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心理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SCI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则辅以中频电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RSES)、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对2组患者自信心及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胫骨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值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RSES、ASIA运动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另外治疗组RSES评分在治疗后亦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该组患者RSES评分与ASIA运动评分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对照组RSES运动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肌电检测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腘绳肌及胫骨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提高SCI患者自信心,有助于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进一步改善。

其他文献
有着"长寿之国"美誉的日本,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临着众多社会问题,包括癌症、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多,家庭与社会所承担的护理负担的加重,国民医疗费用的庞大化等.从不同年龄层的死亡原因统计情况来看,肺炎位于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8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的首位,这其中有6成以上属于吞咽障碍所致.绝大多数老年人因牙齿的损坏、脱落导致其咀嚼能力下降,同时唾液分泌量减少,以及由脑
期刊
目前经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操作治疗方面已有较多的报道,但涉及此类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指导及功能训练尚缺少系统、完整的研究.笔者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79例在本院采用改良MED手术方式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对照研究其术后康复训练对这一术式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对
期刊
目的 研究血管性非痴呆型认知障碍患者(VCIND)认知康复前后认知量表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情况,探讨P300早期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57例VCIND患者随机分成30例治疗组和27例对照组,并选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组.分别对患者组认知康复前后及正常组进行P300检测和认知量表各项评分,并与教育、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治疗前VCIN
龟蛇垂首,楚天含悲.我国著名的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原主任、《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前总编辑郭正成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2年4月18日凌晨2时4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72岁.郭正成教授1939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道县.1963年12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原武汉医学院,随即留同济医院工作,直至2000年2月退休。
期刊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并观察对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120例VD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应用神经保护剂、改善脑循环药物及做好原发病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社区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24 h及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简易精神状态
期刊
目的 探讨皮肤电极刺激膀胱的电信号传导及对膀胱机械收缩偶联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白兔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待模型制作成功后,2组实验兔膀胱内均注入生理盐水40 ml,然后采用皮肤电极电刺激膀胱腹部投影区,分别观察电刺激强度为5.84 V、8.00 V及11.00 V时2组实验兔膀胱电信号和膀胱压力变化情况.结
期刊
目的 观察针刺痉挛肌或拮抗肌穴位对脑卒中后痉挛肢体肌电数据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5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痉挛肌组和针刺拮抗肌组,前者取前臂痉挛肌穴位(如臂中、尺泽等),后者取前臂拮抗肌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直刺进针后留针15 min.于针刺前、针刺15 min后及取针15 min后三个时间点检测患者在完全静息状态下桡侧腕屈肌肌电数据,检测指标包括转折数( T
腰椎稳定性特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腰椎椎间盘等结构要素维持其与椎体之间正常位置关系的一种功能状态,主要由三个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被动、主动及神经控制要素共同决定,与腰椎的运动、支撑及保护等功能密切相关;而腰部多裂肌( lumbar multifidus,LM)则因其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的特殊作用而倍受关注.Wilke等[1]研究指出,当椎体中心区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约超过2/3以上的脊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