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的未来解决方案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作为『想象的未来』展览的策展人,苏磊眼中的未来馆,是一个在全球网络化生态环境中的互动文化概念,它借助云技术将不同的关系(本土的区域特色、社会、城市、个体等),融合进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空间之中,却并未将未来局限在『互联网』的技术性概念里。
  苏磊认为,『虚拟』与『现实』的对立只是一种旧有的二元关系。而由互联网和资本的互动所引发出的社会关系重组,才是未来艺术发展的潜在动因—内核冰冷躁动,外表粘稠、暧昧且富于诱惑力—这种已在当下初现端倪的文化景观,也暗示着『第三方』的价值所在。简单来说,『第三方』是旧有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彼此不断接近的过程中,被重新塑造出的、现实与虚拟的连体存在方式。
  苏磊,出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巴黎、纽约。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巴黎圣德尼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巴黎拉维莱特国家高等建筑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就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双硕士班客座教师。 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参数化设计及后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化景观理论。
  东方艺术·大家:什么样的机会让您加入到“未来馆”这个项目?对于这个展览,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苏磊:我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去了法国学习,在法国社科院做社会结构和感知空间方向上的课题。 借2010年世博会论坛的机会和北大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开始合作网络社会的人类行为课题,也参与一些互联网艺术项目的讨论和实施。在新技术和艺术交叉领域有一些经验。
  我本人对艺术理论非常好奇,所以会不断深入自己的方向。我很幸运,得到很多重要知识分子的指导,还有机会经常在不同国家间旅行,听到他们的疑惑和讨论热点。这些都使我在理解问题上多一些跨地域和跨领域的背景。或许是由于相似教育背景的缘故,所以和艺术家交流比较顺畅,对于他们的一些想法和问题有切身感受,更容易找到他们的关注点。也许正是这种在科技和艺术领域的双重背景,隋建国老师推荐我参加策划这个展览。
  东方艺术·大家:请介绍下您的策展理念。
  苏磊: 尼古拉·波瑞德说过“今天全世界有120个双年展,他们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位置就是这些双年展的实质。”
  未来馆定位在一个全球化的项目,这意味着展览以一个地区身份向一个由城市构成的互动的全球文化网络中投掷一个自己的文化概念。它自然带有区域特色,符合本地区在全球发展中的位置,同时涉及当下热门议题。另一方面,借助展览向本地区内部引入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理念,为区域内部发展提供支持。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拥有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的地区,资本和互联网进行了彻底的社会重组,并且建立了巨大的虚拟世界。在旧的二元关系之间出现了“第三方”,第三方将成为今天一种解决方案。云系统将是想法和社会关系的集合,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将在这些关系之间产生。对于文化界而言,在经历过去30年激情和富于反抗的时期之后,态度成为形式的时代将完美谢幕,然后是关系,最终逻辑本身将成为形式,这是一个发展的态势。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化,它催化了基于交换的资本主义体系越来越深地粘接个体,并且越来越显现出内核冰冷躁动,外表粘稠,暧昧,富于诱惑的文化景观。艺术家自身创作将成为主体性的试验,他们自身就是这种主体性的模特。这些深处于结构变化中的体验,隐含了文化发展的潜在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审视本地文化动向,和具体的本地现实结合,对于现有作品的把握还是得到了黄笃老师的指导,从“日常与异常”, “变化中的个体”,“历史构建未来”,和“乌托邦的未来”四个方面的深入规划,使得展览更加聚焦于本土实际情况。
  未来馆的开幕依然处于新文化诞生的前夜。通过艺术家个人的主体化进程试验,发现基于社会结构变化的文化的潜在发展。再通过加入与对话生物艺术家的概念,为文化系统的生态式发展,以及文化基因和媒介传播的适应关系增加一些理性思考。希望展览带来的探索帮助我们发现文化变革背后的线索,成为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参考。
  东方艺术·大家:展览中涉及到三个方面“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增强现实”,您更看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苏磊:虚拟和现实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比如神,宗教,种族主义或某些公共想象等等。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两边不断接近。尤其是现在,互联网把虚拟变得比以前更加具体化了。而且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相互改造,这非常重要。 因为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使得双方同时呈现在视觉领域。并且允许相互修正。困难是,增强现实的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必须先搭建实体场景,再调整两个场景之间的关系,这使得施工安装的周期和流程都和传统展览不同。
  我相信随着文化工业化的发展,未来工作很大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填满新的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空白,这大概需要5-20年的时间。之后,也许更晚会出现一种新形式的重要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将总结我们这段填补期的内容,并且对于未来,有一种更加有方向性,语言更加纯粹并且富于预见性的作品,现在预见还是过于多方向性。
  东方艺术·大家:请介绍下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的总体情况,您是如何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苏磊:艺术家作品中所暗含的主体化进程尽量再现了当下本地区结构性的调整和组合的特色。也就是在膨胀的内核和细密以及粘稠的表面之间,按照每个层次内部具体现实找出方向比较明确的作品。这些得到黄笃老师的大力指导和推荐。
  一类艺术家比较关注这种结构性变迁。比如隋建国作为一位理性较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始终在中国社会的根本愿望和客观规律之间进行双向讨论,并且在它们之间寻找某种契合关系,非常切合主题。他在《运动张力2》中,建造一个黑暗中无序自转的大铁球场景,再现了资本内在的冲动和社会变革的根本愿望。缪晓春的电子影像隐喻了个体接入公共系统, 再造人工景观的感受。张小涛的《三千世界》更加清晰地谈论了系统性的共存模式。这些作品尺度偏大,观赏视角也比较宽大。
  另一类艺术家的作品关注于文化景观表面细密,狂热,自由契合,重新植入新媒体的生存体验。这些往往是年轻艺术家。他们的出生即种植于一个媒体时代,体验更加细微密切,不会考虑自己被系统性地迁移。比如周文斗的篮球框以日常视觉霓虹效果建立了人类被植入物体系的过程中,日常生活成为被赋予异常意义的奇观的旅行。田晓磊制作的人机杂交,陈天灼的符号刺激而建立的极度癫狂。叶甫纳的指甲美术馆再现了沸腾的大众文化。多数是一些聚焦微小个体体验的作品。两组作品对照,建立了全景式地介绍今天文化的构造。展览中穿插生物学家苏珊·安克的作品,以生物学的视角,解读文化基因和社会结构性变化相互适应。
  东方艺术·大家:除了在中国本土的一系列活动之外,“今日美术馆·未来馆”也登上了美国时代广场的广告牌,据统计北美地区当天就有225家落地媒体给予了报道和转载,并被称为“中国实验艺术的先锋”,您认为未来馆为什么会在国际上产生这样的影响力?
  苏磊:未来就是未知的, 也不会有一个清晰的开始, 当你在世界舞台上对一个共同困惑发表独立看法的时候,就已经站在时代的前沿了。未来馆作为一个全球化的项目,它不仅为国内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整个国际艺术环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开拓点,我认为以上两点也是未来馆受到国际关注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我们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推脱与借口之中生活。太多次的自我放弃之后,也常在不自觉中迷失于曾经理想的哈哈镜面前,我们是如何丢失或迷失掉自己的?这丢失是否也如梦境般充满玄幻与不确切的色彩呢?  马格利特的人群和契里柯的空房间堆积在与石库门相关的淡然回忆中,画中那些仰视的人群、陈旧的建筑、斑驳的光影、翻滚的云彩等,并不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显的超现实主义情节中,关于迷宫的视觉陈述总离不开潜意识中类
期刊
我说的这是啥?  中国的方言可分为北方话和南方话两种。北方话(官方方言)占据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南方话六大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藏语、蒙古语等等)瓜分剩下的三分之一。北方话的次方言大多能互相听懂一些,词意、声调、结构基本一致;而南方话的次方言多为“鴃舌之语”,不管怎么慢说都难以听懂,基本上跟外语没什么区别。  比如祖母的叫法,北方大多叫奶
期刊
马塞尔·杜尚把日常物件(现成品)引入了传统的艺术场域;街头艺术家则把艺术作品带入日常生活,街道、广场、建筑外立面,这些户外空间成为街头艺术的“无墙展厅”。不过,街头艺术不像杜尚那样挑战艺术作品的传统定义,而是在传统“艺术空间”的概念以外,以艺术作品来与原本平凡的环境对话,引发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街头艺术”随着1980年代之后的涂鸦繁荣期而获得了更多的受众。1976年让-米歇尔·巴
期刊
三 住在哈陵区的林琳夫妇  我、魏小峰、艾未未一同乘坐地铁,来到了哈陵区,未未几乎从不来这里的,他声称:“曼哈顿的十七街可以找到全世界的服务,足以处理生活中所有的事务。”当我们刚刚从地铁站钻出地面,未未警觉地提醒我们说“你看,这就是哈陵区”,眼前一位年青人跑过的身影,紧跟着,一个黑人男子追赶着、叫喊着、手中挥着一把“BOX NIGHF”一种割纸箱用的刀子,二人飞似的跑过,消失在黑暗中。  我们来到
期刊
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从符号论入手提出了艺术的“内爆”说。大意是说,现今的艺术不像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乃至现代主义时期的艺术,属于个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在后现代社会,艺术跟经济、文化、政治、传播、广告的联系越来越多了,这些非艺术的内涵越来越密集地注入到艺术语言之中,把各自的功利目的也注入其中,试图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大众传媒、商业广告也是要借助当代艺术的范式。当更多非艺术诉求无限度注入纯艺术内涵
期刊
编者按:  早在2009年,隋建国就开始使用管道系统来改造今日美术馆实体空间的展览实践,而『打破展馆墙壁进入公共空间』也是他构想中今日未来馆的理想状态。虽然最初的实体空间改造方案并未如愿实施,但以虚拟空间来代替实体空间的概念,也在与其他发起者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成熟起来。通过将不同的展览植入进数字媒体和无线网络的世界中,美术馆的空间也在云端成为一种无限制的存在。隋建国认为,这种转移和拓展空间的方式,也
期刊
编者按:  王晖,今日未来馆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今日美术馆的规划者。其对于设计,建筑,城市规划的无缝跨行经验,也许是他对时代出口敏感把控的前提。此次未来馆的落成,也是一场王晖『蓄谋已久』的爆发—对于今日美术馆的熟稔,与对空间无疆化的憧憬,完美碰撞出一个无障碍的,无限的,终极的未来馆。在编者看来,无论是作为艺术家还是参观者—或是那些希望物理空间消失,亲身体验一把身临其境的人,一旦『想象的未来』真正实
期刊
作为“今日未来馆”的学术主持,黄笃更关注美术馆的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在他看来艺术中理想化的“乌托邦”幻境也是多重属性的空间与不同个体间生发出的、丰富的互动关系。  本次“想象的未来”共分为“日常与异常”、“变化中的个体”、“历史建构未来”和“乌托邦的未来”四个主题单元,它们以跳跃的时间轴线(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共生)为基点,在充满想象力的未来概念中,展示了多位艺术家借用日常媒介而创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您觉得2015年今日美术馆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  张宝全:我觉得今日美术馆在高鹏接任馆长后,真的成长得很快。  从去年的“温度”主线到今年的“未来馆”,今日美术馆也完成了从人文主题向全新艺术概念探索的定位转型,当然这种转型只是今日美术馆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并不是某种定型的模式。  在高鹏跟我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明年今日美术馆的定位也会与今年不同,更偏重于学术性的
期刊
2015年8月17日,一篇题为“Pioneer of China:Future Gallery of Beijing Today Art Museum 中国艺术的先锋实践者: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的新闻在北美传播,短短24小时,包括路透社在内的226家媒体落地发稿,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的宣传海报领先于国内登录纽约时代广场,新闻在之后不断传播,截止到次日凌晨12:00,共有756000条关于今日美术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