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学家研发精准控光技术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

来源 :电器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5月17日发布一项公告称,受蝴蝶翅膀启发,该校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精准控制光走向的微型结构。这种控光技术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建筑和隐身技术等领域中。据澳旧立大学研究人员介绍,此次研究灵感来自于生活在热带的欢乐女神闪蝶,它翅膀上微小的锥形纳米结构可以让翅膀控制光的散射,从而产生绚烂的蓝色。
其他文献
利用直流电子负载对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恒压、恒流和恒阻三种模式下的测试,得到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响应曲线,又用陶瓷电阻进行了恒阻模式下的测试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太阳
A454型粗纱机的30块盖板上共设计有6组电器开关按钮。该开关按钮的电源线路走向是由机后下方至机架向上引出,从盖板后部向前经过盖板至前部的盖板斜面并连接开关按钮。在生产
介绍了气囊翻袋机的机械、PLC软硬件控制、气动等内容的设计原理。介绍了如何将三维造型装配、运动仿真、力信号检测处理、模糊控制算法等技术综合应用于机电气一体化产品的
介绍了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混合训练算法(HFM)和正则化混合训练算法(RHFM),然后将该算法应用于UCI数据库上的实际回归例子中,并将其与BP、NNRW以及FM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实验表
探讨涤纶圣麻混纺纬弹织物的生产工艺。用涤纶/圣麻70/3019.7tex纱为经纱,涤纶/圣麻70/3018.5tex(44.4dtex)氨纶包芯纱为纬纱进行交织。对织造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经采用“小张
研究化学改性处理对天然浅绿色彩棉纤维性能的影响。通过碱处理和戊二醛交联对纤维品质较差的浅绿色彩棉纤维进行改性。测试了碱处理及戊二醛交联后浅绿色彩棉纤维的强伸性能
为了真实反映制造行业的生态水平,在生态设计时能便捷、有效地获得原材料、零件、各工艺等的生态数据,确保生态设计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构建机电产品生态数据库迫在眉睫。对
纺纱车间空调室内的风机和水泵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车间及室外温湿度的变化而调节.一般采用手动调节,但由于车间温湿度基本为恒量(变化较小),而室外温湿度变化较大,导致了
微型工件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相对于其他工件的加工,微型工件由于其尺寸的特殊性,至今缺少高效的成形手段。激光驱动飞片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微型工件成形困难的有效手
为了提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设计了节流口可调式阻尼减振器,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整车模型,采用Mamdani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