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的“碳视角”:科学问题与研究框架

来源 :电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在我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该文首先分析了从“电视角”到“碳视角”下电力学科研究体系的转变趋势,并对当前“碳视角”下的电力系统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基于“碳视角”下的电力系统研究路径,从电力系统全环节碳排放计量和“战略-技术-市场”协同低碳化解决方案2个方面,分析了电力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碳计量与碳追踪、碳规划与碳轨迹、碳减排与碳优化、碳市场与碳交易4个方面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碳视角”的研究框架,并对关键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行稳致远发展的新动能。将数字经济纳入全球价值链(GVC)分析框架,从广度和高度双重维度刻画GVC升级特征,阐述数字经济影响GVC升级的理论机理,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的总体影响、行业异质性影响及技术与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GVC各环节的空间布局与价值分配,通过发挥网络连接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值创造效应影响一国及其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线下教研正逐渐向在线教研发展,并已形成四种在线教研模式:网络名师工作室模式、基于视频直播教研模式、网络集体备课模式和精准教研模式。在技术支持方面,目前也已出现了相对成熟且各具特色的平台和工具。根据在线教研的特点以及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本文从探索多元化在线教研模式、以实践问题为导向设计和组织在线教研活动、加强支持与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在线教研的可持
随着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行业既有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创新发展、不断超越、抢占先机。本课题将结合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部署,以电力行业A企业为例,对A企业自身水平与能力的进行全面分析,助力企业进一步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迈进。
随着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终端设备的大面积接入是大势所趋,同时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也对配电网架构形成冲击。首先研究未来配电网的分布式形态,提出了能在集中式和分布式形态间进行转换的配电网设想,并给出了分布式单元评估和划分方法。接着研究了柔性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配电网规划。最后用算例的形式检验了本文的设想。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利用率较低,若用于清洁取暖,有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完善城市清洁供热体系。本文详细分析了工业余热的载体形式、清洁取暖技术以及余热利用的综合能效分析,并通过螺杆式空压机组的余热回收,分析了清洁取暖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工业余热主要以烟气、蒸汽冷凝水以及机械设备冷却等载热形式存在,可以通过高效换热器和热泵等技术用于清洁取暖,从而提高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以配置4台250kW螺杆式空
共享经济在当今社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共享汽车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共享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多元化的O2O营销策略,分析共享汽车行业的现状,从已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多元O2O的营销理论,并分析多元O2O营销策略在共享汽车行业的优势与劣势,解决行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策略。马科斯·费尔逊认为
期刊
根据河北省城市供热发展现状,对未来的用热面积、负荷进行预测,全省城市供热可提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0.463亿t。分析碳达峰后二氧化碳减排趋势,指出应通过调整热源结构,实现更大幅度的减排。对河北省各类热源供热潜力进行测算,制定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未来河北省城市供热能源消费结构中仍需保留化石能源,其占比将维持在30%。通过对河北省城市供热实现双碳目标的分析得出一些启示,为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