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美”原则小议黄中习对联英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黄中习编写的《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翻译例子,略谈了“三美”原则在黄中习英译对联中是如何再现的,并指出对联的翻译首先要做到“意美”,其次是“形美和音美”。
  关键词: “三美”原则 对联 英译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了解中国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传统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其在音形义上面的美学效应和独特的文化元素,中国对联也有着许多翻译价值。然而,目前中国对联翻译研究仍然落后于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对中国对联翻译实践或系统研究作品还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由黄中习编写的《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是对中国对联翻译研究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与其他书籍相比,这本书更加系统和全面。该书的第一部分,着重讲了中国对联的历史、分类、审美特征等;第二部分主要关于中国对联翻译的经验和策略,其中包括了150副由该书作者翻译的对联。因此,本篇论文主要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出发,分析该书中对联翻译的英译策略与技巧。
  二、“三美”原则在黄中习英译对联中的体现
  著名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在针对诗歌翻译时提出“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原则。对联的文字特点和语言习惯与诗歌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此标准也适用于对联的英译。由于英汉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系的不同,我们能否在将对联译成英文的同时并使其达到达意、表形、表音的三美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从三美原则出发,以黄中习编写的《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为对象,具体论述了“三美”原则在黄中习英译对联中是如何体现的。
  例1
  百业兴旺
  五谷丰登
  All dealings are booming right here.
  All crops are abundant over there.
  在此例中,原对联词性相对,对仗工整,言简意赅。首先,译者做到了“达意”,用booming和abundant分别表达“兴旺”和“丰登”,意义准确贴切,用两组副词right here和over there表达了一种由此及彼的广义概念,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对联中那种美好的祝福在译文中也得到了传递。于是,“意美”得到了展现。然后,由于英语缺乏仄声和平声,因此中国对联的“音美”效应无法在翻译中得到直接体现,译者用发音很相近的here和there一组词对应了原文中的仄声“旺”和平声“登”,体现了“音美”效应,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得译文读起来更加自然顺畅。至于两句译文的语法结构都是典型的对称和平行结构:“名词主语 谓语系动词 表语形容词 状语副词”。平行结构能够把一些相似元素有逻辑性地连接起来,因此平行结构在英语中经常被运用。这样,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中国对联的“形美”也基本得到了再现。总之,该对联的翻译基本上成功地再现了“三美”原则。
  例2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 distant journey tests a horse’s might;A long kenning reveals a man’s true mind.
  在该例中,原文上下联各有5个汉字,语法结构简洁。译文中,首先,译者选用了最简洁的单词再现了原对联的基本意义。马力,即马的力气,人心,即将人的真正想法都基本译出。其次,译者选用的单词might和mind有着相同的元音/ai/,在一定程度上,读起来比较押韵,体现了“音美”原则。最后,译文的结构对称工整有序,A distant journey对应A long kenning,tests对应reveals,a horse’s might对应a man’s true mind。
  例3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The worth of many things seems small;The study of books transcends them all.
  在该例中,关于原文对联意义的表达,译者采用了先把原语通俗化的做法翻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意思就是很多事情跟读书相比,价值就变得微不足道。译者的翻译直取原对联的核心意思,small和all形成强烈的意义对比,做到了“意美”。此外,原文上下联形式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对仗,在翻译时,译者却巧妙地把原文中暗含的对仗译了出来,The worth of many things对应The study of books,seems small对应transcends them all,并且在结尾处,small和all的对应,形成了一对音律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中国对联的音律美。
  例4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Business is thriving,reaching out to five continents of the world;Revenues are accruing,pouring in from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在此例中,首先是意义的表达,译者的处理很到位,采取了意译的策略,“四海”和“三江”并非指的是该词语的指称意义,而是指的该词的蕴含意义“任何地方”。于是译者分别翻译成five continents of the world和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译文没有对应原文中的数字,但意义表达绝对到位,做到了“意美”。我认为,唯一美中不足的一处,即“财源”的翻译有失偏颇,revenue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原对联是说个人的收入很丰盛,建议改为profit。而“形美”,译者分别用了两个伴随状语从句表达“生意兴隆”和“财源茂盛”的状态,形式对应工整,“形美”也得到了完美体现。
  例5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Hearing fire-crackers from a distance,one knows the year is here changing;
  Seeing the plum blossoms by chance,one feels spring is near drawing.
  在该例中,原文又是对仗极其工整的一副对联。“遥闻”对“偶见”,“爆竹”对“梅花”,“知”对“觉”,“更岁”对“已春”。在译文中,译者采用了典型的直译策略,将句内语言单位逐项对换,形式对仗工整,Hearing对Seeing,fire-crackers对the plum blossoms,from a distance对by chance,knows对feels基本做到了“形美”。Here changing对near drawing译者也做到了音律美。
  三、结语
  中国对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现,其英译自然有一定的难度。主要难在其一,对联语言简洁,对仗工整,由于英汉语言体系的巨大差异,很难做到绝对的形式对应和音律美。其二,对联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传递这种艺术意境是译者需要重点思考的地方。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影响巨大,但在对联的翻译中,许渊冲的“三美”原则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结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对联的翻译首先要做到“意美”,其次是“形美和音美”。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2.
  [4]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电脑有硬件和软件之分,一个班集体要正常良好地运转,也应该具备这两部分。下面说说自己的体验。
摘 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期。本文针对这期间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阐述班主任应成为心理医生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医生 心理 学习 生活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
猪链球菌病是当今世界养猪业的主要细菌传染病之一。最普遍的致病性血清型是2型,能引起猪的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肺炎等,感染人类会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
摘 要: 小班幼儿进入集体生活会显现出许多不适应情况,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成人的依赖性过强。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进行了分析,并从鼓励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提高自理能力;尊重幼儿,给幼儿创设独立自主的机会;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家园共育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小班幼儿独立性的办法。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培养独立性 三个方面    独立性是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个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得到繁
摘 要: 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环境污染,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探索环境污染的原因,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用绘画广告的方式规范日常行为,利用各个教学领域使幼儿认识巩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时纠正身边的不良行为,巩固幼儿的环保知识,让每一个人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关键词: 幼儿 环境保护 环保教育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提供着生存的资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新课程实施中,围绕新课改,化学教师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使学生学习以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化学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事件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某些班级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佩戴。这所学校在2008年被确定为当地改革试点单位,“绿领巾”的做法是该校
“用教材教”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使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实现课程资源的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顺利进入小学接受新教育,也就是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小学入口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幼教与小教两层皮”的矛盾非常突出。为什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呢?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认清幼小教育的各自特点  幼儿教
摘 要: 教师培训需求是培训规划的依据。调查发现小学教师的主要培训动机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最多的是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据此“国培计划”的培训可以采取培训专家组先倾听学员反映实际教学中的困惑和学生实际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提供培训项目和内容,以期真正使参加培训的小学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培训需求 “国培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