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跨越“三大步”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计划单列城市到直辖市再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0年间,重庆跨越了“三大步”,而伴随每一步的,都是体制机制的变革。
  1983年2月,重庆“计划单列”。人们不会忘记新华路“百货帮”,他们做各种服装和针头线脑生意,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和市场的需要。随后,重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领先全国的改革经验。1991年,重庆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业“四放开”。这次改革,让重庆商贸起死回生,并成为其他省市学习的榜样。3年之后,1994年10月13日,江泽民同志到重庆视察,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重庆地处内陆,市场经济基础薄弱。重庆要发展、要腾飞,必须依靠良好的体制基础。
  2003年,市委出台《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向权力开刀,向审批经济开刀,成为重庆改革的突破口,重庆的行政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2007年3月14日,历史机遇再一次降临重庆,全国人大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
  重庆行政体制改革再次提速。通过3次大手术,重庆行政管理层次由5级精减为3级。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机关与各类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彻底脱钩,事业单位施行人事制度改革。这些“瘦身”运动,使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法治政府的框架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政府推进“八大管理创新”,被公认为中国新一轮行政改革的亮点。今天,人们能够感受到:无论是政府立法还是决策,科学民主氛围越来越浓;行政审批快多了,“公章旅行”消失了;與民争利受制约,执法扰民在减少;政绩不再死盯GDP,行政错位缺位要追究……
  伴随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功,党内民主新机制也在重庆各地破茧而出。
  开县麻柳,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乡,却因“八步工作法”闻名全国。2005年4月,渝北区通过“三推一选”,成功选出张关镇镇长。巴南、双桥区正进行“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做法和经验也可圈可点。
  随着体制机制的变化,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亿元。
  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定向导航”。在这一年里,中央将重庆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迎来第三次历史机遇。“‘314’总体部署”、“内陆开放高地”、“城乡统筹”……一系列热词激励着3100万重庆人以创新的心态书写着新的历史。?笊(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其他文献
一栋五层楼的崭新建筑矗立在绿色的农田中,红墙白瓦的大楼前,“躺”着一块操场,绿色的塑胶地面,高低杠、篮球架等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操场上快乐地嬉戏。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沙坪坝区回龙坝镇三桥小学显得特别漂亮。  就在两年前,三桥小学还是一所校内建筑全部为D级危房的学校,教学楼修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座两层砖房,教室门窗、课桌破烂不堪,更别提其他设施了。孩子们在教室里面上课,家长们的心都是悬起的,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等;“一方人”,则是指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传承等的不同,其人文性格特征也自然大异其趣。“重庆”得名仅800多年,与传统皇族文化积淀厚重的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重庆应该说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但重庆人的人文性格特征却十分明显——兼容之性。 
靠挖煤起家,他用8年时间挣到300万元,创造了奇迹;而今,成为百万富翁的他却投入250万元,带领更多的农民工,创造新的奇迹。这个非同一般的农民工,就是——    35岁的黄友发,是黔江区蓬东乡土元村农民,中专毕业后四处打工,一年到头挣的钱只能糊口。2001年2月,黄友发从一些打工仔口中获知山西挖煤很挣钱的消息后,就同几个老乡结伴赶往山西。    ■ 靠挖煤起家,他用8年时间挣到300万元    “
地处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城乡结合部的三口中学,是重庆唯一一所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农村初中。校园占地50余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三口中学90%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几年前,学校各方面基础条件都很差。如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现状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赋予农村学校鲜明的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以邓校长为核心的三口中学党政班子成员,率先提出了创最适合学生发展的素质教育、办最符合农村实际的特色学校
1941年,美国洛杉矶。深夜,一间宽敞的摄影棚内,一群人正在忙着拍摄一部电影。他们已经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所有人都很疲惫。  “停!”最后一个镜头刚开拍,年轻的导演就大喊,“我要的是一个大仰角!明白吗?”  这个镜头已经反复拍摄了十几次,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已累得筋疲力尽,可导演总是不满意,一次次地向着摄影师叫喊“大仰角”!  扛着摄影机趴在地板上的摄影师,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站起来大声
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位28岁左右的白领女性来访者小A,她在短短5年时间内换了将近10次工作,而且每次换工作的原因总是跟“拖延”直接相关,并且换工作不是因为她拖延了工作进度对公司和团队造成了损失而被辞退的,而是小A主动辞职的,原因是她每次都是在工作接近deadline时,通过疯狂熬夜加班才勉强完成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让她感觉身心俱疲,因此她开始不断尝试新的工作,但奇怪的是,无论她换成怎样的工作,都始终无
“我要感谢南岸区委、区政府和所有关心我的党政领导,在我创业的关键时刻,是他们为我出谋划策……”这是彭建虎获得2006年十大渝商年度新锐奖后的感言。   在彭建虎头上,有一顶“重庆船王”的桂冠。在他麾下,拥有3艘五星级“世纪”系列游轮和1艘四星级游轮,其中,“世纪天子”和“世纪辉煌”豪华游轮,被欧美媒体誉为“世界内河最新、最豪华游轮”。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一个资产上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负责人,是一串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直到邓书记走了,我才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掂量出其中的分量。   我父亲当过村支书,我还在上小学时,就经常听到父亲提起乡里有位很严厉的领导叫邓平寿。   真正认识邓平寿是1989年7月1日,那天是我参加工作的日子。早上7点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提着简单的行李,到波漩乡政府去报到。乡政府办公地点在山坡上,上坡时,我遇到一位30多岁的汉子,担着一挑水走来。那人看见我,换
如果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对这样的智力竞赛题,你准备怎么回答?  去冬以来有点“冷”,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央宏观经济部署亮出了应对危机的“组合拳”,而扩大内需的“重拳”,无疑对老百姓最具温暖意义。  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重庆虽然“风景这边稍好”,但负面影响日益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加剧、部分农产品滞销、就业形势日趋
一脸沧桑的中年汉子,打来洗脚水,放在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面前,用手试好了水温,才把母亲的脚放进去。他蹲在地上一边慢慢地搓揉,一边和母亲聊家常。冬天脚冷得快,他又拉开衣服,把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脚,揣进自己的心窝里暖着,直到暖热了,才放回被窝里。   这个人,就是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   这一幕,在每周星期五晚上,都会在虎城镇上丰村的邓家老屋上演。   每个星期五的黄昏,邓平寿80多岁的老母亲,就会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