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激活灵感、激发兴趣、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结构、遣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能的培养,使他们能清晰表达事实、观点、情感和想象力,能主动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然而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布置写作任务——学生个人写作——教师批改——背诵范文”,教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既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没有传授写作方法,造成学生对英语写作逐渐失去兴趣,教师的教学动力和效率比较低下。为了逐步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入写作教学。什么是小组合作式写作法呢?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共同讨论、展示、 评价和修改的过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写作要领,提高写作水平。教育家李森说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
  小组合作式写作教学把写作活动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式写作教学能帮助各个层面的学生获得进步。合作式写作教学法一般将写作过程分四个阶段: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后写作阶段和后反思阶段。下面笔者将结合教材谈谈合作式写作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写前阶段
  写前阶段是写作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学习范文、教师指导、 搜集素材、撰写提纲等。
  1. 学习范文
  写作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范文,可以启发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范文要有针对性,应能激发学生思考,并为其构思文章的框架提供规范。
  如写人物作文时,笔者选取了这样一篇范文:
  I’m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father. (开门见山)
  Firstly, I’d like to tell you what he looks like. He has a round face, two big black eyes, a small mouth and two small ears. Though he isn’t handsome, in my eyes he is good enough. (外貌描写)
  I think he has a very good habit. He likes neither smoking nor drinking wine. He likes traveling, because he thinks it’s exciting to watch beautiful scenery. He likes watching TV as well, especially the news. So 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world. (着重描写喜好)
  Sometimes I don’t like him because he is a man with few words. He never says a word when we have dinner together. I always want to talk with him, but I have no chance to do so. As a result, 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what I enjoy. But he likes to serve me milk and so on. From this, I can still feel he cares about me. (突出性格)
  You see, he is such a father who loves me with his action instead of words.(结尾点题)
  2. 教师指导
  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教师宜多设置问题情景,尽最大可能使所写的东西有意义,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沟通信息和情感。
  如笔者在训练学生写My Summer Holiday时,给出了三个问题:
  (1) How did you spend your last summer holiday?
  (2) What’s your plan for this year’s holiday?
  (3) What’s your favorite summer holiday like?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自由大胆地表达见解。
  3. 搜集素材
  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针对某一主题获得尽可能多的素材。
  如在学习了九年级第六单元后,师生共同确定了作文主题“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笔者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列举各种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方的讨论结果如下:feel comfortable, help remember they are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s to studies, concentrate more on studies than on clothes,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to wear to school, save a lot of money and time , mak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good for playing sports ……这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方法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4. 撰写提纲
  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和要点,边构思边有层次地写出各段主题句,再根据主题句选材,构思支撑主题的内容,写出关键词及短语,为撰写初稿做准备。如在写“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时,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合作列出提纲:   (1) What causes pollution?
  (2) How to reduce?
  (3) What can we do?
  现选取其中一组提纲展示如下:
  Part1: In the last years, pollution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in our daily life.
  Part2: It’s our fault, so it’s our duty to reduce these pollution from now on.
  Part3: It’s time to make up our minds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二、写作阶段
  经过一系列写前活动后,学生开始写作初稿。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考虑文章开篇的交代句和结尾的点题句;然后,再添加支撑句,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把各个段落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一篇语义连贯,层次分明的初稿。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两个原则非常重要,一是从母语到目的语的思维训练,二是篇章逻辑结构的安排训练。
  1. 从母语到目的语的思维训练
  母语的思维习惯对英语写作影响很大。一般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循环式,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式。学生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容易离题,句子结构汉语思维痕迹明显。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总体把握,紧扣提纲,每个段落主题突出。其次要注意英语与汉语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和英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如“我用十元钱买了这本书”,英语中可用多种表达:I bought this book with ten yuan.或 I paid ten yuan for this book.等等。
  2. 篇章逻辑结构训练
  清晰的写作逻辑结构能使作者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让学生掌握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如 what’s more, one more thing, in other words和表示时间过程的连接性副词first ,second, after that, next, finally。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句子,还要揣度如何使这些句子相互衔接、过渡,从而有效成文。在英语写作中适当使用连接词,如:表并列:both…and, not only…but also…, either…or…;表转折:but, though, instead…;表因果:so, because of, in this way, as a result…;表目的:so that, in order that…;表结果:so…that…, such…that…;表顺序:first, second, then, at first, at last…;表对比: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表结论:in a word…可使句子衔接紧凑,文章流畅自然。
  三、后写作阶段
  后写作阶段是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思考,再升华,在不断反思和修改中真正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在后写作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项探索。
  1. 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修改方法。在自评与互评前,教师应给出修改评判标准。学生完成初稿后,应仔细重读一遍,看有无修改之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原稿进行再加工:(1)文章是否切题;(2)要点有无遗漏;(3)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各要点的条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4)有无主谓一致、人称一致、时态、语态、冠词及名词单复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5)有无句型、习语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错误;(6)有无单词拼写和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学生先自行批改、润色,然后四人成组,轮流互改,通过合作的形式弥补个体差异,达到有效批改。学生在互相批改过程中,采用在文章中标注特别记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下面展示一组学生对其中一名学生作文的批改范例:
  I think that we shouldn’t build zoos because they supposed to have their own free.
  △
  Although they can be taken good care of by people,they can’t run freely like the wilde animals. I think that animals are unhappy in zoos. Animals should allow to live in their own homes. And I feel that animals will sleep all day and become lazy if they stay in the zoos. At last, people have to stop building zoos.
  2. 写二稿
  在自评互评后,要求学生重写,因为只有重写才能使学生的评改意见有意义,学生才不至于失去对自评互评的热情与兴趣。而且重写本身就是对作文的一种提高。在这个环节,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要求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修改。有时也可打出范文,让学生欣赏后,再让小组集中修改或重写组内同学一篇文章。
  3. 教师批改、讲评
  在学生完成第二稿撰写后,教师应再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集中批改。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教师可以采用全批、抽改、轮改、面批等不同形式并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需要点拨的地方主要包括:(1)主题是否鲜明和突出;(2)词语运用是否得当,是否还有更贴切的词汇;(3)句子的长度或结构是否恰当,能否运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4)是否有效地使用了连接成分,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清晰;(5)语言是否地道、得体,是否有中国式的英语表达等。
  4. 师生交流
  针对作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教师可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另外,教师还应经常抽取部分学生让其讲述文章的大意,回答教师在评语中提出的问题,以督促学生养成更加认真、细致地思考教师评语和自己作文不完善之处的良好习惯。
  5. 定稿
  学生把从各方面得到的意见加以汇总,重新考虑修改以后,完成最终作品。
  6. 展示
  教师应注意及时表扬好的作文。笔者经常将高分作文的学生名单以“奥斯卡奖”形式呈现,同时还选取部分好的习作利用幻灯展示,或请作者在班上诵读自己的作文。
  四、反思阶段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利用成长记录袋帮助学生不断反思所写的初稿、二稿和最后的定稿。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学生对自身作文的反省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同时亦可呈现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的每一稿作文,也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写作上的进步和不足。
  实践证明,这种“重在过程,功在结果”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改变了写作课堂教学的沉闷,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得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析主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的运用。  一、什么是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一个教学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
期刊
工读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往往不听讲、不记笔记,无精打采,无学习兴趣,常常打瞌睡,还常常不做作业。刚从大学毕业时,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感觉很棘手,甚至是无奈。那时的课堂教学往往变成我的独脚戏,课后学生作业反馈也不理想,更不要说考试成绩了。如何激发工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参与到课堂来,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于是,笔者在这五年间做了一些探索,并总结了一
期刊
语文课程目标指出: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何让这种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空喊的口号上?我想,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最常用最有效的法宝。因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离不开练习。  练习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每天都在练。课前在练;课堂中在练;课后还在练。你能肯定学生真的喜欢练习吗?面对铺天盖地的练习,学生不会厌烦吗?  如何让练习真的成为学生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课堂练习要精
期刊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般课堂上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
期刊
对中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文化、技能水平,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将来的成才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最了解学生,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影响学生方面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在做个案时
期刊
当今教育,“提高课程领导力”、“提高课程执行力”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我以为,无论是课程领导力还是课程执行力,其真正落脚点应在教师团队课程素养的真正的发挥,即有赖于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如何。作为校长,如何率领自己的学校团队在课程管理、课程规划以及课程实施中推进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校长要实现有效的课程领导,就必须在理解和把握当前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善于把自己的理念和思考变成具体的引领和决策,
期刊
文本再构又称之为“独立语段”教学,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教师自身,又结合所教对象的情况,把所授内容通过文字形式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它形成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有着灵魂的文本语段。  上海新改版的牛津英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其中的故事教学内容,有的结合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展开,有的则依托一些鲜活的生活情景中发生的引
期刊
学生阅读的“空白点”,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所有未知的领域。在这里,我们着重是指产生阅读理解思维活动的知识储备、认知范围、认知能力等等,如一篇文章的社会背景、一篇文章的写作动机、一篇文章的潜在意象存在……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却因为思考不全面不深入等原因,对理解上存在不完整、不深刻的现象。而在阅读的“空白点”上,学生的阅读盲区可能相对较大,有时是凭已有知识
期刊
近几年,关于品牌的论坛、峰会,一浪接一浪……  号称品牌专家、品牌大师的高人、奇人,一茬接一茬地冒出来……  标榜为品牌秘籍的宏篇巨著,一部接一部出版……  企业更是言必“品牌”,仿佛不如此,不足以为一个现代企业……  品牌时代真的来了吗?  真的来了,毫无疑问!  但是,值得大大疑问的是:我们对于品牌的那种狂热,那種迷信,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理性。  长久以来,中国人太习惯于集体狂热!集体白痴! 
期刊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我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极大部分学生回答都在我预想之中,有个学生却这样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相邻两条边的夹角有关。”我顿感这就是难得精彩的教学生成。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认知结构、思维层次和学习状态各异,课堂教学进程中伴随灵动鲜活的生成有其必然性,然而即时生成的内容也有其偶然性。这种教学生成有时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