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新增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及提高土壤肥力途径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宽甸县新增蔬菜保护地(2007—2010年)土壤养分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全县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低于缺钾临界值(<100mg/kg)的面积达70%;保护地土壤pH值<5.5的酸性土壤面积占新增面积的23.5%。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保护地土壤肥力的施肥措施。
  [关键词] 保护地;土壤养分;蔬菜;施肥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宽甸县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值逐年增长,已成为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特别是从2007年至2010年,全县保护地面积增速非常快,累计新增保护地面积8500亩。为了解目前全县新发展的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和变化规律,2010年,我们对全县近四年新增的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土壤改良措施,旨在为新增保护地科学施肥和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土壤采集和分析方法
  1.土壤采集
  根据全县新增保护地主要土壤类型分布面积和保护地生产的实际情况,共采集了2个土类,3个亚类,8个土属的0~20cm耕层土壤农化样120个。在冬春茬移栽施肥前采样,采用人工钻取土壤,多点混合方法。具体方法为:按S形均匀采10个点样,四分法去掉杂质,保留0.5kg,自然风干。
  2.测定方法 [1]
  有机质采取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H值采取电位法测定。
  3.土壤养分状况评价方法
  土壤有机质丰缺情况分析参考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碱解氮和有效磷分析参考菜园土壤有效养分丰缺状况分级[2],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菜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级
  碱解氮(N)有效磷(P2O5)
  含量/(mg/kg) 丰缺状况 含量/(mg/kg) 丰缺状况
  <100严重缺乏 <30 严重缺乏
  100~200缺乏 30~60缺乏
  200~300适宜 60~90适宜
  >300 过高>90 过高
  
  二、新增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动态
  1.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
  宽甸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宽甸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加权平均值为2.40%,变幅在1.12%~4.37%之間,其中宽中重点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1%,变幅1.26%~4.59%;宽南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3%,变幅1.18%~4.74%;宽东和宽北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在1.8%~2.0%之间。按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分别为>4%、3%~4%、2%~3%、1%~2%、<1%),全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属于中等水平。
  由表2可知:宽甸县新增保护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加权平均值为187mg/kg,变幅70~360mg/kg。其中宽中、宽南保护地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当,平均为220 mg/kg,变幅100~360mg/kg,宽东、宽北土壤速效氮含量平均为160mg/kg,变幅70~340mg/kg。按菜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全县大部分新增保护地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处于适宜水平。
  全县新增保护地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和速效氮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草甸土>潮棕壤>棕壤。其中草甸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62%,速效氮平均含量为203mg/kg;潮棕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7%,速效氮平均为189mg/kg;棕壤有机质含量为2.23%,速效氮平均为158mg/kg。
  表2 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情况
  地区 有机质% 碱解氮/( mg/kg)
   平均 变幅 分级平均 变幅 平均
  宽中 2.711.26~4.59中等 220 100~360 适宜
  宽南 2.631.18~4.74中等 220 100~360 适宜
  宽东、宽北 1.901.80~2.00稍缺 16070~340 缺乏
  平均 2.401.12~4.37中等 18770~360 缺乏
  
  2.土壤有效磷含量
  土壤有效磷含量状况是反映土壤对作物磷素供应水平的标志。宽甸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状况见表3。
  表3土壤有效磷含量情况
  地区平均/( mg/kg)变幅/( mg/kg)分级
  宽中 40 20~68 缺乏
  宽南 37 18~65 缺乏
  宽东 30 15~60 缺乏
  宽北 28 15~50 缺乏
  平均 35 12~68 缺乏
  
  从表3可以看出:全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加权平均值为35mg/kg,变幅12~-68mg/kg;宽中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40 mg/kg,变幅为20~68 mg/kg;宽南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7 mg/kg,变幅为18~65 mg/kg;宽东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0 mg/kg,变幅为15~60 mg/kg;宽北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8 mg/kg,变幅为15~50 mg/kg。与菜园土壤有效磷分级参考指标比较,宽甸县新增保护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缺乏状态。
  保护地不同土壤类型有效磷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草甸土>潮棕壤>棕壤。其中,草甸土有效磷含量平均为42 mg/kg,潮棕壤为34 mg/kg,棕壤为26 mg/kg,全县保护地不同土壤类型的磷素含量均缺乏。
  3.土壤速效钾含量
  全县新增保护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加权平均值为70mg/kg,变幅40~120mg/kg,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分别为>200mg/kg、150~200mg/kg、100~150mg/kg、50~100mg/kg、<50mg/kg),全县保护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属于4级水平,处于缺钾状态。所有供试样点中,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钾临界值(K2O<100mg/kg)的样点占70%,说明全县有相当数量的保护地土壤缺钾。
  全县新增保护地不同土壤类型有效钾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棕壤>潮棕壤>草甸土。其中棕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mg/kg,潮棕壤平均为73mg/kg,草甸土平均为55mg/kg。
  4.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与土壤养分存在的形态及有效性密切相关,农业生产实践证明,中性至微酸性土壤(pH5.5~7.5),适宜作物生长,土壤过酸过碱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全县新增保护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4.5~6.8。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县保护地土壤pH值<5.5过酸面积达2000多亩,占新增保护地面积的23.5%左右。
  三、提高新增保护地土壤养分的途径
  由于宽甸新增蔬菜保护地大部分是在大田或荒地上建设起来的,土壤基础肥力低,再加上施肥措施不当,造成新增保护地土壤肥力普遍偏低。为尽快提高保护地土壤肥力,保证土壤养分均衡提高,应采取积极施肥措施:
  1.增施有机肥
  ⑴增施腐熟畜禽粪。保护地施用的畜禽粪尿一定要充分腐熟,应施用猪牛羊粪75~90t/hm2或鸡粪45~60 t/hm2
  ⑵秸秆还田,肥地改土。秸秆还田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好的玉米秸秆均匀平放入沟畦内,压实后与沟沿持平为准,先用2%的尿素水溶液喷施表面秸秆(也可用2%的红糖水溶液),然后将配制好的发酵菌剂均匀地撒施在秸秆上,并用铁锨拍打,使菌料部分下落到秸秆层内。建议最好配合肥料投入,以15~30m3/hm2腐熟鸡粪为宜,与剩余的30%化肥混合撒施在菌剂上面,可增加和延长肥效1a以上。
  2.精确调整施氮量和磷钾量
  氮磷钾是蔬菜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新建蔬菜保护地要重视氮磷钾肥料施用。氮肥一定要精准调控,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氮量,一般施氮量不要超过300 kg/hm2。根据目前土壤中磷钾含量偏低的情况,可施用其需要量的1.5~2倍,并应随着土壤中磷钾含量的增加及时调整磷钾施用量。
  3.合理调整养分比例
  前3年保持氮磷钾施用的比例为1:0.5:1,3年后调整其比例为1:0.3~0.4:1.根据不同蔬菜对微量元素的敏感程度,适当增加微量元素的施用。
  4.调节土壤酸碱度
  对于pH值低于5.5的地块,可因地制宜地施用生石灰、炉灰渣等碱性物质来调节土壤酸碱度,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S]. 北京:农业出版社,2006
  [2]马国瑞,石伟勇.蔬菜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其他文献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生态农业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整体农业系统,使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是一项可持续的农业技术。  200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之一,采取扶持政策大力扶持农村沼气建设,到2010年中央投资499亿元,发展农村沼气5000
期刊
[摘要] 安全贮藏水稻种子对水稻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系到水稻的丰产丰收。文章详细论述了影响水稻种子安全贮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保持水稻种子贮藏品质及优良种性的各种技术措施。  [关键词] 安全贮藏;水稻;种子  稻种有稃壳保护,比较耐贮藏,只要做好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控制种温和水分,注意防虫等工作,一般可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一、适时收获,及时干燥,冷却入库  過早收获的种子成熟度差,瘦瘪粒
期刊
在陕西省组织实施的全省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中,麟游县农技中心以选用抗旱、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为基础,综合利用集成配套增产技术,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创新开展春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该中心百亩高产创建示范田,以亩产1022.5kg的产量,顺利通过了省高产创建专家组的验收,创出了渭北春玉米高产的新纪录。现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确定适宜的玉米高产基地  玉米能否实现高产,地力条件,生产水
期刊
当作物误喷了农药,出现黄化、畸形、枯萎、生长停滞等现象,表明作物已中药害。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是:打药时误用农药,喷药不对症、喷药浓度过大,或喷劣质农药等原因造成作物产生药害。发生了药害应及时补救,争取把药害降到最低。  作物中药害及时补救,补救的方法有:①及时使用解毒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引发药害的农药性质,采用与其性质相反的药物中和。②使用叶面追肥。用1%尿素或叶面肥等对作物进行喷肥,调节
期刊
迷你黄瓜又称水果型黄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果实短小无刺,肉质脆嫩,口味清脆爽口,是一种高档的水果型蔬菜,倍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迷你黄瓜品种培育工作起步较晚,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北方地区春大棚栽培2月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小拱棚覆盖露地早熟栽培3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于小拱棚内,5月上旬撤出小拱棚。植株生长势强,全雌性,主侧枝结瓜,一
期刊
一、品种来源  玉米新品种阜研168(阜研9575)是2005年以阜黄95为母本,阜黄7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2月份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亲本来源  母本来源:阜黄95是2000年以9047为母本,郑58为父本组配的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而成。  父本来源:阜黄75是1999年以西502-196为母本,昌7-2为父本回交昌7-2为父本组配的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而成
期刊
我国的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利用玉米开发出的新产品越来越多,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加大。玉米种子的好坏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一环,目前,市场上部分商家为了牟取暴利,销售假、劣种子的现象屡有发生,给广大农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下面就如何识别真、假、劣种子谈几点意见。  一、术语与定义  1.种子  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一切可以被用作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在植物学上,种子
期刊
一、品种来源  玉米新品种联达128(阜研5699)是2005年以阜黄56为母本,外引系丹99长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2月份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亲本来源  母本来源:阜黄56是1999年以铁9206为母本与近血缘C8605~2为父本组配成基础材料,以后连续自交7代,于2003年选育而成,暂定系号为“阜黄56”。该系克服铁C8
期刊
2010年我场科研站从本地区当前生产品种和近几年来各科研育种单位新推广的品种中,选择了17个大豆品种进行展示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本地区自然条件下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指导农业生产和种子公司经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试验,我们筛选出了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垦丰14、垦鉴43、垦农22、垦丰17、红丰11、黑农58等可以在今后生产和经营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基本情
期刊
目前,在生产中防治棉花叶螨的药剂较多,各有优劣。本实验就是通过棉田喷药,比较螨园净、螨捕尽、绿生、蚜螨联除四种药剂防治棉花叶螨的效果。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地在一连0261#棉田。试验采用人工喷雾器喷雾,喷药前定点、定株、定叶片调查虫口基数。  试验药剂螨园净;螨捕尽;绿生,蚜螨联除  试验设计该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小区面积300m2,各种药剂处理为:  处理1:螨园净1袋兑一桶水  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