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大众诗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坚强不屈的民主战士,群众喜爱的大众诗人。他一生写下100多首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有的是讴歌民主的,有的是鞭挞黑暗的,有的是反对内战的,有的是抒写爱情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最大的特点是口语化、大众化,人称“大众诗”。
  今天,我们读起他的诗,既可以陶冶品德,又可以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陶行知有个亲戚叫吴立邦,才13岁,在自己的家乡从事平民教育的发动工作,碰到一位顽固老太婆的阻挠,有点畏缩,想打退堂鼓,便写信向陶行知求教。陶行知立即给他回了一封长信,信中有一段非常精采的话:“在社会上做事情就要预备碰钉子。解决的办法,一是以钢头碰铁钉的精神,把钉子碰弯;二是以热情把钉子烧化掉。”信尾赠给吴立邦一首诗: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陶行知的信和诗,是打开吴立邦头脑里畏难退缩的金钥匙,他重新振作起精神,力克阻力,把平民教育的发动工作做得很出色。
  一天,陶行知来到南京栖霞寺山脚下,访问了一家姓张的贫苦农民。这家夫妇生有六个孩子,最小的大约3岁,最大的13岁,全家八口人住一间破茅草屋,屋里只有一张吃饭的桌子和一张由长凳子搭起的大床,生活过得十分艰苦。陶行知认为这种人家是他推行平民教育最好的对象,于是就和张家夫妇聊了一会儿家常,答应回去后马上寄《平民千字课》给他们,又留了一点钱让他们买纸墨笔砚,叫他们请栖霞寺慧空法师教他们识字,并表明他已做好了法师的工作。
  陶行知回来的当天晚上,那六个高低不一、衣不蔽体的孩子的形象,在他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于是,提笔写了一首《家穷孩子多》的诗:
  家穷孩子多,睡觉抢被窝,
  吃饭打破锅,妹嫁等姐姐。
  弟娶等哥哥。
  诗写得滑稽幽默,一幅“穷家乐”的图画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泛起无限同情。
  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把他的老师杜威的学说引进了中国,对当时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有所冲击。但他在现实生活中“滚了几滚”之后,发现资本主义的一些教育制度也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实行起来,到处碰壁。他虽认识到中国传统的“老八股”应该改革,但外国的那一套“洋八股”也不适合中国之情,自己不能做“洋车夫”,把外国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地拉来。他坦言自己过去当了“洋车夫”,这是害国害民的,万万不能再做。他写了两首诗,检讨了自己这种不顾国情而“拉洋车”的错误。
  拉车的教员
  分明是教员,爱做拉车夫;
  拉一车洋八股,谁愿受骗谁呜呼。
  拉 车
  先生拉洋车,满身汗为雨。
  拉他一辈子,马路知他苦。
  学生坐洋车,风凉而舒服。
  坐他一辈子,还是不知路。
  于是,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转变为“生活即教育”。由此他的教育思想前进了一大步。
  南京城的劳山脚下,有一片茂密的松林,翠绿欲滴;还有一园桃杏,正值芳菲。陶行知选择了这一风景秀丽的山区,建造平民学校。他率领几十名教职员工挥锄开荒,他们脱掉上衣,打起赤脚,干起了苦工似的劳动。每个人的手上都起了泡,血一滴一滴地沁出,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劳动,他们盖起了一座美丽的校园,这就是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学校建成后,陶行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之余,赋诗两首:
  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黄金时代歌
  拔茅草,搬石块,自己的学校自己开。
  互相教导,互相信赖,读书不做读书呆。
  分析过去,抓住现在,创造未来。
  《自立歌》由陶行知的好友、著名作曲家任光谱成曲子,成为晓庄师生及农友们爱唱的流行歌曲,并逐渐扩散到晓庄以外的地域。
  农民的生活非常简单枯燥,有的找不到正确的娱乐途径,遂染上了抽烟、喝酒、赌博的恶习。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改善农民的业余生活,陶行知发动农民,办了一间茶社,吸引农民开展健康的消闲活动。他请一位农民担任茶社经理,请一位中年农妇烧水冲茶,茶社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陶行知写了两副对联,贴在茶社的柱子上。一副是:嘻嘻哈哈喝茶,叽叽喳喳谈心。另一副是:山好好,水好好,入社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茶社变成了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消闲娱乐习惯的场所。
  为了培养晓庄师范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自食其力的能力,陶行知让学生轮流担任烧饭的工作。冯玉祥参观晓庄师范学校时,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意欲在部队里推广。陶行知便把学生轮流烧饭的趣事写成一首诗念给冯玉祥听:“书呆子烧饭,一锅四样样:生、焦、硬、烂。”冯玉祥听了哈哈大笑:“妙!妙!短短三句诗,把书呆子缺乏生活能力的呆气,写得活灵活现。”
  陶行知写诗,不但在形式上继承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朴实平易的风格,而且在创作宗旨上也遵循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原则,因此,他的诗在内容上为民而呼,形式上为民所懂,有人称赞他的诗写得好。陶行知听了这话以后,谦虚地用一首诗回答说:
  有人说我是诗人,我可不懂。
  唱破了喉咙,无非是打仗的号筒,
  只叫战士向前冲。
  简短的几句话,把自己写诗的原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1930年,英籍厂主勾结国民党当局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四三”惨案,有数十名工人受伤。惨案发生后,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领导下,组织大批学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群情激昂,呼声震天。由于晓庄师范师生也参加了示威活动,于是国民党当局下令停办晓庄师范学校。   陶行知得知消息,非常愤怒,立即写了一篇《护校宣言》。宣言严正指出:“晓庄的门可封,他的嘴不可封,他的笔不可封,他的爱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心不可封。”“我们想不到人间有什么势力,可以把他们连根拔掉。”
  为了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陶行知还组织了请愿团到教育部请愿,责问当局为什么停办晓庄师范学校,教育部长避而不见,只是派次长朱经农接见陶行知。
  朱经农原是陶行知的朋友,曾一起推行平民教育,共同编写过《平民千字课》。不料他不但不坚持正义,反而对老朋友大泼脏水,说什么“我们以为行知原是很纯洁的,谁知也是一丘之貉”。
  陶行知听了这话以后,气愤至极,操笔写了首《牛变为貉》的诗回敬这位“老友”:
  劳山有牛,好用其角。
  先生说:“是一丘之貉”。
  牛变为貉,这事可确?
  纪常听之,磨刀霍霍。
  天下的老牛,生来都有角。
  只因受驯育,有角也无角!
  无角令人爱,有角令人愕。
  平常当非常,老牛竟成貉!
  用力耕田,应敌用角。
  天下的牛联合起来啊,谁敢剥削?
  此诗把朱经农驳得哑口无言,面部发呆。(注:诗中的“纪常”是南京卫戍司令谷正伦的字。)
  由于蒋介石推行“先安内后攘外”、对日妥协的政策,不但全力“围剿”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而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对要求抗日救国的同胞大打出手,残酷镇压,弄得陶行知在上海无立锥之地,不得不离开上海,转至广西、广东避难。后又不得不转赴香港,在那里会见了邹韬奋、胡愈之、章乃器,四人一起商讨制定了“团结御侮” 的纲领性文件,并联合签名发表,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站在抗日救国的立场上,不退让,不动摇,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
  这份文件是刺向蒋介石胸膛的一把利剑,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兴奋地写了一首诗:
  大祸已临头,萁豆忍相煎。
  摩登万言书,我名最先签。
  1936年,西安发生了张学良、杨虎城谏蒋扣蒋事件,坊间传说蒋介石被张学良杀了。有人叹息说:“如果张学良杀了蒋介石,中国要倒退10年。”
  陶行知不赞成这种说法,写了一首《倒退十年歌》驳斥道:
  倒退十年,也不惶悔,
  十年之前,要好十倍,
  东方睡狮,不可再睡。
  接着,诗回述十年前国共合作北伐的伟大场面:
  国共合作,亲如姐妹,
  工农商士,联合军队,
  全民阵线,力量最伟。
  动员北伐,军阀崩溃,
  汉口租界,一日收回,
  内蒙无恙,满洲无伪,
  华北无私,冀察完备。
  诗锋一转,直指蒋介石反动政府:
  将今比昔,地图破碎。
  对内残忍,对外下跪。
  汉奸升官,忠义有罪。
  最后,诗人警醒国人:
  莫再徘徊,莫作流泪,
  走错了路,赶快倒退,
  退到生路,再向前追。
  这首诗是声讨邪恶势力的檄文,是奔向未来的鼓点。从诗中可以看到陶行知身上放射出来的诗人与政治家的光华。
  1937年7月的一天,陶行知离开了香港,开始远涉海外,此时的他苦闷和忧愁黯然交织在一起,一首小诗悄然爬上心头:
  天上星光欲泻,海上波光一片片,
  一百年前的有谁念?
  我带得一船的愁来,问在何处可卸?
  陶行知愁的是什么?此时,日军入侵中国,大片国土沦丧;陶行知的母亲、妹妹、妻子也相继离世,三个幼子漂流异乡。这诺大的国难家愁像千钧重担压在他的身上,这愁,这恨,即使万吨的巨轮也载不动啊!但陶行知有超人的自控力,当他看到前面远航的目标时,那缕缕愁思化作轻烟淡雾。陶行知静静地坐在“哥夫”号巨轮上,准备驰往英、法、德、荷兰、瑞士、苏联等国,考察新文化运动推行的情况,并宣传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实况,扩大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他振作精神,趴在铺上,写了下面一首诗:
  我是一个大孩,我要看世界,
  认识世界;和大家一起改造世界。……
  我们要为世界改造中国,
  同时要为中国改造世界。……
  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远大的目标!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1937年9月中旬,欧洲华侨抗日救国大会在巴黎召开,来自英、法、荷、瑞士、法国多地的华侨,操着粤、鲁、闽、浙的乡音,相互招呼,相互握手,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踊跃地进入会场。陶行知被推选为救国会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激昂慷慨地说:“要抗日就必须停止内战,我们军队的责任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决不能互相残杀,作无益的内耗。”讲到这里,他用沉痛的声调,念了一首诗:
  九一八,九一八,手执钢刀八十八,
  刀刀把自己杀。
  伪军队,忍看山河碎,
  他自有本事,会杀亲姐妹。
  人人都说要抗日,最是包办要不得,
  包办包成大光棍,光棍如何能救国?
  包办救国是小众,小众不许大众动,
  大好河山不足重,一块一块向外送。
  救国救国又救国,只有大众能救国,
  大众一起联起手,才能创造新中国。
  陶行知的演说,亦庄亦谐,寓民族生存之路的深刻道理于俚语俗谈之中,深入浅出,明白如画,堪称一首绝好民歌。
  9月23日是个悲痛的日子。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巴比赛在苏联逝世。陶行知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参加了巴比赛的葬礼,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回到寓所,摊开信笺,写了一首小诗:   世界将起变化,火把要换人拿。
  但愿天翻地覆,青年领着老大。
  这里的青年是指华侨青年及世界青年,陶行知指出,青年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一股强大力量,不可小视。
  10月10日,陶行知在巴黎参加了一次鸡尾酒会。会上,法国友人请他为大家朗诵他的大众诗。陶行知谢过友人,略思片刻,即兴朗诵道:
  两个好姐妹,生辰有意义。
  一是“七·一四”,一是十月十,
  姐名大中华,妹名法兰西,
  拿起笔和剑,保卫德谟克拉西(民主)。
  会上,酒醉了人,诗迷了人,大家沉浸在欢歌笑语的友谊之中。
  10月中旬,陶行知到达英国伦敦,他从种种迹象中看出,英国首相张伯伦奉行纵容德意侵略的绥靖主义,打着“不干预”的幌子,实际上只是一副麻醉剂。他写了两首痛斥张伯伦的诗。
  和平与战争
  有人好唱高调,空说不甚可靠。
  大家都行公道,和平自然来到。
  和平要花血本,帝国主义须滚,
  想为战神挖坟,先要民族平等。
  张伯伦一派
  老狐狸信不得,甜言蜜语心肠黑。
  他和墨索里尼吊膀子,预备承认“满洲国”,
  中国同胞四万万,万众一心赶暴客。
  等到暴客赶出去,锦绣山河归中国。
  归中国,只有狐狸信不得。
  这两首大众诗,写得深刻而又通俗,对张伯伦之流的绥靖政策,揭露得入木三分。
  陶行知住在伦敦时,很想拜谒马克思的陵墓。当他打听到墓在市郊公众坟场时,便买了一束鲜花,乘公共汽车到那里祭拜。这是一片荒凉的坟地,杂树丛生,野草萋萋。陶行知在群坟中穿来插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二四七四八” 号墓碑的背面,发现了恩格斯用英文为他的亲密战友马克思写的一段墓铭志,一代“旷世伟人”就静静地长眠在异国的乱草丛中。陶行知看到这些景象,涌上无限的感慨,信手拈来一首小诗:
  光明照万方,宏论醒天下,
  “二四七四八”,小坟葬伟大。
  短短数字,把一思想深邃、光芒四射的伟人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当时美洲有20余万华侨,由于美国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从中挑拨离间,致使华侨内部经常发生械斗,伤亡很大,积怨甚深。对此,陶行知感到非常痛心,便写了一首《以为歌》,对侨胞进行深情劝导:
  你以为,我以为,你们之间出了鬼。
  有鬼掣我的肘,有鬼拉你的腿。
  灵魂正在渡河,桥梁被鬼炸毁。
  扑龙通儿一齐掉下水,笑煞东洋鬼。
  诗歌幽默、风趣,比喻生动,很有说服力。侨胞听了,很受感动,各个华侨团体的抗日活动自觉地统一组织起来,抱成一团。
  陶行知在纽约时经常到华侨组织洗衣业联合会宣传抗日主张。洗衣工人说:“我们从早到黑,天天洗呀!浆呀!熨呀!怎么做抗日的工作?”
  陶行知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只要不买日本货,不帮助日本打中国,就算是做到抗日了。”后来洗衣业联合会的华侨工人果然做到了。陶行知高兴地为他们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洗衣歌》,节选如下:
  世界有多少罪恶?待我们洗净。
  人间有多少障碍?待我们熨平。
  熨啊!熨啊!熨去衣服的皱纹,
  熨去自救的障碍。洗啊!洗啊!
  洗去衣服的龌龊,洗去中国的国耻。
  兄弟们联合起来,拿出我们的真本领。
  另一首是《不买日货歌》:
  好少爷,真不错,宁可裤子破,
  不买东洋货,如买东洋货,没人嫁你做老婆。
  好姑娘,顶呱呱,宁可打赤脚,
  不愿穿丝袜!如果穿丝袜,便是一个女王八。
  这两首歌在美国不少城市的华侨中流传开来,男人学唱,女人学唱,老人学唱,小孩学唱,小伙子学唱,姑娘们学唱,汇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抗日歌曲的洪流。
  1938年7月中旬,陶行知到达耶路撒冷,亲眼看到犹太和阿拉伯两个民族在火拼,炸毁了铁路桥,切断了去耶路撒冷的路。他实在很痛心,感慨万端,写出下面一首诗:
  昨夜铁路被炸毁,基督门前不能过。
  并非害怕吃炸弹,小命要为中国活。
  写罢,他觉得这四句诗意犹未尽,即未把他所要说的话完全表达出来,便再写一首《敬告犹太和阿拉伯两大民族》:
  犹太的朋友,阿拉伯的勇将!
  你们杀得凶呀,为什么忘了阿无罗汉?
  你们是被压迫的民族,有共同的敌人要抵抗。
  为什么让人火把两头烧,彼此都上当。
  这首诗至今仍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仍闪耀着光芒,对犹太和阿拉伯两大民族来说确实是一副苦口良药。
  陶行知由耶路撒冷进入埃及首都开罗,在尼罗河畔爱资哈尔大学会见了多名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一遍又一遍,尽情地唱着,歌声激越嘹亮。谁也没有想到,在非洲的莽莽沙漠上,竟能响起中华民族的歌声!
  陶行知激动得眼眶湿润了,他吟出了一首诗:
  巍巍金字塔,滚滚尼罗河,
  法老如犹在,惊醒为谁歌!?
  埃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922年独立了。这首诗既是对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歌颂,又是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谴责,警醒埃及人民,要念念不忘国耻,要珍惜胜利来之不易。
  8月6日,陶行知到达锡兰(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下船时与同船的一大群中国同胞依依握别,赠诗曰:
  他日如相见,东方大战场。
  愿作东道主,洗尘黑龙江。
  陶行知念念不忘洗雪国耻、不忘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   陶行知为扩大海外的抗日活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出国两年后,于1938年8月回国了。回国后,蒋介石接见了他,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宾。李宗仁接见了他,周恩来接见了他,许多民主党派的头面人物也都接见了他,他变成了一个大红人。各方面的高官位子让他去坐,他都婉言谢绝,还是干他的老本行——推行平民教育。在新安旅行团(中共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文艺团)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大会主持人要他发表讲话。陶行知看到这个团体最初只有七个小光棍,现在发展成了这样庞大的团体,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掏出昨夜赶成的“三万歌”高声朗诵给大家听。这首七八十行的长诗,描绘出“新旅”小朋友以社会为家,手脑并用,真干抗日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因诗太长,未选录)。
  作曲家任光把这首诗要去谱上曲子,成为新安旅行团的团歌,唱响了大江南北。
  12月下旬,陶行知重到香港,为晓庄研究所采办仪器,主持香港中外业余学校的工作。不料刚到香港,他便听说身为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的汪精卫,居然擅离重庆,潜逃至越南河内,发出主和电报,公开暴露出汉奸的真面目。嫉恶如仇的陶行知立即发电给蒋介石,要求解除汪精卫这个败类的一切职务,开除出党。至此,陶行知还写下《除夕除精卫》一首诗,批判汪的卖国行径:
  自从沈阳事变,秦桧便已出现。
  忸忸怩怩,到如今才露面,
  从今后,没有人受他的骗。
  他的建议,只是一张名片。
  向精卫,学毛遂自荐。
  想做买办,开个日本店。
  战士们!驳斥精卫宣言应该念,
  念完一百遍。冲出前线,
  把秦桧捉住,锁上铁链,
  跪在一百万无名英雄墓前,
  再问他,对这笔买卖,还留恋不留恋?
  有人评价这首诗说他把汪精卫骂得痛快淋漓,不减抗日阵前三军持枪横扫的威力。
  1946年2月10日,在重庆沧白堂较场口举行民众大会,请政协代表报告当天开会的情况及讨论的问题。参加大会的有国民党的代表、共产党的代表、民主党派的代表。会开得非常好,大家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畅抒己见,大长了民主的力量,大灭了反动派的威风,这就引起了蒋介石反动分子的不满,于是利用特务分子、流氓打手,在大会上捣乱,放鞭炮、吹口哨、敲小锣、干扰会场秩序,甚至甩石头、扔手榴弹,打伤炸伤李公朴等几个民主人士。于是,陶行知写了一首诗,描绘出一个民主斗士在死亡面前毫无畏惧的高大形象。诗曰:
  主人要谈话,公仆摔石头;
  纵被石打死,死也争自由。
  继较场口事件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公开撕下了和平、民主的假面具,残酷镇压民主运动,疯狂杀害民主人士,惨案屡起:6月23日,南京下关惨案发生,爱国民主人士马叙伦等人被殴伤;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社会大学副校长李公朴被暗杀;7月15日,民主运动的勇士、著名的学者、诗人闻一多教授又被暗杀。陶行知面对眼前残酷的现实,实在无法继续容忍。他不讲求诗的韵律和语言,以口号的形式,奔腾的感情,含着血泪,呐喊出下面控告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罪恶的一首诗:
  你争取民主,反对一党专政。
  你争取和平,反对中国人杀中国人。
  杀你的人是杀民主,杀和平,
  杀害中华民族的生存。
  这一颗凶恶的子弹不是打你一个人,
  是打在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心身。
  你的死是民主的巨大损失,
  是和平的巨大损失。
  我们自己要为民主和平加倍地努力,
  来补偿这巨大的损失。
  这两次血案发生后不到一百天的日子里,陶行知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镇压民主发表了80多次的演说,这些演说对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罪行的揭露是那样深刻有力。国民党反动派怎能不把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掉而后快!他们罪恶的黑手已经伸到他的头上,就像一把魔剑,随时有降下来的危险。
  陶行知没有害怕,而是挺起胸膛,随时迎接厄运的到来。
  陶行知一生,为了推行平民教育、宣传抗日救亡、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政治、为创造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奔走。他的足迹遍及国内各地,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从中原到边疆。之后,他又远渡海外,跋涉欧、亚、非和南、北美洲。他七次进美国,六次进法国,五次进英国,四次进加拿大,三次进德国,二次进日本。到过一次的国家还有荷兰、墨西哥等16个国家。他餐风饮露,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不辞劳苦,日夜奔走不息;他像一只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突发脑溢血,于1946年7月25日,安然与世长辞。
  人民用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送别他的挽联。
其他文献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7月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提出要“善于运用成功经验,真正做到科学办党校”。根据上海市委关于大口党校资源优化整合的重要决策,市委党校5所分校于去年7月正
当今商业环境变化莫测,绝大多数企业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倒闭.从生态学角度看,一个组织要想生存发展,其学习的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的学
从陆而启所著的《意见裁判主义》一书的研究谱系和其可行性来看,“意见裁判主义”已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法实证主义为“意见裁判主义”的主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背景,
“你用电、我用心”,相信许多人每月拿到自己的电费账单时都会对这句话留下深刻印象.长期以来,这种服务理念几乎已经融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1.4万多名职工的血液之中.公司党
在 2 0 0 1年国际妇女节前夕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保证要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普京认为 ,俄罗斯从政妇女的人数太少 ,他感到十分遗憾。他表示 ,国家一定会
1934年lO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0月10日晚,二局跟随中革军委从瑞金梅坑出发,踏上漫漫征程。蒋介石命令几十万国民党军,不停地追击、围堵、绞杀,想趁机一举消灭红军。当时,红军的行动飘忽不定,没有据地群众可依靠,与地下党也无法及时取得联络,军委二局几乎是唯一的情报来源。二局一路及时提供准确情报。红军最终行万里而不溃,陷绝地又逢生。    配合及时战略转移    按原计划,中央红军突围转移的日期应
上海航天局第805所第31党支部以“一品·魔方”特色理念为牵引,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出支部工作品牌.所谓“一品”,即品味,品牌;“魔方”寓意凝聚、团结、配合,魔方的每一小块代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紧紧围绕集团中心工作,根据干部职工不同岗位、层次、类别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积极有效地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能力.rn围
在迪拜的地标建筑物之一、 目前世界第一高楼、人工构造物哈利法塔不远处,有一栋名为Single'Business+Tower的写字楼.与高耸入云、高达828米的哈利法塔相比,这栋写字楼毫不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