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w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我们生活在山水之间,享受着山水给我们带来的风情。山水之间,有欢喜,有离愁,有人生。我们在山水之间释放自己,感受那一片纯真。
  请以“山水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一、具体到某处山水的经历。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山水那美的风景、自我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性情的陶冶等内容跃然纸上,从而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写山水给自己的启示、思考、联想等。结合自身知识储备,采取独特的视角,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及自己本身对山水的敬仰和礼赞,以及山水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主要写出对山水那种情有独钟的喜爱之情、感悟之得、探究之趣、体验之果。
  【佳作欣赏一】
  山水之间
  □黄陈宸
  大自然总是那么偏心,将人间全部的精华都给了那山,那水。山水是秀丽的,深邃的,玄妙的,她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人们的眼光吸引……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下探寻山水的脚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人们寻山,觅水;登山,踏水。有多少人,渴望在山水中返璞归真?有多少人,渴望在山水中采薇而居?有多少人,在山水间释放了那个纯真的自己,在山水间轻轻吐出内心的悲欢离合?
  我也总痴迷于山水之间。
  从懂事起,一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揮之不去:斑驳的墙面上刻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檐角轻轻向上翘起,似少女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不远处,各具情态的山连绵不绝,满山的绿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迷人。小河边,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缓缓地向前走去……
  此中有江南,此中有山水,令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
  对于山水,我有着莫名的执念。我认为一处山水代表一处风情:东北的山热烈而震撼,东北的人豪爽且热情;陕西的山雄浑,陕西的人淳朴;江苏的水典雅,江苏的人有雅量;浙江的水柔美,浙江的人亲和……
  我还常常为了诗、文、画中的山水情趣而踏上追寻景致的道路。
  我曾在春日去拜访黄公望笔下的富春江,缠绵的江,钟秀的山,如仙境般,似真似幻,疏影摇曳;我曾在夏日去感受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重重叠叠的山峰,山下如飞马一般的流水,带给我身体和心灵上的清凉;我曾在秋日去探寻朱自清笔下的大罗山,雨后的梅雨潭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可爱,耀眼;我曾在冬日去寻觅吴兆骞笔下的长白山,漫山遍野的雪,白得触目,白得震撼。
  山水像一道屏障,屏障外是人世间的杂乱与浮华;屏障内,是无尽的纯粹与安闲。
  山水之间,有思念、有惋惜、有欢乐、有哀愁……我们在山水间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山水之间,有人生百味。
  点评
  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种诗情画意的语言表现作者对山水的由衷热爱与赞美,为那静止的山和灵动的水赋予了人的灵性。那山那水,既有古朴的自然,又有人文的情怀;既有古文的大家风范,又有作者的独特视角;既展现了山水生活,又描摹了人生的境界。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写作风格值得借鉴。
  【佳作欣赏二】
  山水之间
  ——暑期登长城感怀
  □戴心怡
  对于长城,我早已心驰神往许久,去年暑假得以到首都北京一游,总算圆了我多年的梦。
  凌晨五点,仲夏的晨曦已拨开云雾。带着蒙眬的睡意,我与父母乘车来到了长城脚下。在崎岖的山路上眺望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导游娓娓道来的讲解,让我对长城有了深入的了解: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也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它自西周时期开始,断断续续地修建了两千多年,总长度有两万多公里。
  要登长城了,我和父母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初,我如一只顽皮的猴子,上蹿下跳,不时捧着相机跑上烽台,记录下这次长城之旅中的精彩瞬间。然而修建长城的石阶却并不寻常——八达岭上的石阶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它比我们现在常爬的台阶高出许多,而且逐次递进:山脚下的石阶只有一块石板,但到了山腰上,山地愈来愈陡峭,石阶也渐渐从一块石板变成了三块。每上一级石阶都要伸长双腿跨越,好不吃力!我抬头向高处眺望,双腿不禁颤抖起来,那耸入云霄的烽火台与笔挺的石阶着实令我不寒而栗。唉,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究竟还要爬多久啊!我喘着粗气,汗流浃背,两手扶着城墙边的垛子瘫坐下来,连连摇头:“老爸老妈,别爬啦,快停下来歇歇。我可爬不动了!”
  爸妈不约而同地笑了,他们摸摸我的头,慈爱地说:“那好,我们在此歇一歇吧。”于是,我们便惬意地倚靠在坚硬的石杆之上,手臂搭着富有建筑美的方砖,伸出栏杆外,仿佛远处森林的一抹绿色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我们的视线随着郁郁葱葱的森林飞向远方,那些沐浴在乳白色晨曦之中连绵不断的群山与远方若隐若现藏匿在绿色中的长城相映成趣。古人的匠心之作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完美结合,编织出一段雄奇壮丽的诗篇。此时此刻,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对古人的景仰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抚摩着沧桑的巨石,不禁感叹在科技极其落后的古代,没有挖土机、起重机,人们是如何将一块块千斤重的条石运上高山的!长城的雄壮背后有多少个古人在日日夜夜辛勤地付出!这是古代百姓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想到这里,我浑身充满了力量,一鼓作气爬到了顶点。站在高台处鸟瞰,迎面吹来的山风竟使我有了飞翔的欲望。我想,也只有亲自站在长城之上,方能体会到长城的建筑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点评
  文章清新自然,逻辑清晰。写出了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长城那细腻深切的感触。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登长城的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长城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其他文献
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啼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中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
期刊
“哼!不就是米老鼠吗?有什么不敢的?”唐老鸭看着那扇窗户说。  唐老鴨是六年级大名鼎鼎的唐林的自号,乃班上“四大金刚”之首,曾先后气跑了两任班主任。米老鼠是唐林给新来的班主任米老师取的一个绰号。其实,米老师个子很高,身材苗条,清秀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甜甜的微笑。她刚调来,一来就接替了六年级的班主任职务。据说,当听了前两位班主任的介绍后,她竟面无难色。  话说唐老鸭边说边后退两步,对着地上的一个小石蛋飞
期刊
■  1.明确什么是事物说明文,并了解事物说明文的特征。  2.学会写简单的事物说明文。  ■  事物说明文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它要求作者对说明的事物进行客观而真实的介绍,从而给人以科学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事物说明文呢?  1.抓住事物的特征。为了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要
期刊
【技法简析】  《云南的歌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一、浓墨重彩描写人物  场面一——山野对歌。“山野对歌”,是对抗比赛,是才情智力大比拼,关键在于对歌者。故在这一场面中,作者对演唱者浓笔描绘,由点到面,先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出一位朴实活泼的年轻妇女形象,随后再泛描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特有的民族服饰等,借此赞美整个少数民
期刊
传说黄帝大白天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来到了华胥仙国。仙民们一切顺乎自然,不知生的快乐和死的悲伤;水淹不死,火烧不死,斧砍无伤痛,手挠无酸痒;人行空中如履平地,头枕空中如睡床上……黄帝醒来,大彻大悟:“今天才知道,世间最美好的境界,是不能用主观欲望去索求的。”从此,黄帝励精图治,而后天下大治。  “華胥之梦”这一典故,用来指梦境、仙境,或者无拘无束的理想境地。  “梦”为会意字。甲骨文左为人的形象,眼睛
期刊
街边鱼汤面馆很多,随便走进哪一家,招呼一声,不一会儿,跑堂的就会端上一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鱼汤面来。  只见印着蓝色花纹的大海碗里,浓白的鱼汤散发着淡淡香氣,细柔的面条整齐排列着,几片嫩绿的葱花点缀其间,让人满嘴生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轻轻呷一口面汤,油而不腻,鲜味十足,那股香味儿慢慢地,慢慢地从齿缝间散开,仿佛进入全身每一个细胞,让人久久挥之不去。挑一小筷面条,轻轻吸进口中,面条细而软滑,鲜美可
期刊
《云南的歌会》中突出刻画了三类人物,一是“山野对歌”中的年轻妇女,一是“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一是“村寨传歌”中七十多岁的吹鼓手。他们是云南人民的典型代表,是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自然的品质。  年轻妇女  写年轻妇女,先描绘她的动作、神态:“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
期刊
■  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事物说明文阅读训练时,可以从答题技巧上对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准确把握说明内容。要准确把握说明内容,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概括文章内容。通常情况下,一个段落就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只要找到该段的中心句,就可以全面准确地梳理出全文的说明内容。  2.理清说明顺序及
期刊
【文题展示】  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每天都在成长。成长是一次艰苦的跋涉,从一个起点到另一个起点,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一路走来,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少不了老师的鼓励,还有同学的帮助,以及陌生人的关怀。那一刻,我们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那一刻,我们的名字被写进了排行榜;那一刻,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裹着……那一刻,我们懂事了,也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思路点拨】  这
期刊
。。推开老家沉重的木质大门,就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一片片植物装点着老家这个不知荒废了多久的院子。。。。。。。。  。。爬山虎蜿蜒地沿着墙面爬行,那一抹鲜艳的翠绿,总让人难以忘怀。不知从哪吹来的野花种子落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与脚下郁郁葱葱的草地相映成趣。蝴蝶也飞来了,大概是累了或饿了,正停靠在一朵小花瓣上。①。。。。。。。。  。。抬头仰望,蓝得没有一点杂质的天空映入眼帘。真蓝啊!上次看到这种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