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荒原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照片上来看,乔治·爱略特是个长相极为平凡,甚至有点丑陋的女人。她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向自己的偶像赫伯特·斯宾赛(HERBERT SPENCER)①示爱,结果因相貌遭到拒绝,据说对方还发表文章暗示她的容颜不堪。实际上,斯宾赛很欣赏乔治·爱略特的才华,两个人一直保持着不深不浅的友谊关系。丑是丑,可是这个女人竟然可以在文学排行榜上与狄更斯并肩而且毫不逊色,可见其才华和对19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
  
  曾几何时,所有高中孩子手里的外国经典名著的单子上永远都能看到那本《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虽然书名完全没有给我们任何暗示这本书是一部伟大的女性赞歌,但是所有研究《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专家都用“道德观”、“女性意识”、“社会力量均衡论调和女性主义意识”、“通过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消灭性别歧视”这些灿烂得晃眼的形容词汇来总结爱略特的先知先觉。
  在乔治爱略特②去世近百年之后,她的一部著作依然被北大的博士生讨论,依然被黑白双方当成中心论题,依然再版,依然鲜活地活跃在文坛的世界却并不是那个磨坊,而是另一本散文集《荒原》。她并不是一个地质学家也对生物完全不感兴趣,在她的文字中,荒原指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是文学上的贫瘠和知识上的匮乏。乔治·爱略特对宗教的狂热贯穿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包括刚刚提到的磨坊,而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荒原》。荒原中贯穿“寻找圣杯”和“死而复生”两个故事原型。圣杯是基督被钉十字架时候盛血所用。寻找圣杯的故事在英国中世纪传奇《亚瑟王之死》中就有,其寻找的模式历代相传。死而复生的故事当来自远古的埃及,相传埃及的奥西里斯神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死而复活的过程,以表征大地的冬去春来。寻找圣杯和死而复生的故事,都牵涉到生死之重大问题,延及所谓文明衰落、繁荣之代际变化。19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民主化和工业化改造的完成阶段,理性和科学的胜利给古老的国家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机,宗教的地位面临颠覆而未被颠覆。人们在变迁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信仰的领导,似乎所有人都开始混乱开始放纵。文学创作也遇到严重的断层问题,维多利亚时代以前严谨的文风散淡,流窜开来的是虚浮华丽的文笔。繁荣幸福的背后躲藏的是人们空虚的灵魂和荒芜的大脑。
  这样的视角不得不让人佩服,她似乎是站在云端俯瞰整个世界,向人类的未来要答案,而不是文字工作者通常情况下爱表现的期艾艾,或者一个女性作者常感叹的爱恨情仇。时针转到21世纪,我们不是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么?而且这个问题更严重了,因为乔治爱略特式的声音更微弱了。报刊媒体已经非热闹不扎,非丑闻不报,超女和露点是人们每天的信息功课。旧的文化已经消亡,新的信念尚未形成,真空时段来临了,晃荡在精神荒原上的我们好像谁也不饥渴,安之若素。像那句网络名言说的一样“吐啊吐啊就习惯了”,精神领域上“荒芜啊荒芜啊也不觉得怎么着了。”
  很多人看不懂《荒原》的文字,即使有赵萝蕤的中文翻译作为辅导,很多英文专业的学生也还是读不懂。因为其中引经据典处太多,几乎“句句为营”,不少人因此指责她掉书袋。但是实际上爱略特的诗歌创作深受玄学派影响,爱略特认为从17世纪中期就开始英国诗歌中的“感受力涣散”(dissociation of sensibility始于波德莱尔③的作品), 认为玄学派以后的诗人背离了伊丽莎白晚期以来的诗歌传统,它们“感受力统一”、“把概念变成感觉”、“把观感所及变成思想状态”。加上才女之才也必须表现在丰富和融合上,所以文章艰涩属于正常现象。
  《荒原》中的爱略特像一个妙手的裁缝,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一段段奇妙的叙述和深邃博大的感慨穿连,留给了我们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新娘:Tanya  新郎:老P    缘起    那几天我很兴奋,我收到老P发送给我的匿名邮件是在365天前的中午。我还记得当我读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时心脏暂停的感觉。所以,在我们认识后的第30天,我就决定在我们认识一周年的时候,嫁给他。  婚礼前一个月,我们为宣告这次“P
天色黄昏,一棵好似已上了年纪的参天大树,孤独地矗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有气无力的藤条缠绕在粗壮的充盈着岁月痕迹的枝条上,一切显得那么宁静。  忽然,在万籁俱寂的田野上,大树枝条上的树叶轻轻摇曳,“沙沙”作响。一阵翅膀扑腾的声音传入了马致远的耳畔,抬头一望,原来是几只乌鸦归巢,栖息在了枝头。此情此景,让马致远的心头微微一颤,心想,连乌鸦都有自己的归宿,我却……随之迎来的,是凄凉之情。  汩汩的小溪流“哗
一  2012年春,南方天亮得早,我趴在小木屋窗台上眺望远处的景象,有雾,有鸟,褐色的田野铺张过来将我吞没。  篱笆上有露水,没有阳光的清晨,阴沉的天空下白雾遮住了远处的山野。黑猫来到屋前的草地上,嗅嗅挂满露水的青草,张嘴去咬叶子,露珠洒到它身上,它轻轻一晃,露珠便顺着它光滑的皮毛落到地上了。它穿过篱笆跳到石板路上,又钻进石板路另一边的草丛。  草丛后面是条小泥路,然后就是赤河了,河水很浅,河中有
2006年新引力:格聂神山是南康巴地区的核心所在。相对于稻城亚丁的“走红”,这片土地殊胜仙境,撩开其绝美至真的面纱窥视一角,就没有理由不相信,这块现今仍藏于深山的璞玉将被世人认识、热爱、瞩目、神往。  格聂峰是南康巴地区的第一高峰,如果你畅游了贡嘎山和四姑娘山,这里就是四川最后的神奇之地。  著名的高山有6204米的格聂神山、喀麦隆神山、肖扎山,这些高山都是闻名的藏地神山。    文化看点    
夏天的夜晚,我总是喜欢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抬头仰望星空。星光璀璨,风儿轻轻。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我就这样坐在石凳上,享受着夏夜的清爽,倾听着一池蛙叫,一片虫鸣,遥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看着月圆月缺。  每当夜晚,抬头看着天空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我数啊数,却怎么也数不清。那点点繁星一闪一闪的,多么像一眨一眨的眼睛啊!这小眼睛眨呀眨,似乎在好奇地寻找着什么,又像是在观看着夜风中的我们。  “青石板,板石
此喜儿,非杨白劳之女,实乃东篱老妪之子也。喜儿家不富人不帅可个子有点高,难为他娘在单位需仰视领导回家跟他搭个腔还得仰视他。喜儿因生性幽默风趣搞怪极富喜感,常令更年期的老妪笑得捧腹不已。在这“亚历山大”的工作与生活中,喜儿是上苍送老妪最灿烂最温暖的一抹阳光。  别家的孩子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喜儿也喜欢吹拉谈唱。  喜儿吹的不是笛子,他吹的是“牛”。这不,他又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吹”开了。老
如果我死了 就是死了  不会在某个夜半  再次临近你的床前  月光袭入 如何清冷  也不再掖你的被角  如果我死了 就是死了  你在厨房叫我给你递盘子  我也不会回应  刀切下去的声音  就只有刀切下去的声音  水龙头滴水  滴穿整个夜晚我也不再修理  地上不会再有臭袜子  洗脚再睡 你脱口而出  才发现我没回来  你会慢慢习惯的  如果我死了 就是死了  躯壳还给了泥土  呼吸 还给了天空  天
不谙世事的童年,曾有过不少不该有的乐趣:包谷地里捉迷藏,冲断了不少玉米杆杆;禾田里捉鲫鱼,踩坏了不少稻米蔸蔸。而相邀河边看大水,更是要兴奋好一阵子的,至今不能忘怀。  老家大瑶山沟沟,每到春夏之交,就常会乌云密布。连续几天倾盆大雨之后,河里的水迅速涨起来了,又有大水看了。果然不错,天刚蒙蒙亮,村上的小伙伴们跑前跑后,挨家挨户地急急敲门:“快起床哦,涨大洪水啦!”披衣起床往家门前的黄泥江河一看,哦呵
我的弟弟已经两周岁了,说话口齿还不清晰,除了会吃会睡、会笑会哭、会模仿和傻玩儿以外什么都不会,他经常把汽车钥匙插在手推车上用来发动,把手机充电器插在手推车上用于充电,简直就是个“笨小孩”。  因为这个“笨小孩”观察仔细,在我们都忘记锁车的时候,他发出“嗯嗯嗯”的声音,用手指着汽车说道:“爸爸汽车……汽车锁。”弟弟的这一提醒避免了忘记锁车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笨小孩”还挺有用的。接下
最近视点:  近期。广东一带尤其深圳驴友,发生多起户外事故。8月5日,在连平内莞,三名驴友划艇漂流因泪流而不幸遇难;9月9日。石头河发生山洪,有两名驴友遇难;9月17日,一公民到七娘山独自爬山迷路,到18日晚获救;9月23日晚,龙岗区渔政大队营救一批在海滩上迷路的游客;9月24日,在南澳东冲,钓鱼女子落海,四名同伴跳海营救,风浪大,其两名男同伴遇难。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从生物学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