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和流泪为主要特征,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很高,可以使幼雏生长停滞和产蛋母鸡的产蛋量显著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该病在鞍山地区的发病率也不断扩大,2006年9月鞍山市某养鸡场发生了本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 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有45日龄的雏鸡2000羽,2006年9月初开始发病。偶尔有个别的雏鸡出现水样鼻涕、打喷嚏、流泪等症状;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及时治疗,到该月中旬,突然暴发达1500只,发病率高达75%.陆续的便出现死亡,共死亡55只,死亡率为4.0%。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雏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蜷伏不动,个别的病鸡鼻道和窦腔发炎,流出稀薄的水样液,以后变成浓稠的黏液。一侧或两侧面部水肿、流泪、呼吸困难并伴有罗音。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鸡开始一侧或两侧面部高度水肿。鼻孔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眼结膜发炎,上下眼睑粘连,眼部突出,打开眼睑缘流出带有恶臭味的黄白色干酪样物,严重的造成失明。
  
  三、病理变化
  
  共剖检病鸡20只,主要病变是鼻腔和窦黏膜充血,发红和肿胀,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面部皮下水肿,有的鼻腔和结膜囊内有多量带恶臭味的分泌物和干酪样物。有的喉头、气管部带有血丝或带血凝块黏液,其中3只见气囊增厚,4只出现肺充血变化。
  
  四、实验室诊断
  
  1、病原菌分离与培养
  无菌取4只病鸡鼻液和眶下窦的渗出物涂片,分别经革兰氏、瑞氏、碱性美兰染色,镜检,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菌,两极着色。短杆菌和球杆菌,有的见有荚膜,无芽胞。
  用柏金耳挑取该病料画线接种在普通的琼脂平板和鸡肉汤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置烛罐内,在37度恒温箱中培养16~24小时。
  普通琼脂平板上无任何细菌生长,而鸡肉汤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见涂有直径0.3~0.8毫米的灰色露滴状,边缘整齐,半透明的菌落。挑取菌落涂片经革兰氏、瑞氏、碱特美兰染色,镜检结果同上。但未见荚膜,没有运动性,当菌体培养48~60小时以上时,菌落增大,不透明。表面比较干燥,菌体呈多形性。
  将上述菌落分别划线接种在以下三种培养基上:A、鸡肉汤琼脂平板。B、鸡肉汤巧克力琼脂平板(接种前培养基又经120℃高压半小时)。C、鸡肉汤巧克力琼脂平板,置烛罐内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其结果是,培养基A、B均无细菌生长,而培养基C上生长出了上述的典型菌落。
  用棉拭子把分离到的培养物均匀涂布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然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平板上划一直线。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结果在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周围也长出了典型的上述菌落,并呈现出卫星现象。
  2、生化试验
  本菌能发酵葡萄、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也能轻微发酵甘露醇,不能利用乳糖和木胶糖。
  3、血清学鉴别诊断
  对6只病鸡和6只实验用鸡做了禽霍乱,禽痘,败血霉形体病血清学的鉴别诊断,其结果是禽霍乱,禽痘为琼脂扩散实验呈阴性,败血霉形体平板凝集试验阴性。
  
  五、治疗方法
  
  对眼结膜发炎和眼睑粘连等轻微者,可涂以红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加以治疗效果较好,对病情较重的可采用药物肌肉注射的形式加以治疗,链霉素80mg/只或庆大霉素4000IU/只进行肌肉注射,结果在5~6天后痊愈,治愈率为95%。
  
  六、小结与讨论
  
  1、本病可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加以诊断。
  2、从治疗的效果上看,本病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等易感,病初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均可收到满意效果。
  3、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较高,维护好良好的鸡舍环境是降低本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于洪敏(鞍山市动物检疫站 114011)
  刘晓静(台安县动物防疫站 114100)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水体中亚硝酸根的快速方法,操作简单,最大吸收波长=524nm,摩尔吸光系数=3.27×104L/mol.cm,本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青山湖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加标
建筑消防水池的储水量需要设计多大,才能做到既能满足建筑火灾时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又能达到科学、经济、节省投资的目的,这是当前建设、设计及消防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对
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化学合成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以有机配体--金属配合物为手性催化剂的不对称合成的最新进展.
化学是自然界几大基础学科之一,其内容来源于自然,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化学反应过程如何抽象、如何让人捉摸不定,它总是在你身边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各种化学现象也是
笔者开展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黑穗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其对小麦生长安全,防治黑穗病效果显著,田间增产明显,是小麦种子处理的理想药剂。
桦南县大八浪乡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乡,全乡耕地面积27万亩,常年玉米播种面积10万亩,为了推动玉米生产,进一步提高效益,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经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即玉米大垄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全乡推广面积达5万亩,本乡玉米生产呈现  出稳产高产持续增产的发展态势。    1栽培技术模式    该栽培技术模式将原来的两条小垄(垄沟宽为65cm)改为一条畦
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及相近学科学生必修的实验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工程实验能力,可以通过实验方法、实验装置模块化、仿真操作、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及设计型实验的训练来完成
荷兰豆,又叫菜豌豆。在华北和黄淮流域种植荷兰豆,一般都是阳历的3月中、下旬播种,5月底至6月初陆续采收。由于传统的种植方法生长时间短,上市晚,产量也较低。鉴于这种情况,我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于1992年着手对荷兰豆进行大胆的秋播春收技术尝试性试验,并从进口荷兰豆种子抗寒品系中筛选出一种大荚型矮生品种,经人工杂交后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冬越荷兰豆。根据我所多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该品种综合抗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