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酶解大豆7S、11S蛋白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活性肽搜寻与蛋白模拟水解系统"为工具,选择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大豆7S、11S蛋白进行模拟水解,得到不同水平的抗氧化肽肽段,以重均分子量为手段,评价理论模拟与实验水解的相关性;以还原力、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比较以上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模拟与实验水解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在比例以及重均分子量方面有显著相关性(P<0·01);四种酶解产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7S蛋白的碱性蛋白酶产物表现出最高的还原力和DPPH·清除能力(P<0·05)。
其他文献
采用由AOT(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异辛烷-KCl缓冲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联合酶解技术提取小麦胚芽蛋白。探索了酶与底物浓度比、时间、缓冲液pH、温度四个因素对蛋白质前萃
通过对三次采油技术适用标准的调研,结合江苏油田的特点制定出三次采油技术筛选标准,针对各项三次采油技术筛选出具体区块,同时对适合江苏油田的三次采油的主攻技术——聚合物驱
广泛分布于苏北盆地的隐蔽油气层具有层薄、岩性细、部分地层低孔低渗的特点,在测录井响应上表现出低幅度油层出现的随机性.细岩性、薄油层的低电阻率特征和低孔低渗油层的复杂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油气显示丰富,根据原油在物性、族组分、饱和烃分布、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特征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鱼卡型和红山型,两者具有不同的母源类型、成油环境和
铜庄断块为低渗透微裂缝油藏。针对其储层微裂缝发育,注入水单层、单向突进明显,水驱效率低等问题,开展化学调剖药剂配方的筛选及优化。实施后较好地调整了吸水剖面,油井见到较好
日前,由江苏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抽汲剪切液压防喷器”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0720036022.9)。
沙埝油田构造破碎、储层物性差、油藏类型多且含油带窄、产能低,注水开发暴露出许多矛盾。围绕沙埝窄条状中低渗油藏开展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方法与对策研究。研究表明,有针对
按照GB/T5009.124-2003方法,采用盐酸水解法对显脉旋复花根及茎叶的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显脉旋复花根及茎叶中所含氨基酸种类均为17种,总氨基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分别为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提取克氏原螯虾虾头酶解物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得到了10类85种化合物,其中酮类最多达
9月7日,全球业界人士翘首企盼的中国国际啤酒、饮料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China Brew&Beverage2010.CBB2010)经过两年精心细致的筹备,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现场气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