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懂文章是产生独特感悟的前提。一篇课文,总存在“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写”等问题。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真正学会读懂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读懂一篇文章,逐步培养其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审清文章题意,激发阅读兴趣
  题目是文章传递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读文先读题,这是一般的阅读规律。大多数文章的标题起到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情感倾向等作用。总而言之,文章的标题凝聚着作者的才思。因此,每学一篇课文,笔者常常从课题入手,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通过题目推想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笔者先板书文章标题,让学生读题,找出重点词语“毁灭”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并推想: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是怎样“毁灭”的?从而十分自然地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这也有利于学生直接抓住文章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感知文章内容,了解“写什么”
  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初读是读懂课文的第一环节,承担着读准课文、读通课文和初步感知课文的任务,为下一步的重点研读乃至全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见,“初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初读也是如此,要有层次、有目的。初读时,笔者通常让学生分四步读课文。
  第一步,轻声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这一步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对文本有初步的印象。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目标越简单,越有利于学生专心读书。
  第二步,再把课文读一遍,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要回读,直到读通为止。(2)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按注音读准确。没带注音的字自查字典,也可以与同桌讨论。(3)在不太理解的词语下画横线,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这一步的目的是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具体、明确的读书要求,利于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把字、词教学穿插进去。
  第三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或认为自己读得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也可以采取指名读的方式。这一步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这种以展示的形式进行的检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步,默读课文,让学生看看自己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这一步的目的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文的中心句去把握,可以从课文后的练习内容去把握,可以从各段的意思去把握,还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去把握。如《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就可以从题目入手去把握课文大意:“谁和谁赛跑?”“为什么赛跑?”“怎样赛跑?”“结果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初步的认识,对课文有一个大致印象,那么进一步理解课文就有基础了。
  三、细读:理清文章脉络,探讨“怎样写”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要整体把握教材就得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读懂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实现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笔者通常用抓重点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课文《掌声》时,笔者将文中的关键语句“说也奇怪,从那次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出示给学生,并提问:“那次”指的是哪次?小英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又变成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大家都明白了:是掌声让小英从一个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此时,笔者见机板书:忧郁自卑—掌声—开朗活泼。从而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有的文章,可按文章的总分关系的结构分段,如《桂林山水》是“总—分—总”结构,其中分述了两个方面——水和山,这样就可以分为三段或四段。
  四、精读:体会文章中心,理解“为什么写”
  作者写文章,都有一个写作目的,即通过一定的材料来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一个道理,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启迪,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领会了中心思想,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地说出来,有的暗含在文章之中。那么,如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阅读时,切实地走入文本,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除此之外,笔者通常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从关键词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其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抓住一“暖”一“寒”,可以感受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和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二)从中心句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中心句常常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其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文章的总起句,如《桂林山水》的开头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有的是议论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最后一句:“伯父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抓住这些中心句,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其含义,便可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再见了,亲人》一文有这样一段:“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動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从小金花的动作“脚一跺”“嘴角抽动”,可以体会小金花极其悲痛和愤怒的心情;从“狠狠地”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又可以看出小金花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五、品读:咀嚼文章语言,加强感悟与积累
  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字斟句酌。阅读文章,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语言的意图、意义和韵味,把握语脉,学习和积累语言经验。笔者常常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替换来进行咬文嚼字。课文中有许多精妙传神的语词,学生似懂非懂,不明白作者用这个词好在哪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此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品评、赏析。如《老人与海鸥》一文写道:“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这句中的“扑”就是一例。怎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扑”字用得好呢?教学时,笔者将“扑”字换成“飞”“扇”“掠”字,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悟出“扑”字用得多么准确传神。一个“扑”字不仅写出了海鸥们在“我们”要拿走老人遗像时的着急,也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不舍,它们是多么怕再也看不到老人啊!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与揣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达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教学效果。这样咀嚼语言,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学的目标,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文章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只要教师有的放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就能引导学生真正读懂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据报道,全球多个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在巨额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注入下,稀土生产项目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美国钼公司(Molycorp)以及澳大利亚莱纳公司的人型项目年内即将投产.rn
电力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其健康、稳定发展,面对全新的行业形势,我们需要提高对于税务筹划工作的关注,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革新管理和工作技巧,进而促进电
文章基于研究及工作实践背景下,首先就电路企业成本管理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随后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战略管理能够通过企业所处环境以及内部运营情况帮助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并促进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对战略管理在中美合作创新和发展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促进中美双方在合作过
“图像时代”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为建构一个话语而有意或无意无视其他文化现象作为代价的,这种话语建构方式不仅没有扩展文艺学的话语空间,相反会压缩文艺学的空间。通过对“
当前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均在不断的增多,基于防护的需求,危险废弃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尤为重要,考虑到危险废弃物的风险性和危害性等,本文将对安全填埋场
近年来,为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工作中,各级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村庄围绕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进行了系统规范
从前在东北姥姥家过年的时候,饺子里总要放个铜钱儿、栗子什么的,吃到的人据说那一年都有好彩头.不过后来听说有小孩子吃到铜钱会卡住喉咙,就不放了.母亲娘家是山东人,我姥爷
邺南城倪辛庄窑址是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经调查新发现的陶瓷窑址.该窑址位于邺南城宫城东墙外约200米,地表可见大量红烧土、草木灰、窑砖、窑具及陶瓷器残片等,分布范围约
“优秀豫籍来京务工人员”周建说,要以高尚的文化生活和道德情操来转移民工的性饥渴;要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建筑工地附近开设夫妻房;还可以给民工探亲假,以解民工分居两地的相思之苦。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需要……夫妻生活既属于生理需求的部分,也有部分内容属于“归属与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