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减五成,娃娃上学难两辈(等6则)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班主任给
  教育留下遗书
  毕 舸
  4月份,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未满30岁的高三年级班主任赵鹏服毒自杀。他留下遗书称活着太累,每天无休止地上班让人窒息,工资只能月光,决定自杀离世。据悉,赵鹏3月份的工资为1950元,包括1450元基本工资和500元补助,而4月份没有补助,只有基本工资。(见《新京报》)
  老师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当肉身在格式化教育中奄奄一息,无处安放的灵魂就会化为一缕香烟随风而去。赵鹏留下了写给教育的一封遗书。从这封遗书中,我们能读到的是教育资源二元化下的权利贫困,是应试教育带给老师、学生们的沉重磨砺,是老师失去可坚守的人文本位后选择的放弃。
  尽管早已有“教师待遇将等同于公务员”的政策利好,然而同一项政策在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老师群体中有着完全相反的落地效应。老师待遇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财政拨款“土政策”,这必然会产生不公。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整天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教师,还能在课堂上谆谆教导学生,遨游在知识海洋中。而更受折磨的也许是精神层面。高三年级班主任或许是中国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他们必须为一个班级的升学率负责,各种量化指标决定着这个班主任的命运。当老师的付出被认为是无效的,身负多重压力的老师们便会难以支撑。(见大洋网)
  教授被骗
  说明了什么
  (河南)盛 会
  一名自称“工业管理”专业的湖南籍成人自考生,利用境外服务器自建“英文国际论文网”,一年内在全国收取50多人“代写代发”论文费约200万元。被骗者竟然很多是国内科研机构研究员、大学副教授、讲师或医生。(见《中国青年报》)在常人眼中,教授就是高级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理当有超于常人的辨别能力,上当受骗之类的事情不应该在他们身上发生。但是,一个成人自考生可以轻易骗过教授们的“法眼”,颇能引起我的思考——教授被骗,究竟说明了什么?
  教授被骗反映出职称评定的功利化。正是由于职称评定的功利化,让一些人趋利忘义。换句话说,论文买卖、造假、剽窃的背后是“无利不起早”。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论文平均引用率只有10%左右,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也意味着我国学者的大多数论文是“无效生产”,形同“垃圾”。教授被骗再次暴露出科研界、学术界的创新不足。如果不积极改变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涤清沦丧的学术伦理,鼓励原创,那么,教授被骗的闹剧将屡演不止。
  做一名“好教师”
  有多难
  (上海)熊丙奇
  “你凭什么不让我通过?!”论文答辩结果刚宣布,答辩的学生就跑到评委会主任面前质问。担任主任的教授近日遇到我,十分痛心地向我讲述这件事。他告诉我,学生的态度很嚣张,但这不是一名学生该有的态度,不管是对老师尊敬,还是对自己的求学负责,他应该向老师请教“为什么不让我通过?论文有什么问题?该怎么改进?”
  这名教授说,现在当一名严格的教师实在太难了。在功利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学校已经变质,学校的管理者不是严格按照教育标准培养学生,而是卷入利益场中,不是支持教师的严格要求,甚至有时用学生作为治教师的手段。这严重误导了学生——学生进校都是好好的,但被学校的风气带坏了。读书变得功利,教师不教书,随便给学生一个高分,让学生通过,学生和家长都会认为这样的老师好。
  近年来,提起大学教育,我们都会说到美国大学的严格管理,并羡慕其高质量的教育,可是,大家可能不知,美国大学的淘汰率相当高,学生不努力,很难顺利毕业,学生和社会都认为“严出”是常识。而在我国的大学中,一个教师稍微严格一点,就面对如此大的压力。这实在值得我国社会和教育界深思,而身处其中的学生们,也该反思自己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农村小学减五成,娃娃上学难两辈
  (山东)段玉文
  媒体报道:不久前举行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讨暨‘新教育、新农村’项目启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撤点并校”政策。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284所,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894所,十年来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承认,一些学校的撤并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
  表面看来,“撤点并校”集中了教育资源,减少了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压力,实际上,撤掉的校舍被闲置或挪作他用,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不过是从农村转移到了城镇,学生小班变大班。老师的负担轻了,但是却把负担转移到农村上学娃和家长两代人身上。原来上学在家门口,不用家长接送,也耽误不了劳作或打工。“撤点并校”后,娃娃们不得不跑到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上学。政府没有购置校车,就逼出了黑车、拼车、超载等混乱现象一起上路,成为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农村小学减5成,娃娃上学难两辈。不合理的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经济成本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专家调研显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所以提出“农村教育办学重心应该适当下移”是和国情、顺民意的,搞城镇化不能操之过急。就近入学,破解两辈之难,才是适应“新教育、新农村”的办学理念,推动农村和谐进步发展的根本之计。
  建国之初,农村孩子都能“上学就在家门口”,如今,建国60多年了,孩子们的上学条件、方便程度也该与时俱进了吧!
  多陪孩子不“培优”
  (湖北)朱 云
  小学一年级刚开学,便有家长和我交流,说准备带孩子到有关教育机构多报几个培优班。听后不禁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刚上小学的孩子有必要培优吗?家长为什么非要带着孩子四处培优?聊天中我得知,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四处培优就能让孩子走得更远吗?
  虽然,作为家长,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点知识,可如果非要以孩子快乐的童年来作为代价,我倒认为实在没这个必要。当然,有些父母有理由,说工作忙或是有其它的事情。然工作不忙的时候,多数家长宁愿选择让孩子去培优,都不愿陪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感受美好的童年。
  多陪孩子不“培优”,其实是每个家长都值得深思的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可是我们多数的父母却忽视了自己的重要性,往往是把孩子交到培优班、交给老师就不管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是父母正确地引导他们面对今后的人生。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不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无法体会到父母的那份苦心。
  最后,那几个家长问我给不给孩子报培优班,我笑着说:“不报,我只负责好好陪在她身边就行了。”听我这样说,他们不再多说了。或许在他们眼中,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妈妈,可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陪在孩子身边、引导孩子更重要了。
  备考QQ群,管用
  (安徽)杨 恋
  女儿今年参加高考。对门邻居阿姨过来串门,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个QQ群号。该群是家长们围绕家中的考生质疑问难的备考交流群。阿姨的外孙也是高考生,听阿姨讲,群里每晚7点到9点非常活跃,是交流的黄金时间。
  入群第一天晚上,就有位妈妈发了“求助,求助!”。一会儿,“疑问”的QQ表情接二连三地跳出来。这位妈妈快速写下一段话:“高考正紧锣密鼓,我儿子竟然谈起恋爱,这可怎么办啊?”一位老爸回道:“这位战友请勿紧张。当年我在高三也恋爱了,后来我和女孩都考上了大学。其实,谈恋爱只要把握好,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能促使彼此专心备考呢。”“反对!在高三恋爱的孩子大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不及时制止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彻底的放纵。”这是位保守派家长的观点。针对高三恋爱问题,群里人声鼎沸,各抒己见。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问楼主:“你是怎么知道你儿子恋爱的呀?”这位妈妈告诉我们,她是整理儿子房间时在其枕头下看到儿子日记本。随即,她把日记本里的内容摘抄了一些。字里行间我只看出她儿子对一个女生心存爱慕而已。于是我赶紧劝她不要小题大做,不可以直接跟儿子交流此事,否则一旦让儿子知道妈妈随便看自己日记,必然引起儿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高考。我的建议很快得到家长们的一致认同。
  在群里,各路家长集思广益,相互探讨分析各自备考的不足和弊端。这个备考QQ群不仅让各位孤军奋战的家长形成了备考联盟,而且还能让紧张困惑的家长们更加理性地与孩子一起备考。
其他文献
【摘 要】要实现算理贯通,就要促进多种表征贯通;要实现理法相融,就要促进算理走向算法。教师采用行动研究法,探查了有利于算理贯通、理法相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学习路径。该加法的关键与本质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够直接相加”,这为加法竖式的“相同数位对齐”做好了铺垫。优化的学习路径由4个层次推进的认知任务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
【研究缘起】  新学期将始,打开浙教版新思维小学《数学》课本,第一课就是“生活中的比”。不由得想起三年多前在张奠宙先生家里为撰写《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中的“数方夜谈”而与先生促膝长谈的情景,于是又翻出先生《返璞归真 正本清源——“比”不能等同于除法》一文细细研读,反复参详先生的基本观点。  (一)“比”是一种数量关系。“比”不是除法运算,只是在求比值时才要用除法。(
腊梅花  腊月的最后一天,我跳上枝头,站在冬的骨头上,成了一朵腊梅花。  我调皮,但我可爱至极,如果我喜欢,我就变成教室门前枝头上,那朵鲜艳的腊梅花,去点燃老树的骨头,给寒冬点上一颗朱砂痣。因为有了这个玩笑,日子开始变得幸福无比。  不会让你知道,我就是那朵含笑的腊梅花,我温暖的老师。当你带着阳光,哼着喜欢的歌,走过我的身旁。  我看着你推开门,走进暖意融融的教室,伙伴们唧唧喳喳,唯独少了我,你轻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思考,进而展开突破常规的教学设计。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收集整理数据、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等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节课对后续学习一系列的统计知识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笔者细读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比对2001年版课程标准和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综合分析其
【课前思考】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关于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方法是比较数量的多与少,即比较两个数量的差,也就是常说的差比。在比较两个数量关系时除了差比,还可以将一个量确定为标准量,通过判断另一个量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量,来比较两者的比率关系,即我们常说的倍比。比率这一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习比例的基础。实际上,倍、分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电影史上叫好又叫座的一部电影,观影过程中,我的心随着剧情而跌宕起伏:时而为影片呈现的讽刺笑点欢笑不已,时而为影片营造的悲情气氛落下泪来,时而为影片无声的提问陷入沉思。一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喜剧电影,带给我无尽的思考——教育,该以怎样的面目对待一个个鲜活的、未来有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  这部影片用3个多小时的光影故事,描画了一幅五彩斑斓的人性画卷。三位青春不羁、勇于思考的大学生
【摘要】循证教学是指凭借证据实施教学,能弥补传统的依据个体经验进行教学实践的偏失。以“圆柱的侧面积”学习为例,介绍对循证教学中的“四循三学”(循证准备、循证过程、循证教学、诊测循证;前置学习、课堂学习、矫正学习)的思考与教学实践。  【关键词】循证;四循三学;圆柱的侧面积  精准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流
【摘 要】要实现算理贯通,就要促进多种表征贯通;要实现理法相融,就要促进算理走向算法。教师采用行动研究法,探查了有利于算理贯通、理法相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学习路径。该加法的本质与关键是“进位”,即“满十进一”,这为加法竖式的“进位”做好了铺垫。优化的学习路径包括3个层次推进的认知任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每个任务充分呈现算理的直观表征、
余潮波是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自1996年他从副厅级干部的岗位上退休以来,以辛勤耕耘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教育的责任意识,带领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改革创新,努力进取,使基金会的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为了配合省教育厅改造薄弱学校的工作部署,支持我省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发展教育事业,近十年以来,余潮波同志想方设法,不辞劳苦,同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广泛发动我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善长人翁捐赠教育基
【摘 要】“上、下、左、右、前、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小学数学原先是将其放在“数数”活动中,现在单独学习,教学目标更新了。教材,作为体现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是如何安排的?新近两轮数学课标相隔十年,相应的教材又做了哪些调整,提供了哪些学习方法?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选取了现行比较常用的6种教材,试图通过比较与分析,借鉴彼此,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6个方位的学习目标,更有效地设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