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行为 增强学习效率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nj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真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教师是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改革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采取学生喜欢、形成多样、轻负高效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有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开展学习,这样的学习就不会感到枯燥。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先请自己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为什么有些同学两次都要站起来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在这样有趣的情景中学生理解了有关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此外,也可运用迁移法、故事法、比较法等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差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得以发展
  
  在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既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比如,课堂提问要分层次进行,简单的问题、一般性的问题、较有难度的问题,分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针对性要强。在练习的设计等方面也要实施差异化教学,不搞一刀切。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有梯度,由易到难,作业形式多样化、童趣化等。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树立人本理念,认识“教”要服务于“学”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数学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改革者。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引领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其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科学合理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是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预设一定的教学环节,与学生一同学习,去发现数学问题,总结教与学的规律与方法,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存在。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有所变化,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从而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1. 重视生活应用,加强数学实践
  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2. 注重操作体验,增强思维能力
  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是不能让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次操作活动。二是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如四年级上册内容“确定位置”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活动感知、强化表象、抽象符号、深化理解、拓展应用。对应“第几列第几行”范写数对,学生跟着试写。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一组数对由两个数字组成,“列数在前,行数在后,中间逗号,两边括号”。用一组数对表示某某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第1列第3行、第4列第3行、第3列第4行;对比(4,3),(3,4)两数对,在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帮老师找数对表示为(6,2)位置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对,快速说出相应位置上同学的名字。还可用数对知识解决某建筑物的位置、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等实际生活问题。
  
  四、实施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要多用及时评价,有进步、表现好,想法有创意都值得教师及时表扬。特别要多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即使他有一点点亮点,也要表扬、鼓励。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表扬要求,表扬要因人因事而定,课堂总体表现好可奖给“数学课堂学习优秀表现奖”奖状;课堂上发言积极,可给予“数学课堂学习积极分子”奖状;课堂作业又快又对又清楚,可给予“数学作业优秀奖”奖状。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以教师评价为主,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等。
  1.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你说得很棒”、“说得很有道理”、“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把知和情有机地统一起来。
  2. 课堂总结中的评价
  教师不仅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地心与心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评价中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谈谈你的收获与感受,引导学生不只回顾这节课在知识层面的收获,也回顾在情感层面的收获。关注学生整节课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努力营造一个智慧、开心、人文的课堂氛围。
  3. 练习反馈中的评价
  在练习反馈中评价,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如果你们认为他说的对,就将掌声送给他。你做对了吗,向老师点头示意。对于他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通过生生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学会了评价自己。
  4. 学习考核中的评价
  开学初就应与全班同学一起制定数学学习考核机制,让学生一起参与考核办法的制定。主要采取星级评定的方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关心帮助同学学习、家庭学习情况、数学课外实践等方面,根据指标的达成情况分别授予五星级学生优秀,四星级学生良好,三星级学生合格,表现越好星级越高。开学初教师给每位学生同样数量的星,作为基本星,可开展教师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进行处罚,从基本星里扣除相应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兰溪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以往读书多半是从头读起,唯独这本书,我是先看结尾再看开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事情还得从头写起.
信息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一样是大学生的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信息素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包括现代人处理社会生活所
〔关键词〕 扫盲;宣传;教育机制;脱盲;良性循环;针对性;治贫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27—01  甘肃处于西北地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成人文盲率居高不下。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之前相比,甘肃省的文盲率由14.34%下降到8.69%,下降了5.65个百分点,这是10年来各类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但值得
近年来,省国土资源厅严格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认真审查行政许可申请,杜绝问题报件进入审批环节,严把报件质量关,“不予受理”项目从2015年度的515份降至2016年度的17
网络信息时代各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信息用户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论述了对大学生开展信息教育工
基于规则熔体理论和平衡反应基础,对连铸工序X80管线钢中碳化物、氮化物析出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Ti、Nb及Al的碳化物、氮化物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固液两相区,TiC0.005N0.995
本文通过人本管理与图书馆传统管理的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要素以及服务的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人本管理对现代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本文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用户自我服务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与传统服务相比,用户自我服务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用户自我服务的实现却有两个不容忽视的条件,且图书馆员在用户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刊资源建设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外刊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外刊资源建设应对的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