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汉魏晋的训诂学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两汉魏晋是训诂学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经典的训诂学著作,并确立了随文注解与通释语义的训诂方式,同时方言及少数民族、外国语的训诂研究均取得进展。且在当时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相互促进中,许多训诂学家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两汉魏晋训诂学从音、形、义统一的角度进行训诂分析,促使训诂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多方面成熟。本文从两汉魏晋训诂学成熟的原因、表现以及特点出发,探讨训诂学成熟期对于训诂学史的积极意义,并对其做一梳理。
  关键词:随文注解;通释语义;方言;成熟期
  [中图分类号]H131.5 [文献标志码]A
  训诂,也叫“训故”,就是用“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以通俗的话解释难懂的话”的方法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训诂学起源于春秋,汉代时出现了郑玄、许慎等训诂大家及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训诂著作,实现了训诂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到魏晋时,训诂范围逐步扩大,训诂方式在两汉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因此,本文则将两汉魏晋统归为成熟期,就训诂学成熟期得形成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特点做一系统整理与研究。
  一、训诂学成熟期的原因分析
  训诂学的发展,首要且关键的因素在于其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就是语言的发展变化推动训诂学步入成熟期。人民的口头活语言是训诂学的新生动力,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同方言,乃至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且文字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形体发生较大变化,增加人们对训诂的需求。因此,语言的变化及文字形体由古籀到隶书的变化,无疑推动训诂学成熟期的到来。其次,两汉魏晋的政治和文化因素成为促进训诂学成熟的重要原因。西汉以降,统治者崇尚经学,并利用经学作为稳定社会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训诂学的繁荣。自上而下的全国范围内的尊经学经,更需要训诂学支撑解经的理论与实践。再次,两汉魏晋的训诂学的成熟,也与学术本身的演进密不可分。学术积累是促进训诂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古今经学之争及训诂学家的相继努力推动训诂学的发展。今文经学偏重于现实实用性,古文经学则侧重于从学术本身出发,两派相互推动,促进了学术理论与实践的繁荣,催生了诸多大家,也促进了两汉魏晋训诂学的成熟。
  二、训诂学成熟的表现
  两汉魏晋训诂学成熟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对诸家经典注释的大批出现,其次是通释语义的专著的出现和繁荣,这两方面都有助于训释范围的扩大。因此,在此基础上,两汉魏晋训诂学还呈现出理论与实践范围的扩大和方法的创新,无疑是训诂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具体论述如下:
  第一,诸家经典的注释大批出现。两汉魏晋为儒家经典所作的注释,已涉及因聲求义、以形说义等多种训诂方式,并对经典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分析。尤推郭璞的《方言注》,其著作不仅较为严谨地体现了某些语音、词汇发展变化的特点,也合理利用当时的活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尤其是其“反训”理论的提出,对后世训诂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魏晋时,训诂呈现繁荣的局面,其范围继续扩大,并出现大量佛教经典的注疏,数量相当丰厚。
  第二,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两汉魏晋出现了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如我国第一部字典《尔雅》,标志着训诂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尔雅》融合了春秋至秦汉丰富的训诂成果,为后世训释提供了范例。同时,扬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等都成为经久不衰的随文释义的训诂典范之作。此外,也有如班固的《白虎通义》总释群经的训诂专著。魏晋六朝时期的《诗》、《礼》、《春秋》、《论语》等都有数十家注解,佛教经典注疏也日益兴盛。
  第三,实践范围扩大,方法有所突破。两汉魏晋的训诂学整体处于成熟且稳定的发展过程,不仅诸家经典训释成果极繁,而且加强了对于方言、外国语、俗字俗语的研究训释,加之这一时期义疏的出现,推动训诂学成熟期的研究范围的愈加广泛。汉代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就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方言训诂著作。该时期的训诂学不仅在方法上实事求是,注重活语言和文字材料的相互印证,并善于广罗众说、阐发哲理,使得两汉魏晋的训诂学在内容上也加以扩展。
  三、训诂学成熟期的特点
  两汉魏晋的训诂学发展在传承中日趋成熟,在训诂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大创造,训诂的基本形式及训释方式均趋向完善。其随文注解与通释语义基本形式的确立,为后世训诂提供了科学的途径与研究角度,且结合文字本身特点,注重形、音、义三者结合的训释方式,有利于训诂的可靠与真实,实为一大进步。
  第一,随文注解与通释语义基本形式的确立。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这两种基本形式的确立是训诂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以《尔雅》为例,共十九章,全书通过对字义性质及同义原分条释义,对古今方国的语言材料进行通释,实为经典。此后学者训释古书或研究训诂时,常查以此书。如:汉代毛亨就曾以《尔雅》为宗,对《诗》、《书》进行注释。
  形音义结合的训释方式
  第二,科学的训诂离不开对文字形、音、义三者的系统探究。徐铉等奉敕校订且今本流传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不仅有许慎据形系联,对其形、义的分析,也有唐音反切,实为形、音、义的密切结合,不愧为“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是一部集先秦两汉训诂成果和经验之大成的优秀训诂学著作,对帮助后人理解先秦典籍的许多字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许书的这种说解方法给以很高的评价:“许以形为主,因形以说音说义。其所说义与他书绝不同者,他书多假借,则字多非本义。许惟就字说其本义,知何者为本义,乃知何者为假借,则本义乃假借之权衡也。”
  两汉魏晋训诂学是训诂学史上的成熟期,其政治文化因素,与训诂学家的自我努力,加之语言的发展融合,使这一时期训诂学成就斐然。大量经典的训诂新注涌现,前人的著作也在随文释义和通释语义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师承关系下的两汉魏晋训诂学,更是出现了以郑玄为代表的诸多人才。训诂学在成熟的语言环境和训诂学家的相继探索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两汉魏晋的训诂的成就,给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及范式为后世所秉承。其深刻细致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更是指导后人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中华书局,1984,05.
  [2]张永言.训诂学史话训诂学简论[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3]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09.
  [4]洪诚.训诂学[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周大璞.训诂学初稿(第3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M],中华书局,2005,09.
  [7]郭芹纳.训诂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许威汉.训诂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3.
  注释:
  1.齐佩瑢.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6.
  2.周大璞.训诂学初稿(第3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4:116.
  4.(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53.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感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情感教学作用的论述,提出情感教学在高职英语的应用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职英语;作用  前言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并且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法,学生能
期刊
摘 要: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多,学生参与性高。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活动;管理;健康;快乐;大课间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与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一种更加科学新颖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改变现阶段课
期刊
摘 要:我们在新形势下,要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创新教育管理。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并在这个过程中争取更多的生源,才能把知识普及给每个人,让大学教育管理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创新发展,走向未来。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新形势;创新  1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及特征  在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下,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首先就要明确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和要求。当代文化学者认为,创新是基于系统整
期刊
摘 要:观察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康复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28例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的14名实习生给予常规康复教学(即为对照组),2017年5月康复科建立康复医学小组,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14名实习生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实施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习生出入科成绩以及患者对实习生满意
期刊
摘 要:美育即是审美人生教育,在语文课程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语文教材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自然也包含了众多的美育因素,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记人叙事散文为例,其中就包含了故事的悲剧之美、人物形象之美、艺术表达之美和生活哲理之美。分析和解剖语文教材里的美育因素,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诗意,更感染人心,更好地发挥语文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美育因素;叙事散文;中学语文教材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中一个十分重
期刊
摘 要: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藏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兴趣,
期刊
摘 要:现如今,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初步的变革。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游戏教学是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手段和方法。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小学生们在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的难题。通过运用游戏教学,让小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快乐,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
期刊
摘 要: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通过观察体验、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小学实行全面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实行传统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得到实行全面教育带来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找出实行全面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于实
期刊
摘 要:视奏是把符号(乐谱)转化为动作(演奏)的中介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习琴者直接看谱演奏的能力。良好的视奏能力可以提高读谱的效率,使习琴者很快地掌握每一首作品,还可以熟悉大量的名家名作,使其在中高级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关键词:视奏;读谱;准确  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赵宋光曾说,培养视奏能力是从一开始学钢琴时就要注意的,而不要等学到有相当程度以后才来要
期刊
摘 要:随着魏晋以来文学的觉醒和逐渐独立,中国古典诗歌掀起了一股有关诗歌雅俗觀的讨论,这是与当时社会的尚俗风气分不开的。陶渊明是东晋诗坛上堪称大家的人物之一,其作品特别是五言诗流芳百世。陶诗的“雅俗”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对世事的态度等原因造成。本文从陶渊明的五言诗论述其诗所具有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陶渊明;五言诗;雅俗共赏  雅与俗是千百年来学者议论的一个独特的范畴。古今学者,论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