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事如歌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mi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经历有许多不同,留下的回味也不尽一致。军旅生涯已有40多年的我镌刻在记忆深处、令人最难以忘怀的事还是许多发生在士兵身上的平凡而又折射出崇高、感人的一则则故事。
  我是1963年底从苏北的一个小村参军来到黄海之滨的。这年冬天,天气似乎出奇的寒冷。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国民经济恢复期,被装发放少,衣服、鞋子不夠穿,粮食计划供应标准不高,部队生活很艰苦。由于训练强度大,我的鞋子、手套很快就磨破了,手脚也裂出了口子。此时,我的副班长吉宝旺的脚也冻坏了,走路时一颠一跛的。可他却把自己舍不得穿的新鞋送给我。晚上站岗时,他还特意送给我一副新手套。我心想,自己当兵运气真好,碰到了位热心肠的老兵。下到老兵连后,我才发现,许多老兵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有的用节约下来的津贴费给新兵买肥皂、牙膏,有的吃饭时先让新兵吃饱而自己宁愿饿肚子,有的替新战士站岗,有的找想家的新兵谈心、聊天等等。这些发生在老兵身上的点点滴滴平凡小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战友之间兄弟般的情谊。我毅然在心里发誓要像这些老兵那样当兵、做人!
  40多年前发生在老兵们身上的一些兵事坚定了我矢志不移跟党走、立志当一个好兵的信念。接下来,随着自己由士兵提升为干部,再往后成为将军的几十年军旅生涯中,我几乎常常与兵接触,与他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士兵身上发生的许多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令人终身难忘。就说1998年百年不遇的长江抗洪吧,当时,我作为集团军的领导,率领一个师在湖北嘉鱼执行抗洪任务。像许多抗洪大军一样,我们的士兵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奉献精神。而这支部队与其他部队面临境况所不同的是,就在他们出征抗洪前线时,接到了上级精简整编的命令。这个师几乎所有士兵都知晓抗洪任务结束之日就是自己解甲归田之时。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有参加抗洪的士兵没有一个发牢骚、讲怪话,更没有 个消极懈怠的。他们自发地组成“党员突击队”、“老兵突击班”、“青年突击队”,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连续经历了第四、五、六次特大洪峰的严峻考验,所负责的堤段没有出现丁点决口、溃堤。当出色地完成长江抗洪任务、还没有来得及开庆功表彰会时,这些可爱的士兵毅然服从精简整编的命令,征尘未洗就返回了故里。在士兵身上展现出的这种无怨无悔的青春风采和洒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上。瞬间,我觉得如果将人世间那些不该获取的功名利禄与这些可爱的士兵行为作个比较的话,真是显得太渺小、太逊色了。
  这些年来,几乎每年我都要下到基层指导老兵退伍工作。各个部队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和作风不尽相同,构成了各自部队的特色和风格。而我却发现,每个部队的老兵临退伍时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每个士兵,无论是自己当初从军时的梦想是否得以实现,无论军旅生活这几年是否当了骨干、入了党、立了功,无论个人还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要求,可一旦组织上决定他们退出现役时,都会将自己的“小九九”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如何珍惜军旅生涯的最后时光为连队作贡献,为自己即将脱下的这身绿军装再增色、添彩。这时,你步入营区内就会不经意地发现,他们有的在赶紧撰写带兵体会,有的心甘情愿地掏出津贴费为连队置办书籍和文体器材,有的在抓紧点滴时间与留队战友交心谈心……哪怕是明早就要登上返乡的列车,说什么今晚也要站最后一班岗、帮最后一次厨……这些发生在士兵身上的 些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琐事、小事,平凡中透出崇高。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和人生境界足以让人久久回味。作为一个带兵人,置身于这样的部队、这样一群士兵之中,你会觉得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更加崇高,肩上的担子更沉、更重。
其他文献
几年来,天津市军地双方紧紧依托军政军民团结的太好形势,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军地密切配合,有力地保证了军转安置质量。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大军地协调力度,扎实做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军转移交安置工作问题,采访了天津警备区政委任之通少将。  任之通政委说:今年是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军转安置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确保安置质量,事关这次调整改革的成败。作为省军区系统,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
期刊
西藏,地球上最独特的地理单元。  这里地势高亢、空气稀薄、严寒缺氧、环境恶劣、交通不变,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生命禁区”。  她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横跨南亚次大陆,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家接壤,是我国连接南亚、中亚的重要通道。  如果说,北京是祖国的中枢神经,那么,边疆就是祖国的神经末梢,如果说,内地的铁路是祖国的大动脉,那么边疆的道路就是祖国的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期刊
青藏高原历来被视作是男子汉的世界,但在青藏线上的某通信总站一连,却活跃着一群年轻的女兵。多年来,她们同男兵们一道,沐风霜雪雨,尽军人守土保国之责,为青藏线部队通信线路的畅通奉献着美好的青春年华。  1968年1月,春寒料峭的北京中南海,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亲笔签署了“6801”通信工程。总参通信兵的三个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建设大军,从林海雪原、江南水乡和塞外戈壁奔赴高原,奔赴被视为“生命禁区”的昆仑
期刊
和旭东相识,是因为他和他的一群战友是《天津日报》的铁杆通讯员,隔不上几天总要来一趟,或送新闻稿件,或聊聊天,谈谈部队的新人新事,说说军事新闻线索,于是大家就成了朋友。在相处中,我感觉到了张旭东的那股韧劲儿。这是他为人的一个重要性格。从军8年来,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儿,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各级嘉奖。最值得战友和朋友们骄傲的就是,张旭东是武警天津总队成立以来第一个
期刊
他任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政委三年有余,在干部战士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他说他是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抓部队建设的,没想到在干部战士中产生了共鸣……  三年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杨锋带领一班人连续三年让总站成為军区司令部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党委,去年又被评为“标兵单位”,他本人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还被评为优秀主官,今年“七一”他又被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他说,这是“人性化管理”带来的效应。   
期刊
沈阳军区某高炮团团长刘斌,绝对是一个硬朗、英武的标准军人形象,他谈古论今浮滔滔不绝,韬略兵书讲起来有板有眼,让人觉得他与其他军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处理问题直来直去的作风,在人情世故面前所表现出的孩子般的单纯,以及在训练场上时常让人下不来台的“较真”劲头、又让你觉得他这个团长有些另类。    去年三月的一天,集团军决定每个师抽一个团进行战斗力综合评估。是时春节刚刚过去,各项工作正在展开,可谓是千头万
期刊
在为人夫的第二年,我便拥有了可爱的女儿——  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未散去,女儿便让我和妻子经历了一场惊吓,那是女儿出生的第二天,她在吃奶时呛着了。看着女儿嘴和鼻子一起喷奶,我和妻子惊呆了,赶紧抱着女儿去了医院。女儿活泼好动,蹒跚学步时,掀翻了学步车,头撞到暖气片上,当医生为女儿缝合伤口时,虽然只有两针,可我的心却疼得要命。  去年9月份,我和妻子鼓足勇气,将只有6岁的女儿送到了学校。开学第一天,妻子便
期刊
★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人武部严格落实参训民兵的政治教育,通过科学拟制教育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确保了参训基干民兵每年集中教育不少于15天。同时,结合训练实际,进行小总结、小讲评、小动员,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民兵的训练热情。  (梁昌明)  ★连日来,山东省夏津县人武部针对当前出现的“煤、电、油”等资源的供求矛盾,教育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自身做起,养成勤
期刊
山东省有着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是兵员大省,也是军转安置大省,多年来接收转业干部数量一直高居全国之首。1975年以来,全省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24万余人。林廷生说,省委、省政府对军转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事关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  与以往相比,2004年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数量大,全省有7500多名军队干部转业,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二是师团职转业干部比例高,约占总数的1/5,三
期刊
评功评奖:战斗力生成加速器余彦隆  应该说评功评奖是个历史久远的活动  在各个时代,虽然评功评奖的形式、内容不同,但它所固有的本质精神却从未改变。这便是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提高罕队战斗力。  一次血火交进的战斗、一场泥里水里的抢险、一幕惊心动魄的演练……过后,为及时表彰先进,官兵们都要坐下来评功评奖。而每到半年、年终总结,进行评功评奖工作又是极其自然的事了。  评功评奖?好事啊!但要把好事办好,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