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成了对方的客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母是不会溺爱孩子的那种人,对我总是格外严苛。我从小听到的赞扬多来自别的家长,而父母说的最多的则是:你看别人的孩子多乖,你怎么就那么调皮捣蛋呢?
  比如,如果我和小伙伴们发生争执,尤其是在外人面前,错的一定是我。每每这时,别的小朋友的家长也会凶起自己的孩子来。看着家长们对别家的孩子客客气气而对自家的孩子横眉冷對的模样,我从心里渴望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也许那样父母就会给我特别的待遇。尽管如此,儿时的我还是腻着自己的父母,喜怒哀乐一股脑地全呈现在他们面前。
  再大一点,开始喜欢家里有客人或者去别人家做客的感觉。因为那时家里不太富裕,平常难得吃上好东西穿上好衣服,但家里有客或者去做客就例外。
  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就特意准备了很多让人嘴馋的食物来,借着客人的光,我也总能开个洋荤。客人在,父母的脸上全是笑容,对我也温柔宽容了许多。即使有时闯了祸,有客人帮忙说话也就免了一番责难。所以那时我希望家里天天有客人来,不过这种想法也不太现实。
  去别人家做客,父母一般不愿意带着我,但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有时也会格外开恩。去别人家做客,父母一定会把我打扮得精神十足。穿上逢年过节才有的衣服,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要礼貌,如果表现得让他们满意,我说不准还会得到额外的奖赏。更重要的是,别人总会不停地夸赞我,去做一次客,吃好穿好之外我还能获得很少从父母口中得到的表扬。这样的感觉让我一度很迷恋。
  直到上了中学,我才慢慢体会到客气的概念。我懂得客气有时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貌用语,代表了疏离和不亲密。别人客气的话大多是场面所致,不用当真。于是,我也不再留恋跟随父母走亲访友的行程了。尽管偶尔也能体会父母严格的要求下望子成龙的含义,但心里隐隐约约还是有些排斥。虽然如此想,但摄于父母的威严也只能暗暗叫屈。那时,我们的关系是父母引路,我跟着走就行。
  对我来说,真正长大成人的感觉源于父母对我的态度。进入大学,我明显察觉到父母不再把我当成未谙世事的孩子了。他们不再动不动就与我说大道理,更不会我一犯错就动辄恶言粗语的训斥。他们开始征求我的意见,探明我的想法,与我公开讨论某些决定。
  以前,父母很少关注我的想法,而那时他们会把决定权交到我手里。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长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决定,我们只提供经验,做不做在你。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他们开始落得清闲,全权交棒了。那时,虽然物质上的供应依然是父母,但我的思想我做主。
  时光如离弦的箭,呼啸而过。参加工作后,慢慢脱离了父母提供的开支,自己一个人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工作恋爱,马不停蹄地为事业奋斗,远离家乡父母在外打拼,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稀少。偶尔回去,竟然发现父母客气了许多,俨然自己成了他们最尊贵的客人。
  他们因为我一年一次的回家,准备了数不清的食物。那些儿时喜欢吃但很难吃到的东西一一摆放在桌上,我不吃,他们就留着放着直到发霉腐烂。直到我贪婪开吃,他们才象征性地拿起几个,然后笑容满面地看着我大快朵颐。以前早饭时必须起床,现在,即使睡到日上三竿,他们也决计不会把你从床上叫起来。而你无论什么时间吃东西,他们随时都可以开饭,温热的食物仿佛捧在手上,你随时就能如皇上一样用膳,而他们宛如成了伺候的下人,战战兢兢生怕不合你的口味。
  他们也关心你,只是少了开门见山,多了委婉含蓄。他们小心翼翼地询问着我的工作情况和恋爱进程,生怕嘴里蹦出惹我生气而不合时宜的话来。而我完全不把自己当客,不用再隐瞒自己的情绪,轻轻松松做自己,他们跟随着我的开心而雀跃,又为我的烦恼而难过。
  那时,他们不再是独立的自己,而是心系远方游子的父母。他们把我当成难得一见的客,而自己又不能算是客套的主人。他们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宴客,而我就是宴会的主角。我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儿子,坦然享受着着他们付出的一切,而他们显然不仅仅把自己当成父母,有些讨好地试探着我能一年多回来做客几次。
  等我定居外地,结婚生子,带妻携子回到久别的故乡,一切还是原样,只是猛然回头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那时,已是人到中年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已垂垂老矣。
  我费尽口舌让他们远离故土与我同住,他们的眼光齐齐投向了妻子和儿子。在得到一家人的首肯后才兴高采烈地收拾行李,就如我儿时要随他们一起去做客一般。
  住惯了乡下瓦房泥地的他们对城市的一切都感觉到惧怕,他们没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只是如履薄冰。他们很拘谨地窝在房间里,想帮忙又怕帮倒忙,看着我们既心疼又无力,他们成了囚禁在高楼大厦的小鸟,只是每天守着窗户眺望着下班归来的儿女。
  他们怕弄脏了马桶和木地板,他们怕搞坏了微波炉和电饭煲,他们成了我家中的客,说话客客气气,仿佛只为图在这个城市里找个地方借宿几晚。不管我们多么尽心地对待他们,他们都不能完全把自己当成家里的一份子,对于他们来说,儿子孙子媳妇是他们的,但这个家,我才是真正的主人。
  他们住了一段时间就想着要回去了,生怕我们生气,就找出各种理由来,比如家里房子空着怕小偷,田地庄稼还是要自己种,想那些老邻四居了等。最重要的原因他们绝对不会明说,但我知道,他们是怕拖累了我和整个家庭。
  送他们回去,他们紧紧搂着可爱的孙子,抱了又抱亲了又亲,而对我,只是依依不舍的眼神。但他们还要回去,因为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客,而不是主人,在他们心里,那个乡下破旧的院落才是他们永久的窝,那里面凝聚着我和他们说不清的回忆。
  父母不在身边时,我总想起他们。小时候,我们和父母都是无话不谈紧密相连的,什么时候我们就成了不再依附他们的单独个体,当我们变成他们一年等待一次的客人时是什么感受,而当他们需要依靠我们时,怎么又成了游离在我们家庭外的客人?
  若干年后,孩子远走,我们是否也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客,而当我们年迈时,我们是否也会自愿成为孩子的客?孩子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这些辛劳一生的客人们?
  我想,答案不一定在孩子那里,但一定在父母心里。人的一生中,也只有父母,才能如此自如地互换角色。疼爱我们时,把我们当成最尊贵的客来礼遇,而怕麻烦我们时,又把自己变成卑微的客去退缩。
  摘自作者微信公众号“成小晟”
其他文献
在美国布拉斯加州北部的偏远地带,有一个特殊的小镇莫诺威。这是全美国最小的镇子,也是全世界最孤独的小镇,因为它只有一个居民。  为了维持小镇莫诺威的合法性,84岁的居民埃尔西身兼镇长、财政部长、图书管理员、酒馆老板、职员、会计等数职。每年,她都会在酒馆挂上镇长选举广告,并给她自己投票。同时,按照联邦法律,每年她会提交市政道路规划方案,并交纳五百美元税金以维持小镇的水电供应。另外,她还做着必要的文书工
期刊
他跟她说分手时,她正帮他缝补他西服上掉下的扣子,她以为是玩笑,直到他说爱上别人。  她是爱恨强烈的女子,一个耳光消除不了她对他咬牙切齿的恨意。三年的时光,也能说不爱就不爱,想起,她便觉得寒心,瞬间冷了心肠。她毁掉他在她记忆中的一切,照片,日记,包括他送她的钻戒。  没有他的日子,她常泡吧,应邀不同男人的约会,她学会喝酒,学会抽烟。深夜一个人时,就会想起那些甜蜜过往,还有他给过的那些消魂缠绵,这时,
期刊
这一年我接触了十几个不幸福的女读者,她们来找我倾诉,开场白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小到大,我就是那种典型的乖乖女。”  如果乖的层面只停留在得体、有教养、尊重他人,那么乖孩子的确是完美的范本、教育的目标。不过可惜的是,更多的父母对乖孩子的要求是安静、顺从,甚至对长辈言听计从,不给家里添麻烦。  这类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省心”,不顶嘴、不抬杠,家长绝不会担心放学被老师留下,考大学、挑专业、选工作全听
期刊
早上四点多钟他就跟在老头身后了。  老头穿得体体面面,压住灰白发茬的藏青色鸭舌帽,已经洗得发白了。那是他喜欢的帽子,那年秋天去哈尔滨开学术会议时,儿子特意给买的。现在他就一直戴着,在还热的夏末也戴着。一只鼓囊囊的钱包拴在腰间。  老头走出大楼时,仿佛找不到小区的出口,在小区内的便道上转来转去,低着头在地上寻找着什么,一边自言自语。后来早起做买卖的人出来了,老头跟着一个提篮买菜的老妇人朝北门走去,他
期刊
天空如瓮,雷在深处隐约  人類是瓮下的蚂蚁。  奔跑,抢夺,呼叫  成群结队,进进出出……  在白昼的黑暗中。  瓮之上,闪电发笑
期刊
红脸人憨厚  像牦牛,多背负少叫喊  红脸人赤诚  五体投地,对一根香火  红脸人专注  身在高原,眼在低处  红脸人执着  行礼必跪,唱歌必舞,敬酒必喝  红脸人这些性格  都是高原给的  他们脸上的深红颜色  也是高原给的  叫高原红  高原,緊挨着太阳
期刊
有一个走钢丝的,技术超群,他能在两幢20层高的大楼间,手持一根平衡杆,在钢丝上自由行走。成千上万的人被他令人窒息的壮举吸引,只见他走过钢丝后,让其助手骑在他肩上,准备再走一遍,观赏的人们报以热烈持久的掌声,他示意人们停止鼓掌,然后大声问:  “你们相信我和我的助手能走过去吗?”  “是的,我们相信!”人群狂热地大喊。  他停了停,然后大声问:“谁愿意骑在我的肩上?”  人群死一般寂静。  “相信”
期刊
这个假期,家里除了因装修而杂乱堆放的家具看起来不顺心,还有老妈的念叨声,让人多了一丝永无休止的烦躁感。  哥哥辞职回家打下手,嫂子刚怀了个小宝宝,爸爸的右脚趾粉碎性骨折刚做完手术行动不便,田地里没有农作物可以出售。简单点说,家里没有收入,除了装修材料费和人工费没有结清,我和妹妹还要伸手向家里要学费。  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对同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成员来说,矛盾会比平时更容易凸显。妈妈在这时候悄无声息地
期刊
母亲为什么右手没有了小指?  当母亲第一次牵着他的手去河边浣洗衣服的时候,他问母亲这个问题。母亲笑了笑,“因为右手的小指变成了你啊。”  虽然,母亲的手指和隔壁亮亮家的母亲一样,修长,皮肤粗糙,指根和巴掌连接的地方有黄黄的老茧,好像开在指间的花朵,而他还是有点害怕,可不知道为什么,每隔一阵子,他都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看母亲的手,仿佛,残指处,真的就是自己的生命之源。  大概因为他是母亲的手指变的,
期刊
你周围的人都说你很好的时候、都认同你的时候,往往就出现问题了。你边上有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今天我不讲公司内部的例子了。刚才我们在那边喝茶的时候说,克林顿喜欢让经济学家围绕身边,他就不喜欢打仗。老布什任命鲍威尔,一个将军为美国国务卿,还有拉莫斯菲尔德等等,都是军人。所以你去看,边上有什么样的人,他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假设领导者没有一个坚强的使命感,没有胸怀眼光,没有实力,我相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