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主流成长”到“主流选项”

来源 :Future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lig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学校是个大家庭。以世青学校为例,除了来自近40个国家的在校生之外,还有来自18个国家的近百位教师在此服务,而位于顺义的一些全外籍国际学校在校生和教师国籍甚至超过了70个。
  外教那些事儿
  我国传统教育领域的教师多为师范院校毕业,大部分都是“出了大学门就进中小学的门”,准入门槛极高。而国际教育的教职工则拥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外国大学只有教育学而无师范专业,笔者感觉教育学涵盖内容更宏观,而师范专业相对微观一些,具体到每个学科和怎样辅导学生及日常规范方面。
  相对科班出身的传统教育教师队伍,很多国际学校的教师都有多种行业工作经历,做过公务员或企业员工的老师居多。因为教师这个工种在西方世界不能算高薪岗位,所以很多人往往最终是出于对教师行业的热爱而选择了这个职业。
  


  尽管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但是由于职业生涯和生活阅历更丰富,很多全球游历的老师,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国际视角。近几年,由于欧美经济危机,很多北美和欧洲学校里工作的IB教师更期待受聘于亚洲的国际学校。在国际化大都市工作、高额的薪水、国际化的团队、以及IB教学经验对长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使得国际学校的教师稳定性更高。而那些没有教师资格,仅靠母语是英语就来中国混饭吃的所谓“外教”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随着国内国际学校引进外教的数量增多,教育部也提高了到中国就业的外国老师的准入门槛:必须具备五年教师工作经验,并对持有的教学资质进行了细分。客观地说国际学校的外国老师和公立学校的老师们一样敬业,只是教学方法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中也会产生文化冲突。
  国内名师授课讲究个人修为,在课堂上可以做完美的“表演”;而国际学校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老师的工作往往只是促进孩子学习。获得过全美最佳教师的雷夫老师曾经说过: “我在教室里很少说话,甚至连讲桌都没有,我只是在角落里站着,给孩子们更多说话的机会;我教育孩子要自我学习,这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中国家长认为上课就是应该听老师讲,认真记笔记。而不少留学生都曾经跟我说过国外大学教授的表现:大学教授根本不讲课,反而会说一些别的话题,更没有划重点的说法,期末考试复习更是需要自己来完成。这正说明了在国内接收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在国际学校就会面对这样的局面,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国际学校的老师在告诉学生为什么学习,而不是学什么。
  对于国际学校管理者来说,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是个艰巨的任务,也是重要工作。尽管中国学校提供的薪资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多数西方国家,但实践证明单纯靠提高薪水并不一定能吸引到更优秀的老师。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创始人声望、校园文化、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管理团队背景、学校的地理位置等方面都会影响一位专业教师的求职意向。每所学校的教师团队配备和运行架构都有差别,比如笔者就职的世青学校采取的是分科教学和班主任制度,而有的国际学校、双语学校采取的是导师制和全科老师方式。所以选择一家学校之时,对于学校的教学团队配备应该提前有所了解,切莫叶公好龙。
  实事求是的说,民办学校招聘师范专业大学生并不算轻松。曾经参加过北师大的校园招聘,接触过不少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首选的就业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北京户口和铁饭碗比高薪更吸引当下的年轻人。不过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同样出于对教育行业的热爱而放弃了500强的offer来做教师。包括我们国际学校的校友,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回母校做专业课老师。
  


  生源结构的嬗变
  从学生构成分析,传统国际学校的生源构成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驻华使馆和外企雇员子女比例在下降,海归子女比例增加迅猛。尽管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均为走读,但是由于海归人员子女,因只有外籍身份而在很多省份还是存在入学不便的问题,导致国际学校的华裔学生的多元地域性。不少家长参观了全外籍学校后都会有这种感慨:怎么都是东方面孔?确实很多全外籍学校的在校生也是亚裔同学占到了绝大多数,欧美裔、非洲裔生源锐减的原因比较复杂。
  每年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已经超过万人,这些海外出生的孩子再过几年会成为国际学校的新生。随着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国际学校对于生源身份认定变得日益复杂。面对复杂的生源构成,开放录取国内户籍学生的民办国际课程学校多数在招生环节采取无歧视招生原则,就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不论国籍仅以透明化测试为唯一录取依据。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上流传的有绿卡的孩子申请国际学校优先录取是属于外行的解读。
  我们相信再过2-3年,北京的民办国际学校会遍地开花。仅仅和笔者咨询和交流过的,计划在北京开设全日制民办学校的企业和基金已经超过10家。多数是有上市企业背景的专业团队,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的很多数据也是这些未来同行所提供的。显见,原本非主流的成长道路在小众家庭圈子里很快有望成为主流选项。
其他文献
南安普顿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862年由当地慈善家Hartley先生出资兴建的哈特利学院,后于1902年成为附属于伦敦大学的一所学院。1919年,更名为哈特利大学学院,1902-1952年期间,作为伦敦大学的一个学院颁发学位。  在1952年由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颁布许可成为正式的南安普顿大学,这也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皇在登基后为高校授予的第一个皇家特许状。获得学位授予权时,学校仅有不到1000名学生。
期刊
7月7日,记者在刷微信朋友圈时被奥克兰“天价”青椒震惊:一位在当地留学的朋友在朋友圈写道“青椒,你是疯了吗?”,配图为121.99纽币(约合600元人民币)一公斤的青椒。  随后,记者联系了这位在新西兰奥克兰读博士的马先生。马先生向记者表示:“这种青椒,奥克兰本身不自产而要靠进口,外加现在新西兰处于冬季,菜价相对也贵些。”  马先生说,之前青椒卖20-30纽币(约合100-150元人民币)一公斤,
期刊
当我们谈论关于父母如何不给孩子设置过多的成长“牢笼”的时候,似乎总喜欢给他们灌输一些所谓的关于家教的道理,这些道理句句在理,可是说教带来的负面效果已经不止一次的被现实印证。对于如何度量孩子成长空间这个问题,西方也在不断探索,而近日在美国大为流行的一个典型故事,让西方教育学者们颇受启发。  鱼缸法则  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大厅中摆放着一个鱼缸,这个鱼缸里面养了很多绚丽无比的小鱼,每一位到
期刊
拜占庭帝国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奢华的王室风格所呈现出的中古世纪艺术最经典的元素美轮美奂,引领着异域美学的华丽风尚与典范,与古拜占庭时代的辉煌遥相呼应。  拜占庭文化伊始  拜占庭,一個神秘的字眼,充满着魅惑的意味,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奢华的代名词。  拜占庭帝国(395年至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亦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
期刊
“现在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当一位好老师。”艾雯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从德国留学回来后,艾雯已经在山东一所985大学任职两年。因为这期间她“三观颠覆了一次又一次”,非常痛苦之下,她约见了本报记者。  艾雯告诉记者,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她的学生让她这个一直身处象牙塔的年轻教师感受到了原来社会“水这么深”,而从前她一直深信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一次次与现实的遭遇战后发生了动摇。 
期刊
导读  作为美国25所新常春藤(New Ivy)名校之一的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其名声早已享誉全球。我想很多人应该跟笔者一样,在没有真正走进这所名校之前,对于它的认识是笼统而粗略的。如今已在纽约大学学习和生活了一个学年,也终于对自己倾心的这所世界名校有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  纽约心脏地带的名校  纽约大学在2015年全美综合大学排名中位于32名。NYU不仅
期刊
正当国内不少家庭都在采购年货,喜气洋洋的迎接农历丙申新年到来之时,远在美国耶鲁的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尴尬遭遇,却引起了诸多中国学生的关注。这位在耶鲁攻读MBA的中国留学生因为差了0.5个学分而被学校勒令退学,而该学生在查看了老师对于试卷之后表示造成学分没达标是老师批改失误,同时他也承认文化差异和口语水平给他带来的困难,但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当他就此进行上诉的时候,耶鲁校方表示开除令已经
期刊
A photographer is launching a new book featuring 100 touching images showing the loving bond between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enormous dogs.  一位摄影师出版了一本新图集,包含了100幅感人的照片,这些照片展现了小孩子和他们的大狗狗之间爱的牵绊。  The s
期刊
澳大利亚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目的地,是公认的全球经济适应性最强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政局稳定、社会民主、政策透明,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令海外投资者对澳大利亚市场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澳洲房产吸引了众多世界财富人士的目光。与此同时,中国也掀起了一股赴澳投资置业的热潮。随着中国人海外置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外房产投资已经成为国内中产阶层的投资热点,其中澳洲房产更是备受国人青睐。这得益于澳大利亚强大的经
期刊
宾州加利福尼亚大学校园  近日,宾州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项目主管Elizabeth Bennellick女士应EducationUSA中国办公室的邀请到访北京,与中国学生和家长畅聊美国留学的择校与申请。  F=《出国》杂志 B=宾州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项目主管Elizabeth Bennellick女士  F:您在选学校和选专业方面对中国学生有哪些建议?  B:把留学当成宏观的项目,从选学校到选专业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