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价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制备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材料的原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软骨、骨组织的修复、替代,已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利用生物活性玻璃和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等天然大分子复合制备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观察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实验,于2006-03/08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健康成年家兔11只.采用冷冻干燥和仿生矿化技术,以改性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4种仿生复合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方法:对4种新型仿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中毒症状.按50mL/kg尾静脉注射4种材料的浸提液.支架材料加入新鲜兔血进行溶血试验,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溶血率.兔脊柱两侧皮内注射浸提液观察皮肤刺激反应.主要观察指标:注入浸提液后24,48,72h观察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和皮肤刺激反应,测定溶血率.结果: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组小鼠无死亡,无明显毒性表现、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溶血试验结果表明,4组支架材料的溶血率均<5%,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皮内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4组均未见任何刺激反应,无红斑、焦痂、水肿等皮肤反应现象.结论:仿生复合支架材料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无毒性,无刺激性,生物安全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迄今仍不清楚.有关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对AD 有效治疗研究的障碍.在非遗传性AD 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是淀粉样沉积物还是脑血管病变是其前驱病理变化呢?本
期刊
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并建立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我市要求从1999年起,各县、区级碘盐实验室,一律施行碘盐定量监测.5月,我市对各县、区盐碘实验室
患者女,15岁.因剧烈活动后胸闷心悸半年余来诊.查体: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扩大,心率88次,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3级收缩期
背景:可注射性水凝胶-几丁质是国际上最新兴起的软骨组织工程材料,它提供了一类新的细胞固定机制.目的:实验拟观察采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几丁质凝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
1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山东省大骨节病发生在潍坊的青州市。据记载,大骨节病的流行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为摸清病情分布,1958年潍坊市进行了首次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29个村,发现病人579例,主要
众所周知,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是特殊检查.我们把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由生理盐水涂片法换成生理盐水涂片法+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革兰氏染色法,对连锁检查结果进行小
期刊
我们于1997年5月~1999年5月收集慢型克山病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及扩张型心肌病20例,应用氨力农注射液和心先安注射液治疗,分成二组,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心先安治
患者男,30岁.行马凡综合症Bentan手术后50天,自觉脐周疼痛,伴呕吐不能进食,再次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