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吃过晚饭后,总是爸爸陪她玩,我来做家务。上小学后,因为有了学习任务,就不能像幼儿园那样一吃完饭就开始玩了。不过刚上小学那段时间,作业并不是很多,女儿很快就可以做完。所以,我们就和她商量好,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有一段“游戏时间”,时长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所谓游戏,就是在女儿写完作业以后,爸爸、妈妈陪孩子玩的互动游戏。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协定,游戏时间长的话,女儿最喜欢到楼下的健身场地去荡秋千;时间短的话,我们就在家下五子棋、跳棋或者玩扑克牌。
  我和先生更喜欢跟女儿玩扑克牌,女儿最喜欢“争上游”或者“斗地主”,因为打牌时可以三个人一起参与,而且三个人有输有赢,输赢也不固定在某个人身上。赢了,我们会表现得非常高兴;输了,我们也会表现得很懊恼,并说“再来,下次我一定会赢”。跟女儿一起玩牌,我们很少让着她,不会故意让她赢牌,目的就是要培养女儿“输得起”的品质。
  一次,一个小朋友来我家玩,我就和她们两个一起玩牌,而那个小朋友每次输牌的时候就非常不高兴,要是连输两次还会哭鼻子。看到这种情形,女儿会很不解,因为在她看来输赢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后来了解到,那位小朋友在自己家打扑克的时候,大人为了让孩子高兴总是故意输牌,所以每次都是小朋友获胜。父母出于爱让孩子只去体会赢的乐趣,殊不知,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时就表现得很脆弱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输得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输得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得起。孩子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不可能每次都考出好成绩,如果输得起,那么就不会看重一次的得失,考好了会高兴,考得不好会重整旗鼓努力准备下一次考试。孩子在将来的生活和事业中也会时时遇到较量,只有怀着输得起的心态,才能平和看待每件事,尽力而为,努力实现自己的那份精彩。
  别小看玩扑克牌,它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冲突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先生在玩牌的时候时常“耍赖”,女儿会据理力争,最终使问题解决。“斗地主”的时候,每一轮牌局都会有两个人成为朋友,那么如何观察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或者如何跟你的“朋友”联手对付“敌人”?这一切,看似轻松的游戏,其实锻炼的都是孩子的能力。
  此外,“游戏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女儿在写作业时非常专注,速度也很快,因为她知道作业写完后有好事情在等着她。
  这两年接触了一些小学生的家长,他们诉苦说孩子写作业很磨蹭,明明很快就能写完的作业,孩子总是要写到将近11点。仔细分析才发现,许多孩子刚上小学时写作业很快,有些家长就觉得孩子没有“吃饱”,于是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再给孩子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给他布置的是分外的作业,从心里就不爱做,但是迫于家长的威严,又不得不做,于是便用磨蹭来对付家长。孩子会想:既然很快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会有新的作业,不如写慢点,把时间拉长,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给我布置新的作业了。许多孩子写作业磨蹭都源于此。
  磨蹭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后患无穷。当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后,作业量会大大增加,此时就算不给他们布置额外的作业,孩子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内作业。磨蹭使孩子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孩子会更加抵触写作业。相比较,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会加大,也更容易把作业尽快写完。
  此外,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他玩耍,父母只能同时扮演家长和同伴的角色。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点我和先生的意见非常一致,即一定要让女儿快乐成长。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极少在周末给女儿报读课外班,目的就是让女儿在上了五天的学之后尽情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女儿一般在周六上午把作业做完,下午去上舞蹈课,周日基本都是自由时间。为了让女儿玩得尽兴,我们把周日规定为我家的“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为此,我和先生都尽量在上班时间把工作做完,争取不在周末加班。
  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们住得离颐和园很近,骑车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而且冬日是旅游淡季,门票比较便宜。那时我们一家喜欢在冬日的午后,一起去爬万寿山,选一个“庭院”,我和先生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看女儿把院子中央的方砖当做“房子”跳来跳去;或者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趴在“院墙上”,看那烟波浩渺的昆明湖。那时候,昆明湖的风、万寿山的石头、西堤的柳树、佛香阁的雪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风景。女儿在那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女儿小学六年,我们“家庭日”的活动足迹很多:家门口的圆明园,四季风光皆迷人的植物园,科技馆的穹幕电影院,动物园的猴山旁,自然博物馆的展窗外,高高耸立的凤凰岭上……无不留下了我们一家的身影。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而且亲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我和先生也适时地把我们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女儿的内心,让女儿懂得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女儿每个周末的轻松,让不少小朋友非常羡慕。那时候我家离学校近,放学后,总会有小朋友和女儿一起回家玩儿。有一次我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跟女儿告别的两个小朋友在说:“李若辰真幸福!”“是啊!我好羡慕她呀!”我知道他们所羡慕的“幸福”,正是不用在周末去上各种课外补习班,而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到处去玩儿。
  在“家庭日”,我们也经常让女儿约上她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但可惜的是,许多小朋友周末压根就没有放松的时间,总是被家长逼着赶场子,两天都被排得满满的。有些孩子熬不住了,就出现了各种问题。一次在外地讲课,听说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习各种特长,而且表现得特别优秀,然而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孩子患上了心肌炎,医生告知:这孩子是累的,孩子这一生都不能太劳心劳力了。
  小学生的功课未必重,但周一到周五的时间都被“圈”在学校里,孩子会觉得很受约束。法定的两天周末,本应该是还给孩子自由的休息时间,家长根本就没有权力剥夺。作为成人的家长在工作五天后,都特别想放松一下,何况那么小的孩子呢?而且,玩是孩子的天性,多多玩耍可以让孩子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性格变得阳光开朗。
  多年的经历让我发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时间玩,而是家长不愿意在周末和孩子一起活动,因为这需要家长付出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我们为人父母,就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养育孩子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要给予特定的养分,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些机会错失之后就永远无法弥补了,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稍纵即逝。我和先生很庆幸,抓住了孩子上小学的宝贵时间,陪孩子快乐地度过了小学六年。
  小学生还是“顽童”,应该让孩子有玩的机会,毕竟处处留心皆学问,走出课本、走出家门,孩子其实也在学习,而且是在轻松地学习。
  (摘自《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摄影师拍摄到两只企鹅一起在山顶看夜景的唯美场景。两只企鹅互相依偎,静静地望着远方的灯火,浪漫得像是動画电影里的场景。  (http://kuaibao.qq.com/s/20200421A0APAU00?refer=spider 2020年4月21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做学问需经历三种阶段,援引这个思路我把个人的专业成长道路也概括为三重境界:茫然,执着,收获。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09年,青涩的我走出大学校门开始了教学生涯。在从教最初的一两年里,作为一名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手,有欣喜,也有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专业知识贫乏,教学技能有限,教学理念落后。周而复始的教学又是那样单调,毫无新意。就这
【摘 要】 “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把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对文本的驾驭融为一体,真正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结构更臻于完美,让语文课堂更显深度、力度,真正做到有效导入。本文试着从三方面对“一槌定音”式课堂导入作一番探索。  【关键词】 一槌定音;课堂导入;有效  播放与文本有联系的歌曲或视频,营造可感情境,乃情境导入法;巧妙铺设或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引人入胜,故事导入法是
【摘 要】 教学是一种艺术,高效教学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他们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古人要求写文章能够做到“豹头、猪肚、凤尾”,我们教学也应该有着如此要求,特别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这样不仅能帮助高中学生掌握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能够为信息技术课树立正面形象。  【关 键 词】 高中;信息技术;高效快乐;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
喜欢旅行的孩子都有一颗徐霞客的心!来这里分享旅程的小游侠将获得50元“游侠资金”和本栏目独家定制的“游侠徽章”!  本期小游侠:李之澜【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小学三(3)班】  假期里,我和妈妈去了桂林,我们游览了许多景点,我觉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  日月双塔  到达桂林的当天晚上,我们在市区里闲逛,发现了“日月双塔”。金碧辉煌的是日塔,银光闪闪的是月塔,一个在水中,一个在陆地上。
笔者的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十六七岁是写诗的年龄。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莫说现在的高中生不写诗,读诗都很少了。细究原因,不难理解。新媒体的出现,阅读内容极大丰富,学生选择的东西也多。近年来,诗坛也鲜有能接学生地气的作品产生。学生没诗读,不会读,自然就不愿读。从而拥有诗心的人就越来越少。  作为中国文学作品源头之一的诗歌,从产生时就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诗·大序》中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
在合肥市教育局、合肥社区大学主办的家庭教育父母“童”学精品课堂上,我有幸聆听了题为《良好的家庭教育从亲子阅读开始》的讲座。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时我仍意犹未盡。这一课的确是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在此,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中最美的课程  看懂相应的绘本往往比听家长说一万句更有用。而父母跟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是多么重要又美好的事情:孩子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摘 要】从2016年4月起,江苏省全面推进以提升乡村教师素质为抓手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一年多来,全省80个市级培育站、133个县级培育站已培训乡村骨干教师6000人。江苏省无锡市乡村初中品德学科及教育科研带头人培育站建设着力从乡村教育的关键处出发,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能力素质,开启乡村教师自我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通道。  【关键词】培育站;教育培训;乡村教师发展;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策划人语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硬骨头”,是师生成长的“牛鼻子”。  评价不是为了判断,而是为了促进。评价有三大要义:一是聚焦,即聚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聚焦于学科的课程目标;二是实时,即在学习展开的过程中实时评价,在有意义、有趣味、有挑战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实时评价;三是增值,即实现知识的迭代、思维的进阶和生命的增值。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甫一出现,就受到热捧。其魅力就在于“表现”,
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合著的《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是一本关于课程规划、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理论专著,也是一本指导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指南。   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分两大领域:一是国家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和设计力。传统理念的课程规划、编制和设计属于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范畴,学校只负责具体的教材分析和课堂实施。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则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