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有很多,我觉得课前激趣导入是很重要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前教师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且,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如:我在教学《下雪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灵敏的耳朵,能听到大自然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那么谁能模仿一下下雨的声音?打雷的声音?海浪的声音?”学生个个情绪高昂,表现积极。我马上又追问:“谁能模仿下雪的声音?”学生一片茫然。于是我就说:“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雪是什么声音吗?”学生马上回答:“想”。“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下雪的声音》,里面的内容会告诉你答案,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马上情绪高涨地朗读起课文来。当然,在教学中仅靠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进行阅读教学。
  二、明确朗读训练的要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地读,就是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流利地读,就是要求对朗读的内容比较熟悉,不断读、不读破句;有感情地读,就是要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重轻重缓急,做到感情自然流露。对朗读的要求,不但老师要心中有数,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这样才能使教师教而有方,学生学而有法,使朗读教学行之有效。每次朗读训练前,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朗读要求,如: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细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读:反复诵读,积累词、句、段;精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语气、语调,从而加深感知、领悟。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了他们所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许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了他们所传授、推行的阅读方法的正确。教师有必要从中撷取一些简便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向小学生推荐,使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方法可依凭,能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向小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
  1.目标阅读法
  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
  2.快速阅读法
  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3.以意逆志法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这就是说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学课本中出现一些古诗、古代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的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深理解。如林巧稚说“我们要得一百一十分”,其中“一百一十分”是什么意思?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倔强性格、不甘歧视、顽强精神、目标动力、志气骨气等“意”来逆推作者的“志”。
  4.写写画画法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随着阅读和思考,在书中写写画画,作各种各样的记号,并写下自己的随感。他认为这才是书籍的主人,这过程就是占有书籍的过程。小学生尤宜采用此法,凡是好词好句用一种符号圈出,作者的思路立意用另一种符号画出,疑难不解之处再用其他符号勾出。多读多思,勤画勤写,一定会取得成效。
  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以上的几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方式的探索,都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上,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在感悟中朗读,注重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骑龙山古道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平乐镇东约1公里的骑龙山上。古道沿着骑龙山脉的山脊蜿蜒延伸,一直通往雅安。2005年6月23日至7月2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邛崃市文物保护
期刊
在以知识、技术、信息为关键要素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作为掌控知识的主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如何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顺应变革,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调整战略思维成为企
文本解读对于有效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文本阅读能够反映一名语文教师本身的文学功底与基本素养。如果教师的文本解读存在错误,课堂教学效率是难以提高的,这样也势必科
殷商民族虽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民族,但由于商先公先王所在的部族与狄人关系十分密切,较旱地通过狄人掌握了畜养牛、羊的技能,并能制造车子,后来又掌握了驾御马车的技能,这些有利条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读书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进而使他们更好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去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读书能力,使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收获知识。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读 训练  读书在小学教育阶段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多读作品,进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摘 要】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找到全新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共同解决问题,合理的对教学任务进行安排,让学生体验和实践,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能够合理贴切的表达,有效的对英语学习进行规划,寻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效率,学习能力更强,课堂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  初中生 学习能力 英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怎样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
最近听了一、六年级的两堂课《冰花》和《浪淘沙》,感觉上课老师比较重视学生自身感受的宣泄,课上得很热闹,充分重视并满足学生初学课文后的情感表达愿望,但并未真正抓住教材的最本质的东西,对课文的深度把握不够。虽然课前预设了很多,但老师对学生的感悟仍不敢评价,学生的朗读只是一个穿插,生成的却很少。那么课堂上,老师如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久熏幽兰人自香  课文是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作用,尤其在当前这个提倡素质化教学理念的环境下,让学引思的阅读教学思路,得到了广大教职人员的一致认可,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家对这种方
本文论述了电子技术教学的现状,提出用Multisim9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以单管低频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Multisim9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特点。提出利用multisim9在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