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识记下列词语
  逶迤 磅礴 皑皑 蜷起 愠怒 惶惑 蔫巴 抽噎 泥泞 猝然 愕然 篝火
  蓦地 蹊跷 山坳 募集 寥落 矫健 凋谢 贫瘠 瞭望 藩篱 懵懂 绵亘
  万水千山 调虎离山 用兵如神 千锤百炼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万籁俱寂
  踉踉跄跄 围追堵截 风烛残年 得意门生 据理力争 无言以对 壁垒森严
  安居乐业 镜花水月 灰飞烟灭 无与伦比 故弄玄虚 民怨沸腾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 万水千山:形容山水很多或者路途遥远而艰难。
  2.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3.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4.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5. 花天酒地:比喻生活十分糜烂。
  6. 万籁俱寂:形容一片寂静。
  7.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
  8.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觉得高深莫测。
  9.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
  2.《老山界》的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
  3.《草》的作者是现代作家王愿坚。
  4.《枣核》的作者是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5.《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6.《春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后代尊称为“诗圣”。
  7.《泊秦淮》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时称“小杜”,以区别于杜甫。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作者是陆游,号放翁,宋朝著名爱国主义诗人。
  9.《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南宋忠臣,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10.《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
  四、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2)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
  2.词类活用
  齐人固善盗乎(“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善于,擅长)
  3.古今异义
  (1)楚王闻之
  古义:听说;今义:用鼻子嗅
  (2)左右对曰
  古义:近旁的人;今义:指左右方位
  (3)王曰,何坐?
  古义:犯罪;今义:坐立
  (4)齐人固善盗乎?
  古义:本来;今义:坚固
  (5)其实味不同
  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事实上
  (6)所以然者何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中的结果
  (7)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辱;今义:生病,疾病
  4.重要虚词
  (1)之
  ①楚王闻之(代词,代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一消息)
  ②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的)
  ③吾欲辱之(代词,代晏子)
  ④婴闻之(代词,代这样的事)
  ⑤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助词,的)
  (2)其
  ①为其来也(代词,代指晏子)
  ②其实味不同(代词,代指它们的)
  (3)于
  ①生于淮北则为枳(介词,在)
  ②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介词,在)
  (4)也
  ①齐之习辞者也(助词,表判断语气,不译)
  ②何以也(助词,表疑问语气,呢)
  ③为其来也(助词,表停顿)
  (5)为
  ①为其来也(相当于“于”)
  ②何为者也(做)
  (6)以
  何以也(介词,用)
其他文献
提起地球的自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但如果让人们对此作出证明,或许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对于人类初次作出的对地球自转的证明来讲,曾发生过下面一个故事。  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他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他
关键词 华师版,人教版,志愿军过江照片,志愿军战歌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0)07—0059—0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照片(图1),经常被一些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报刊或网站引用。但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