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效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
  经过了一阵阵欣喜与激动,理性地思考这几年我们的课改之路,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因此,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谈五点粗浅的体会。
  一、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抓住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二、依据文章体裁特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
  學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讲《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让孩子们先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个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的画与诗句最吻合。每一次画、说、评,孩子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双慧眼”去欣赏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为必然。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江南的景色?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短语、句子,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点。而能读好这些景物,学生就能领略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色景物的。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展开说说,他也许就能回味自己身处的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点的。由此,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诗的机械解释,而是学生主动地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用诗人的耳朵去听,用诗人的心灵去感受。
  三、抓住“文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对话互动中生成情感,生成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要在互动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语言。这种对话是基于充分朗读、体验、感悟的对话。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中《春日偶成》这首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五、切合儿童特性,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我们都知道,“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总之,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又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在课堂中完成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本文才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
期刊
【摘 要】由于不断深化新课改,极大改变了教育领域的内容。面对此环境,小学数学教学获得了显著的成绩,新课标的精神也深深根植于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抛开了传统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大胆创新和发展,充分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教师思想受到传统教育的禁锢,依然以填鸭的方式
期刊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习惯告诉学生这道题应该怎样做,那道题应该怎样做,这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学会了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究学习。  一、积极的心态和
期刊
【摘 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高效率的课堂是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信息素养和英语语感作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善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成为学生向上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学生堕落的源泉。对于小学生学生来讲,恰当并适时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激励性评价能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鼓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教育惩罚的措施以强化班级管理,但是在运用过程中要综合小学生的身心特性与其所犯之错来确定采用适宜的惩罚措施,以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由此导致师生处于对立面。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教育惩罚  一、教育惩罚概述  1.定义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在心理或生理上施以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退或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体罚、变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主动探究”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 质疑 联想 鼓励 主动参与  探究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生命,没有探索不可能有发现,投有发现
期刊
估算或叫估算能力,主要指要求学生掌握估算的技巧,懂得在日常生活、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特别是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和判断一些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重视和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普及,一些发达国家在小学阶段均加强了估算教学,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美国《课程标准》中确立了“估算的标准”;英国的数学课程目标中也确立了
期刊
【摘 要】现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角落,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作为重要基础性学科的数学,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我们的所思。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冲击较大。其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的内容和任务。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状况,分别从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合作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在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的语文教学愈加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语文教学是小学学习科目中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树立良好的习惯和素养。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保证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结合目前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学模式,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