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油墨的单骑生活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中人不认我,户外中人也不认我。所以,我是摄影中的户外人,户外中的摄影人。”见到记者,一脸油墨这样自嘲道。他的名片是典型的“驴友”名片,一张笑嘻嘻的大脸,让人有点忍俊不能。
  
  “老驴”的故事:幸福行走
  一脸油墨选择走出去是在成都。非典时,成都的一帮朋友建了一个叫幸福公社的论坛,没法走出去的油墨也就加入其中,来一场精神上的幸福行走。
  非典之后,油墨竟然成了幸福行走的组织者,这多少有点令他自己感到意外,因为以前他总是毫无目的出门,永远不知道出行之后会遇到什么。其实油墨生在南方原来在南京工作,本性率性而为的他有一天突然喜欢上了成都的独特魅力,于是二话没说,就融入了“天府之国”。
  在成都,他第一次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视野变得开阔,“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伴随着缺氧的感觉一同袭来。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感觉进入群山就像进入了魔阵,而随后的游走生活,更像是让他陷入了迷一样的生活方式中。那时虽然还没有太专业的出游装备,但享受着呼朋唤友一同出游的快乐日子让油墨过得有滋有味。对于他来说,冬天看到油菜花,夏天去爬雪山,宿营、农家乐、漂流,都是前所未有的体验。甚至于后来,如果哪一周不出去走走就觉得很难受。出游,原来是不想让自己憋得慌,后来,油墨发现,自己原来是想找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云卷云舒的山寨,可以是雪山谷地,可以是小桥流水,也可以是塞外风光,更可以是泸沽湖畔。
  直到有一天,北京的朋友招呼他,为什么不来北方瞧一瞧?油墨一想,也好,于是没有任何牵挂,他来到了北京——这个“驴友”云集的集散地。在北京,油墨再一次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不下百次的驴友活动让出游故事多到让人晕。记得那次出去,朋友们看到河对岸果树上挂着鲜艳欲滴的苹果,油墨便毅然跳入水中,游到对岸向老乡买了一筐,再把苹果挂到脖子上游回来。那一次,苹果很甜,很甜。两年之后,当他们再次走这条线路时,果园里的老乡仍在,只是老了不少。
  
  泸沽:缅怀艳遇
  在油墨的博客中,贴着一张有趣的照片,那是一张丽江的黑白片。照片中挂着三块小黑板,其中一块上写着“发呆,做梦,聊天,看书。”这几个词很对油黑的胃口,游走的乐趣,也许就藏在这几个词的后面。
  油墨最难忘的艳遇在泸沽湖。尽管去泸沽湖之前他已经做足了功课,什么攻略、指南,准备了一大堆,但现实却让他收获得更多。绕着泸沽湖走一圈是一种享受,油墨在这里享受到的比转圈更多。尽管是春节,泸湖湖畔仍能遇到全国各地的驴友们,此时,油墨遇到了“妙”。
  “妙”是一个对泸沽湖一见钟情的女子,她喜欢这弯湖水就要住在它身边。于是,她租了当地人的地方,盖起了一个小小的湖畔旅店。油墨遇上妙,两人就成了朋友。于是在里格半岛,油墨一住就是好些日子。在蓝蓝的湖水边晒太阳,油墨觉得那色彩美得好像有点不真实。沉醉,沉醉,不知归路。油墨心中想起的是齐秦的老歌“高山上的湖是情人的眼泪”。油墨说,在泸沽湖,你可以发呆,但不会很枯燥。春节的阳光,没有风,投射在碧绿的湖水中,你可以保持一种姿势,两个小时都不会累。蓝天白云,水天一色,宁静、遥远、圣洁。坐着摩梭人特制的独木舟,在湖中六岛间穿梭,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像是感受到天籁之音。
  妙带着油墨去摩梭人家里串门走亲戚。品着苏里玛酒、手拉手和摩梭人一起跳着甲搓体舞,那时,油墨觉得自己不是旅游者,已经融入了摩梭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西家留着喝酒,东家叫着串门,油墨好像变成了一个摩梭人。
  有一次,油墨在旅途遇到了一位北京女子,这位可谓是纯粹的驴友,因为她从不打车。油墨自嘲道,和她相比,自己只是“伪驴”一类——往往是火车换顺风汽车,再换拖拉机、马车,最后才是徒步进村。
  在泸沽湖,油墨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那个大嘴纳西族,比如那个走婚到泸沽的法国华侨。
  “我出游不是很有计划,如果房东的女儿很漂亮,我也许就会留下。”油墨笑着说。
  
  行走维持简单关系
  油墨的旅游理想是走到一个地方在那里生活,然后维持一种简单的关系。从大理的风花雪月到建水古镇,从温暖彝乡到格姆女神山,从元阳梯田到瓦屋山。油墨就这样一路走来。
  在打洛江边安静的边境小镇上,没有喧闹,没有多少游客,那棵20多米高独树成林的大榕树,像能与油墨对话一样。在符合油墨胃口寂静而又风光旖旎的地方,油墨遇到了总佛寺里的两个小和尚,走近佛的境界让油墨感悟到那好像很投缘的体悟。
  这种体验在胜村多依树普高哈尼老寨也有过。在那里唯一的一家“阳光客栈”里,油墨认识了店主人胡阿姨夫妇。这老两口的经历颇浪漫。他们从佛山退休后从爱摄影的儿子口中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寨子,一来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于是租了寨子里最适合看梯田的楼房开了这家客栈。站在客栈的楼顶,多依树气势磅礴的梯田在云海映衬下气象万千。元阳梯田的意境,只能住在这里体验,店主胡阿姨的选择正是油墨梦想的追求。
  如今,油墨的生活更为率性,闲暇时候的三五好友,去山沟里找找纯粹的绿色;抑或是京郊古庙、后海胡同;海边嬉水、沙滩扎营……每当周末,他自会背起背包上路,他的行走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
  一脸油墨用“行走和为行走工作”来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尽管现在,手头的商务比较多,但他认为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一旦你走出去,心态就会好,会走出狭隘,对赚钱也有利。
  在蓝岛国际的咖啡厅里,记者问油墨旅游的结局是什么?他笑着调侃道,也许像四川绵阳的山歌。对于油墨而言,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只是换个步伐前进。
  
  


  非典型话题
  一群从来或者很少玩自助游的人,策划了一个远足行动,相约在一起聚聚商量商量行动计划,果然如所料的那样,拿着厚厚一叠网上下载来的各种线路攻略、行程计划,为着一个月以后的计划在高谈阔论、争论不休,这样的场景或许很常见,我也有幸亲身经历了一次,想想也挺感动的。
  在行走论坛上发了一个行走川滇线计划的帖子,却引来让人哭笑不得的反响,先是一个打着自助游旗号实际上就是旅行团招揽生意的MM主动在QQ上搭讪,询问我春节有啥打算,是不是要去哪里哪里之类的,我一听就明白是咋回事,就赶紧让她打住,提醒她是不是找错人了,并特地强调我是一头驴,一头老驴,不会去参加什么旅行团或者跟着一群未必比我懂得多的人去走马灯似“耶”一声拍张留念照就奔向下一景点所谓的旅行行列的。不知道是我表述不清还是对方的阅读能力太差,对方还在跟我讲述他们的方式是怎么怎么的时候,我就果断地拉黑了,这才有了片刻清净。
  没隔多久我的MSN又蹦出添加好友提示,来的也是一个户外性质的网站,这厮连问好都省略了,就跟我说要合作,还问我有没有自己的网站,我就觉得今天很邪门,便去他备注里所标注的那个网站看了看,无非是那种提供旅游信息、机票预定、住宿安排,当然还有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所谓的攻略线路啥的,我就不明白我这个体跟这样的网站会有啥合作呢?对方倒也直接,坦言看了我的文章,知道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让大家聚集在一起,呵呵,听完这些,你猜我第一反应是啥?传销,对,就是传销!
  行走是快乐的, 用自己的方式去走吧!
  
  温暖彝乡
  有时候,归属感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跟你的血缘有关,也不是因为这里曾经跟你的生活有着什么密切联系。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或许会改变着你的将来,这种联系难免会让你对这个似乎很陌生的地方多了许多关注,渐渐地将自己与这个地方系于一种无形,从而让自己相信,这个地方就应该是属于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成都,比如我现在踏进的这个高原彝族小城——楚雄。
  在我的计划里,楚雄是这次川滇线行走的最后一站,设想在多日奔波后,可以在楚雄安心地休息几天然后踏上回京的路程,因为我知道,在这个高原小城里,不仅仅有温暖的阳光,还有比阳光更温暖的念想。
  相比起我对高原上蓝天白云阳光的贪婪,有种东西更能够左右我的脚步。在我的内心深处,这里始终是我的温柔之乡。有时候你可以寄望于一种藏在心底里的牵念来缓解内心的冲动,而你一旦去面对的时候,会产生瞬间的不真实感,只有当你张开双臂去拥抱着的时候,一切都是久远的延续,那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去享受这温情的时刻吧。
  当然还有火把节。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温暖能够让人尽情享受,我也相信生活在这里是有福的,在小城的东郊山坡上有着那么一座塔,它的名字叫:福塔!
其他文献
伍继延 湖南湘阴人,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湖南商会创始会长,全国湖南异地商会的推进者。商业上有所成就以后,他开始投身于各地湖南商会的建设。2002年底牵头成立异地湖南商会——重庆湖南商会。2007年促成了第一届湘商大会的召开,在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积极支持和广大湘商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湖南异地商会已经发展到60多家。    从全球经济中寻找湖南的位置  中国商人:今年初,我在长沙
期刊
“当我代表国家队参加亚太航模比赛时,看着蓝天上飞翔的飞机,我知道,自己的事业和兴趣一起起飞了!”说这话时,年轻的吉正坐在北京亚运村的航模俱乐部里,身后是庞大的航模飞机群。     航模让梦想“立体化”    初见吉正,他的年轻让记者吃了一惊。作为拥有一个庞大航模机群的主人,没想到,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坐在成堆的飞机中,听吉正讲自己玩航模的故事——噢,原来,这是一个年轻的“老航模”了。    从小
期刊
提起玄奘,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的故事,知晓的人却寥寥无己。找到了一千三百年前的锁阳古城遗址,就找到了玄奘大师九死一生的西行之路的始发地。  公元627年,一位名叫玄奘的僧人,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出发,开始了一段传奇的西行经历,他的目的地就是今天的印度一带,这位孤独的行者预计穿越108个国家,行程12000多公里。当年,
期刊
主持人:袁 鸣  嘉宾:中原集团董事长施永青  观察员: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信跃升  复旦大学教授李若山  麦肯锡全球副董事沙莎  他驰骋香港和内地的地产界差不多30年,被称为是地产界的教父级人物。就在不久前,他捐出了80%的身家约45亿港币,成立了慈善基金。       施永青,中原集团主席。出生于上海,4岁定居香港,19岁后从事教育工作8年;1978年开设中原地产代理公司;2001年成功收购香港
期刊
晋商在高潮中戛然而死,留给世人许多的浩叹!  晋商又在高调中“复兴”,在一场文化运动中“加冕”。我们看到的是文化搭台:《乔家大院》、《立秋》等剧目热播、热议;我们看到的是政府唱戏:新晋商联合会高规格成立、政府设立专项经费;我们看到的是民间狂欢:北京一个地方成立了四家晋商商会;我们看到了星火燎原:许多与晋商有关的活动四处开花……放眼山西乃至全国,耳闻目睹皆是“晋商”、“新晋商”。  古黄河的尧天舜日
期刊
在郭台铭的帮助下,《假如我能行走三天》首次与台湾读者见面,适逢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华人世界驰援四川震灾的历史时刻。  这是张云成用生命完成书稿时没有想到的。    李嘉诚发迹前是走街串巷的推销员,郭台铭当过小工,马云在杭州教过书。  现在设想他们同处一个背井离乡的家庭。  郭台铭不能去打工,马云上不了讲台,李嘉诚必须时刻照顾“两位小弟”的生活。一间小网店,是唯一经济来源。    三位传奇人物
期刊
主持人:  马斌  嘉宾阵容:  《环球企业家》董事总经理 陈 婷  中外运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 王新宇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季小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 朱利安  企业家团队:  如家连锁酒店CEO孙 坚  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总裁 何永智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   MaJoy的CEO 茅侃侃    第一份工作当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王新宇:我觉得最容易
期刊
只听一声猛烈的撞击声,身为经营者的郭泓意识到出事了,眼前一黑,便像进入了梦中。正如电影中的场景切换一样,年轻郭泓的商道生涯也被切换进了另一个轨道。    甜:初入商道 一帆风顺  悠悠地,郭泓好像做了一个梦,梦中她觉得自己躺在病床上,又好像是在水中游,不停地从下游向上游挥动着胳膊,向上,向上,向着光亮处游。就在此时,她醒了,睁眼一看,自己躺在车底下,于是大喊,仿佛是对人生不公的抗争。  “在那之前
期刊
侯耀晨先生是一位资深记者,他倾心研究区域经济国际化战略传播。面对“新晋商”这一概念与群体,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思维方式与观点。那就是,在全球商业背景下审视“新晋商”这个概念的时候,需要设立几个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的背景之下来探讨“新晋商”。他开列出来的四个参照系是:美国持续200多年的商业实践;犹太商人在全球各地的商业流浪史,尤其是犹太种族在纳粹的政策中陷于全球化绝灭危机中的商业奋斗;日本、韩国商人
期刊
如今,一次性餐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用品,由于它的成本低、投资小,成为很多创业者青睐的行业。  2004年,来自国家质监局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现有一次性食品餐具生产企业3700多家,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很小。全国80%左右的生产厂家投资额都在100万元以下,国内最大的一次性食品餐具生产企业投资额也不过三四千万元。  就在那一年,有个叫刘关清的人张嘴说了句震天动地的话:我要投资20亿兴建环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