。人们将吸血怪物取名“丘帕卡布拉”,意即“吸食山羊血的东西”。面对“吸血怪”丘帕卡布拉带给人们的巨大恐慌,官方不得不出面澄清,说吸血怪其实是人类已知的某种掠食动物。
   然而官方的说法很难让公众接受,于是大家纷纷组织起来捕猎吸血怪,但这一声势浩大的捕猎行动却一无所获。人们因此认为丘帕卡布拉肯定是邪恶的、超自然的存在,甚至有人猜测丘帕卡布拉是外星人,或者是出逃的外星宠物。由此丘帕卡布拉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马歇尔调查的卡诺瓦纳镇附近,生长着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马歇尔怀疑元凶就在林中,所以决定深入密林进行取证。由于担心惊扰了元凶,马歇尔只带了一名猎人做向导。据猎人说,这片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众多猛兽,因此进入密林时,他们都带着武器。但在幽暗的森林里搜寻了多日,马歇尔也未能见到人们所描述的吸血怪。他认为导致众多牲畜之死的元凶绝非什么吸血怪物,仅仅是一般的猛兽。然而在他准备打道回府时,意外发生了。
   那天,马歇尔走在猎人向导的后面,眼看着就要走出密林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异响。马歇尔警惕地回头,只见一条黑影瞬间便扑到了他的面前,将他一掌击昏在地……
   醒来的马歇尔发现自己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据猎人向导说,他当时听到身后有响动,慌乱之中朝天开了一枪。在他回头之时,见马歇尔倒在了地上,而袭击他的凶手早已不见了踪影。猎人向导坚信,能有如此快捷攻击速度的,一定是丘帕卡布拉。
   但马歇尔并不认同猎人的说法。带着伤回到美国后,他专门请教了动物学家。动物学家从马歇尔的伤口和那条黑影的攻击方式确定,攻击他的动物是一头熊。根据动物学家的分析,加上马歇尔的仔细回忆,认为攻击他的的确是一头黑熊。    在马歇尔的伤口还未痊愈时,从尼加拉瓜传来消息,有牧民捕杀了一只吸血怪兽。这个言之凿凿的消息令他兴奋不已,他立即动身前往事件发生地尼加拉瓜西部的马尔佩西洛镇。在镇上,马歇尔见到了声称捕杀到吸血怪的牧民塔拉韦拉。几天前,塔拉韦拉留了一只羊在院子里做诱饵。夜深人静时,听到异常响动的塔拉韦拉冲到院子里,对一只正在奔逃的怪物开了一枪,一枪就击中了怪物,夜色里传来了怪物绝望地尖叫,但它最终还是逃脱了。几天后,塔拉韦拉看到一只秃鹫在不远处的田野上空盘旋,草地上躺着一具骇人的尸体。
   这具被秃鹫严重破坏的尸体,很快被送到了位于莱昂的尼加拉瓜大学。科学家们将骨骼复原后,得出了令人失望的结论:这具所谓的丘帕卡布拉的尸体,其实是一具普通的狗的尸体。尽管未能得到吸血怪存在的真正答案,但牧民塔拉韦拉利用诱饵诱捕吸血怪丘帕卡布拉的方法,却给了马歇尔启示,他相信,即使这个世界上真有人们所说的吸血怪丘帕卡布拉,这种怪物也决不是人们描述的那样。他决定诱捕吸血怪。
   通过对以前发生的数千起案例进行总结,马歇尔发现,吸血怪丘帕卡布拉作案的地域一般地势都比较开阔。他找来一具牛的尸体,将其摆放在曾经发生数起牲畜被吸干血液事件的开阔地带;在牛的尸体旁边,马歇尔还安放了数个摄像头,期望它们能更全面地攝下吸血怪的样子;在距牛尸体上百米开外,他还架设了一个监视用的遮棚,防备那些可能跑过来吃这头牛的食腐动物。马歇尔全神贯注地待在遮棚里,极为紧张,脑子里一直想像着吸血怪究竟是什么样子。
   不久马歇尔就惊奇地发现,监控镜头里的牛尸体开始发生变化,慢慢地鼓胀起来。由于此时是炎热的夏季,马歇尔知道,牛的尸体暴露在外不到24小时,尸体就会胀得很厉害。随着观察的继续,牛的尸体也一直在膨胀。到了第二天早晨,鼓胀得圆圆的牛皮开始进裂。迸裂的牛皮以及强烈的腐臭,并未将著名食腐动物红头美洲鹫吸引来,却出乎预料地引来了数以万计的不速之客——丽蝇。
   这些丽蝇,对牛的尸体发动了疯狂的侵袭,它们毫不客气地吸食着尸体上的血。不到48小时,丽蝇们在牛的尸体上创造了奇迹:尸体的血液被吸得一干二净,牛的眼球和生殖器不知所踪……马歇尔施行的这项诱捕计划,给了那几千起动物和人被吸干血液的案例合理的解释:它们的血液是被丽蝇吸干的,并非什么吸血怪物。而那些牲畜在被吸干血液之前之所以死亡,则可能是遭到了其他猛兽的袭击,或因其他原因而死。
   那些离奇死亡的牲畜的眼睛、耳朵,甚至乳房等器官不知去向,留下的痕迹就像被动过手术一样,则更好解释了。丽蝇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喜欢把卵产在尸体一些柔软的部位,比如动物的眼睛、耳朵、鼻孔和生殖器官上。丽蝇幼虫破卵而出后,总是用口钩割下腐肉,并用唾液分解死去的组织。不一会儿,这些微型外科医生的本事就显露出来了,切割功夫不亚于手术刀或激光。
   答案不言而喻,吸干牲畜血液的吸血怪丘帕卡布拉,原来就是极不起眼的昆虫纲双翅目动物小丽蝇。马歇尔通过数年的调查取证,并最终用牛的尸体做诱饵,揭开了这一困惑人们多年的谜案。一度传得沸沸扬扬引起恐慌的吸血怪之说,在治安官马歇尔的努力下,最终走到了尽头。
其他文献
插图 Nath  因拖延而心情郁闷时,宜读《郁达夫日记》,包笑得打跌。  1927年6月9日,郁达夫写道,“明早可写五千字,晚上可写五千字,大约在三日之内,一定可把两万字的一篇小说做成。”6月13日,“午前苦欲执笔撰文,终究做不出来,没有法子,又只好上西湖去跑。”6月16日,“稿子还是做不出来,焦灼之至。”6月17日,“急了一天了,又做不出东西来。”6月29日,“这几天完全思路不清,头脑昏乱,所以
“紧急出口”“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如何逃离”串成了2009年陈文令大型个展的全部故事,展览呈现了一个来自非现实的真实世界,以一种荒诞的冷幽默方式把观众的欲望引向了对背后真相的追问。带着诸多疑问,本刊记者陈星(以下简称记)近日采访了中国当代艺术家陈文令(以下简称陈),展开了关于市场回报、艺术创作、未来发展的话题。    关于创作    记:展览的主题“紧急出口”和整个展场,以及作品之间构成的关系
美国品牌Amabrush 推出了一款自動牙刷,含住10秒就可以清洁牙齿。它采用 45 度角倾斜的巴氏刷毛设计,两边有3D排列的柔软刷毛。牙刷主体和刷毛采用磁吸设计,内置一个微型电机,产生频率为16666 Hz的声波。声波频率大小可以改变,从而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众筹中,售价为79欧(约合人民币613元)。
年长些的人慢慢会习惯了一个事实:老词突如其来就有了新涵义,比如 “燃”。这个与情绪无涉的词在被中国人使用数千年后忽然转了性。例子还有很多,这大概是二次元全面侵入日常生活下的某种常态。我们将发现 (或者承认),网络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信息,而是它吞天吐地的能量。古人抚今追昔嗟呀不已。网络翻云覆雨见天演这个,让喟叹都显得迂腐。  巨能带来的是作为时代主题的两个后果——无尽可能和与之对应的不确定感。后
大概是血热的缘故,很小时就想做一番大事业,至于这大事业该是怎样的面目,又由于无知加胆小,始终理不出头绪。于是,转作喜欢有大事业情结的男生。那年头我班有个男生,日日用小刀将志向刻在木头课桌上:20岁做校长,30岁做局长,40岁做部长,50岁做总理,刻到激动处,刨花四溅,入木三分。那年岁不知道有个词叫性感,就觉得他实在与众不同,痴呆呆地听他侃爱因斯坦的初级理论,真以为是他造的,佩服到五体投地,涎水横斜
我不认为一家公司大家都有股份是一件好事。企业就是追求利润的,然后促进社会整体的福利状况——比如社保、教育、医疗等,而不是去搞股权的平均分配,否则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用“产权清晰化”来表述“私有化”这个概念    人物周刊:郎咸平风波之后,国企的MBO(管理层购买)一度被叫停,目前的状况怎么样?追溯得远一点,国企的股份制改革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  吴晓波:1988年是个起点,从那时候开始了资本
是谁把丰富多样的艺术品罗列在一起?  是谁把各自为阵的画廊聚集在一起?  是谁把五湖四海的收藏家吸引到一起?  在有限的几天时间里,在某一个大都会里寻觅到一个场所,艺术博览会汇聚了大量的艺术资源,向世人展示、出售,与各方沟通、对话,上演着艺术市场里或大或小的风起云涌。  与画廊和艺术品拍卖行的历史相比,艺术博览会(如从德国科隆艺术博览会算起)只能算是小弟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沙龙,甚
图/受访者提供  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南京生活了七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爱吃鸭血粉丝汤,常带日本朋友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日本工作时期,他为NHK、东京电视台等机构拍摄纪录片。因为喜欢中国,他放弃了日本的拍摄工作,回到妻子故乡南京定居。他拥有了中国式家庭:与岳父岳母同住,他们帮忙照顾一子一女。他与妻子成立了一家公司,靠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等视频为生。  公司代表作《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已经播到第三季
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也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独特的创新。同时,还有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在教室这一特定场域的大集成。它把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通过唤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既要求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又要守住每一个日子;既要求下最平凡的苦工夫,又要有超越现实的伟大梦想。2009年8月,我卷入了海门市缔造完美教室行动之中。至今,我带着3
2007年11月13日,在上海宝山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之际,《熔点·上海国际当代金属雕刻展》同期举行,展览为期10天。    此次展览汇集了国内外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近20人的作品。他们送展的作品大都为3m左右﹑或者多件系列构成的适合室外空间展示的大型金属雕刻作品。这些作品不同于传统的户外纪念性和叙事性雕塑,不仅彰显了当代艺术家个性与技巧,同时许多作品体现了艺术与社会公众环境平等对话,相互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