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共选取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BDNF及S100B蛋白含量,同时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与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珠海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珠海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珠海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珠海519000,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共选取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BDNF及S100B蛋白含量,同时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DNF表达增加,S100B蛋白水平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进一步分析发现,康复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康复训练增强内源性BDNF表达、抑制S100B蛋白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皮肤电极刺激膀胱的电信号传导及对膀胱机械收缩偶联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白兔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待模型制作成功后,2组实验兔膀胱内均注入生理盐水40 ml,然后采用皮肤电极电刺激膀胱腹部投影区,分别观察电刺激强度为5.84 V、8.00 V及11.00 V时2组实验兔膀胱电信号和膀胱压力变化情况.结
目的 观察针刺痉挛肌或拮抗肌穴位对脑卒中后痉挛肢体肌电数据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5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痉挛肌组和针刺拮抗肌组,前者取前臂痉挛肌穴位(如臂中、尺泽等),后者取前臂拮抗肌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直刺进针后留针15 min.于针刺前、针刺15 min后及取针15 min后三个时间点检测患者在完全静息状态下桡侧腕屈肌肌电数据,检测指标包括转折数( T
腰椎稳定性特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腰椎椎间盘等结构要素维持其与椎体之间正常位置关系的一种功能状态,主要由三个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被动、主动及神经控制要素共同决定,与腰椎的运动、支撑及保护等功能密切相关;而腰部多裂肌( lumbar multifidus,LM)则因其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的特殊作用而倍受关注.Wilke等[1]研究指出,当椎体中心区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约超过2/3以上的脊柱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心理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SCI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则辅以中频电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RSE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对2组患者自信心及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股四头肌、腘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utonomic dysreflexia,AD)是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的一种临床紧急情况,特征性地表现为动脉血压快速升高和心动过缓,如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等危重并发症[1],危及患者生命.AD常见于脊髓损伤慢性期的患者,但伤后1周之内亦有可能发生.通常发生在T6或T6以上脊髓损伤的患者,由损伤平面以下有害刺激或无害刺激触发的大量交感冲动释放引起[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累及周围神经,由于血液流变学异常,红细胞聚集及血浆脂蛋白增加所致的高黏滞状态,导致神经微血管的血流减慢,加重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1].我省地处青藏高原,属中度高原地区,西宁地区海拔为2260 m,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大气压为77.5 kPa(1 mmHg =0.133 kPa).而慢性高原缺氧和寒冷可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加重.我科采用电针联合高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锻炼对乳腺癌I期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18例行乳腺癌I期乳房重建术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锻炼I组、康复锻炼Ⅱ组和对照组,康复锻炼I组42例,康复锻炼Ⅱ组3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康复锻炼I组于术后10d在乳腺癌常规康复操的基础上辅以健身秧歌舞运动疗法,康复锻炼Ⅱ组于术后10d在乳腺癌常规康复操的基础上辅以太极拳运动疗法。以Co
恶性肿瘤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且正在超过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许多学者[2-3]认为,姑息治疗不仅要控制患者病情,更要有助于减轻其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把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作为为衡量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应用心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