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打造三十个5G全连接工厂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3日,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指出,未来三年,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心。
   《计划》提出,到2023年,融合应用成效进一步彰显。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重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达到30%,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不断提升。
   到2023年,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网络、标识、平台、安全等领域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统一、融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领域标准研制取得突破。
   到2023年,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健全。培育发展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億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1~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培育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计划》对安全保障能力也做出要求。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有效实施,聚焦重点工业领域打造200家贯标示范企业和100个优秀解决方案。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安全服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安全创新示范园区。基本建成覆盖全网、多方联动、运行高效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计划》共部署了十一项重点任务:实施网络体系强基行动、标识解析增强行动、平台体系壮大行动、数据汇聚赋能行动等。《计划》提到,到2023年,工业企业及设备上云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此外,《计划》指出,面向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医药等流程行业及电子、汽车、装备、建筑等离散行业,建设行业大数据分中心,加强行业数据资源管理。加强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与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联动衔接,搭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中小微企业数据集成和共享平台,探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在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基础较好领域,建设一批统一规范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汇聚数据资源达到PB级。建设场景驱动的高质量数据集,鼓励开展工业算法创新。开展数据创新应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开展数据灾备服务,提升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华云数据董事长、总裁许广彬表示,《计划》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工作推进指明了方向,将引领工业互联网迈入新阶段。作为纲领性文件,《计划》将加快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工业、制造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壮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实现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阶段性跃升。
   许广彬认为,《计划》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素、细化了各方向的建设内容、明确了各任务的具体目标,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保障、关键技术攻克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等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政策指引,使企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尤其是云计算目前已经成为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的关健要素。比如,华云数据为劲嘉集团“全面上云”提供从IaaS到PaaS的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基础资源虚拟化、资源共享,实现业务服务的整合与调配,集中化、策略化管理,同时构建应用云化IaaS平台和数据云化的PaaS平台,以适应劲嘉集团快速发展的业务需求。
   华云数据利用云计算赋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用案例证明了了《计划》中要求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的重要性。《计划》提出:重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应用普及率达到30%,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成效不断提升。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显著,2018~2020年起步期的行动计划全部完成,部分重点任务和工程超预期,网络基础、平台中枢、数据要素、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亟需产学研用各方通力合作,切实解决企业全局性、战略性难题,实现工业互联网整体跃升,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月球移民指南》,[德]弗洛里安·M.内贝尔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  移民月球真的可行吗?如果月球可以移民了,你愿意去月球上居住吗?在月球上居住会遇到哪些问题?移民月球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本书从探讨为什么移民月球開始,向读者介绍了一整套可以逐步实现月球基地项目的方案,之前你或许觉得移民月球是异想天开,但是打开本书,你会发现,移民月球也许真的不是梦!
期刊
科学导报讯 1月15日,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山西省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共26条,制定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了餐饮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义务,建立了预防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并将宣传教育引导贯穿全过程。   菜单上不提示菜量规格、点的菜超量了、商家不提醒甚至故意误导消费者,作为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
期刊
最近,市场上出现声称可以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多家网购平台显示在售,每支牙膏价格从十几元至上百元不等。有商家称,该款牙膏对消除口腔和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均有作用,一支就可见效。   果真有如此奇效的牙膏吗?对此,有专家直言,口腔内从未培养出过幽门螺旋杆菌,胃才是最适合幽门螺旋杆菌居住的地方,通过刷牙治疗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性不大。可见,这又是一款收割消费者“智商税”的伪产品。   “抗幽
期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山西以项目建设新高潮迈好新年第一步、开启“十四五”新征程。1月1日,山西省开发区2021年第一期项目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在各市同步举行。共签约项目413个、总投资2800亿元,开工项目268个、总投资1288.6亿元,投产项目245个、总投资556.7亿元。   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把创新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抓住不放、久久為功,目标前
期刊
2020年11月24日到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月球采样返回之旅,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巧合的是,嫦娥五号探测器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个航天器。  1970年4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一颗航天器东方红一号卫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我国走向太空时代的第一步。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
期刊
开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7个新兴产业赛道,吸引35788家企业报名,34家企业入围总决赛。这项“千里挑一”的赛事,落下了帷幕。   近日,2020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杭州举行。赛事期间,通过评审专家从技术、市场、团队、财务等维度进行评审,挖掘企业亮点和潜力,34家参赛企业均获得全方位的项目打磨。其中,深圳凤鸣翔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索元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初創企业组和
期刊
2020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打造的“中国纳米谷”重磅项目——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滤波器在广州高新区正式试投产。该项目将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5G通信射频前端声表面滤波器研发平台,助力解决5G通信射频前端的技术问题。  落地广州高新区之前,赵宇亮收到多个地方抛来的“橄榄枝”。深入地调研后,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广州高新区。  “在这里,早上定下的事情上午就干,上午定下的事情下午就办
期刊
1月24日,记者从诺禾致源公司获悉,山西省首个自动化、高通量的核酸检测PCR方舱实验室在晋城市成功落成并完成验收。该实验室具备在一天半内完成市区50万常住人口核酸检测的能力。作為方舱实验室内部的“灵魂部件”,诺禾致源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样本前处理工作站,赋予了方舱实验室高效的核酸检测能力。  自动化样本前处理工作站由诺禾致源于去年8月完成研发,并多次在青岛、天津、河北等地的抗疫实战中“大显身手”,使其
期刊
走进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穿着西装衬衣,却经常跪在机器旁边,挽起袖子就下手;他与工人蹲在地上看图纸,累了就坐在地上,和大家继续讨论。他就是出生于1984年的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景川。回乡创业 投身激光产业  颜景川是土生土长的山东淄博人,在当地读完本科之后,赴韩国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又到德国游学一年,专门学习工业设计。刚回国的时候,他担任一家韩国公司中
期刊
新技术正在深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技术应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2020年上半年,我们见识了科技战疫的不小成就,“兴奋曲线”上扬;下半年,过度搜集数据、深度伪造、人脸识别数据滥用、大数据杀熟等负面问题,又加剧了人们对“技术作恶”的忧虑,“焦虑曲线”翘尾。这种“喜忧曲线交叉”,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技术与社会之间持久的张力。   当前,我们的技术应用场景是丰富的,却也是有选择性的。各类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