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并不是完人,什么能力都可以超过学生,讲话像演讲家,板书像书法家,音色如播音员,这样的人是找不到的。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扬学生所长,让学生争当课堂教学的主人,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究:
   一、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机
   马斯洛认为,满足了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学生也是如此,只有给他们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甚至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思维的间歇处、迷茫处,给予及时的点拨。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安排学生走上信息技术讲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笔者改变原先对学生凶巴巴的态度,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活动,经常交流有关信息技术学习的信息,学生也一改对笔者敬而远之的常态,很快喜欢上笔者,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信息技术课,乐学好问,并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中,滋生出更强的求知欲。
   二、重视个性差异,满足学习需要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智能,但每个人具体的智能层面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不会拥有完全一样的智能层面,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也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目标单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级中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既要培养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也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选择相结合,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课程资源去开发,让学生走上讲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更自主。
   如在第三章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主题单元教学的方式。以文化无锡为主题内容进行整个单元的引领,在大主题的引导下,下设多个小主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选择适时进行疏导,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学习需要。在细节处理中,如卷首语的撰写可以安排写作水平好的学生进行介绍和指导,封面设计可以安排美术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分析版面设计,色彩敏锐的学生可以向大家介绍基础的色彩搭配,技术好的学生可以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大家突破技术上的各种问题。学生的个性在教与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这样,让学生主动走上讲台,扬长避短,学生的个性差异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交流中既积极展示了各自的优势才能,实现了教育的课内外结合和学科间的整合,也拓展了信息技术学习的课程资源,更发展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三、优化协作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建构主义认为,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而独立学习、倾听、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式,应由原先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在指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互助、学会协作,从而展开以小组团队等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笔者还经常根据学习情况、学习内容、学生个性,及时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小组的组合有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合,有时按兴趣、关系、爱好自由组合。经常适时安排各种让学生走上讲台的自由活动,由学生推选出的主持人轮流主持,使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参与的“广言堂”。这样,转变了信息技术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当一个学生学会了与别人合作时,他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起点问题,但如若我们换个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它是优化协作互动的最佳契机。在第二章的硬件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模拟组装和实践体验的环节,班级中对硬件比较熟悉的学生则是异质分组中各小组的骨干力量,兵教兵让学生敢学敢做,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愉快。起点低的学生在其中学会知识,起点高的学生在其中得到更熟练的体验,获得更多练习机会,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图片处理的章节中,异质分组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只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对他自身的帮助不大,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同质分组正好可以让水平相当的学生在技术上进一步进行深挖,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提高。在班级中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演示讲解又可以促进初学者的学习热情,在佩服与欣赏中营造出更佳的学习氛围,而介绍者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转变学习方式,讓学生走上讲台,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丰富、创新、有活力。这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享受获得成就的乐趣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四、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习发展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加德纳多元智能论指出,学生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不存在“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因此,首先需要确定正确的评价观,完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那种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出他们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达到通过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平时,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情况有意识地做好自我记载,并放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档案袋里;课堂上,由主持人做好课堂表现统计,在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如当大部分单元的教学结束时,我们会有一个作品评价的过程。作品评价会从创意、色彩、结构、内容等多角度进行自评、互评、师评,要评出等级,更要列出评出等级的依据。但作品评价只是单元学习评价的一个方面,单元学习评价还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互助学习、遵守课堂纪律等几个方面。智力因素是评价的重点,非智力因素同样也是评价的重点。两点三线的评价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学生完整的学习状态,也会让每一个学生客观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而这样的一种状态能让学生产生自信的同时知不足。古语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可以彻底放下因原先陈旧的评价方式而背上的心理包袱,学得更轻松、更自主。
   总之,重视学生智能差异,开发学生校本资源,让学生适时走上信息技术讲台,“教师 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与合作,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在教中领悟学,在学中领悟教;使学生在探究中学,在学中探究,在探究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从而使学习变得更自主。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石塘湾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如何实现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继续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扮演重要角色,是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创新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员为本,贴近社会发展实际,以学员素质期求为导向,构建继续教育工作多元开放和灵活的体系,不断创新继续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推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在“双语学贯中西,德能行走天下”办学理念引领下,四川省成都双语实验学校以课题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探索适合区域发展、学校实际情况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不断践行“融汇中西,对话世界”的课程文化理念,建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培养具有国際视野、国际竞争实力的现代人奠基。  学校的课程设置统整中西文化,完成了三级课程体系,即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特色课程三大板块。基础性课程,即部颁课程和地方课程;
新时代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在教学中发现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而教师只是作为一名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相关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何在教学中“玩中找乐”。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落到实处,学校开设的体育课不仅要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也要增进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和修养,用言行去感召学生,通过真诚
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率,轻思想教育。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其实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如何做到教书育人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教材加强思想教育    要在课堂上教书育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教材把思想教
摘要:职高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怎样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抗拒心理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职高数学教学 兴趣 情感教学 效果    职高数学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笔者认为,要搞好职高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教学效果。  一、职高生的特点  1.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   大多数职高生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
2019年7月13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19届研讨会颁奖盛典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举行。颁奖盛典揭晓了2019“年度人物”“智慧校长”“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及所有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并向获奖者颁发了奖牌、证书和奖金。  其中,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吴佑华、钱建华老师研发的“诗情·画意·数学眼光:换一种视角欣赏诗”课程,在两百多门校本课程中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卓越课程”奖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足教学艺术的舞台,给师生以充分施展才华的天地,而提问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课堂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合理提
[摘 要]采用问卷法对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高中生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了适合本地区普通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操作模式,以期推动本地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生涯规划;调查分析;操作模式;新高考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课程改革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1]。选科关系着学生未来学习的专业,甚至是未来发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均强调,要大力弘扬和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作为思想和知识最重要传播场所的学校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和思想渗透的效果。在此通过问卷调查,从中了解高中教师和学生对国学思想的一些认知和认同状况,为寻求促进优秀传统国学思想在高中校园传播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一、高中阶段渗透传统国学文化的重要性  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便刮起了一股汉语热,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很多事物均成为了时尚,如唐
摘要: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依据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每种模式各有优劣,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发达国家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紧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完善和更新中,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区别于普通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