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自然的民间艺术家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的歌会》中突出刻画了三类人物,一是“山野对歌”中的年轻妇女,一是“山路漫歌”中的赶马女孩,一是“村寨传歌”中七十多岁的吹鼓手。他们是云南人民的典型代表,是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自然的品质。
  年轻妇女
  写年轻妇女,先描绘她的动作、神态:“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把云南妇女明朗活泼、率性自然的性格特征展露无遗。在她们的身上丝毫没有那种扭扭捏捏、矫揉造作的世俗丑态,一切源于自然、不事雕琢,是最可贵的自然美。接着作者把笔锋转向性情与她一样的众多云南年轻女人们的外貌:“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把云南农村劳动妇女独特的相貌和装束勾画出来,极富地域特点;“黑中透红枣子脸”“毛蓝布衣裤”“葱绿布围裙”“绣花透孔鞋”,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来看,她们实在也算不上惊艳,但正是这种单调、简单的装束却折射出劳动人民那种特有的淳朴、独有的气质。这种美不是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
  赶马女孩
  对赶马女孩的描写,只有简单的一句:“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这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活泼、天真,那种“淳朴本色美”自不必说,唱歌“出口自然”更表现了她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吹鼓手
  “金满斗会”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可作者依然挑选出最当行出色的吹鼓手,用一句话对其进行概括描写:“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吹鼓手对艺术的追求是多么的坚持,对生活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进而我们又可以联想到像老吹鼓手一样的世代务农的乡民们,他们农民出身,未离开过劳动,却具有一种劳动人民独有的朴实美。
  形象新解
  閱读下面的选段,试将选段中彝族女人的形象与《云南的歌会》中的年轻妇女的形象作比较。
  深山里的生活是简朴到单调的,但彝家女人个个都是出色的画家。她们让我领悟到乡土生活既钝重,又浪漫的另一面。她们把从山外扯回的一些平常不过的布当画布,把羊赶到草最肥的山岗上,羊在吃草,狗在她们脚跟前睡着,这时,她们从挎在肩上的麻布袋里取出那方白布,用剥核桃皮被染黑的手,用搓棕绳被磨糙的手,飞针走线,把眼前开着的花、跳舞的蝴蝶、正在阳光下梳翅的小鸟、野山的秀色移植在上面,做成头巾、衣裤、鞋袜,把自己打扮得像春夏一样鲜活,丰润,饱满。当她们去赶集的时候,地上就有行走的朵朵彩云,吸引着一双双爱美的眼睛。
  ——梁 刚《彝山的女人》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注定有得失二字,可偏偏很多人患得患失,“既以物喜,又以己悲”,在踏上每一步路之前就先给自己设下重重阻碍。这样的自己,谁都不想做,可你看看,谁不在做?  抛掉这样的自己吧,从品尝失去的味道开始。  我记得很清楚,7岁那年,祖父突然生病了。每天放学回家,就看到祖父的背佝僂起来,头发也全白了,他的身子像是慢慢地被床吞噬,直到再也离不开床。一切像是有了征兆一般,他总归还是挺不住了。  那天,我照常
期刊
那些时光里的我,就如一颗寂寞的星球,混沌地兜了一圈又一圈,虽然与温暖而明亮的太阳遥遥相望,却总是充斥着无尽的焦虑和孤独,直到那个雨夜的出现……  我和父母购完物正欲回家,却被厚厚的雨幕挡住了去路。雨珠一落到地上随即像爆竹一样迸裂开来,我们只好留在商场里避雨。向四周望去,许多人或坐或立,一双双眼睛里流露出烦躁与不安。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平时生活的状态,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把自己封闭起来,我在心里闷
期刊
1.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作文前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抓准题意。在审读“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这个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关键词“画面”的含义。这里的“画面”应
期刊
【写作目标】  能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写作指导】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写简单的说明文时,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呢?  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一般对实体性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
期刊
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啼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中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
期刊
“哼!不就是米老鼠吗?有什么不敢的?”唐老鸭看着那扇窗户说。  唐老鴨是六年级大名鼎鼎的唐林的自号,乃班上“四大金刚”之首,曾先后气跑了两任班主任。米老鼠是唐林给新来的班主任米老师取的一个绰号。其实,米老师个子很高,身材苗条,清秀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甜甜的微笑。她刚调来,一来就接替了六年级的班主任职务。据说,当听了前两位班主任的介绍后,她竟面无难色。  话说唐老鸭边说边后退两步,对着地上的一个小石蛋飞
期刊
■  1.明确什么是事物说明文,并了解事物说明文的特征。  2.学会写简单的事物说明文。  ■  事物说明文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它要求作者对说明的事物进行客观而真实的介绍,从而给人以科学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事物说明文呢?  1.抓住事物的特征。为了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要
期刊
【技法简析】  《云南的歌会》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一、浓墨重彩描写人物  场面一——山野对歌。“山野对歌”,是对抗比赛,是才情智力大比拼,关键在于对歌者。故在这一场面中,作者对演唱者浓笔描绘,由点到面,先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出一位朴实活泼的年轻妇女形象,随后再泛描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特有的民族服饰等,借此赞美整个少数民
期刊
传说黄帝大白天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来到了华胥仙国。仙民们一切顺乎自然,不知生的快乐和死的悲伤;水淹不死,火烧不死,斧砍无伤痛,手挠无酸痒;人行空中如履平地,头枕空中如睡床上……黄帝醒来,大彻大悟:“今天才知道,世间最美好的境界,是不能用主观欲望去索求的。”从此,黄帝励精图治,而后天下大治。  “華胥之梦”这一典故,用来指梦境、仙境,或者无拘无束的理想境地。  “梦”为会意字。甲骨文左为人的形象,眼睛
期刊
街边鱼汤面馆很多,随便走进哪一家,招呼一声,不一会儿,跑堂的就会端上一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鱼汤面来。  只见印着蓝色花纹的大海碗里,浓白的鱼汤散发着淡淡香氣,细柔的面条整齐排列着,几片嫩绿的葱花点缀其间,让人满嘴生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轻轻呷一口面汤,油而不腻,鲜味十足,那股香味儿慢慢地,慢慢地从齿缝间散开,仿佛进入全身每一个细胞,让人久久挥之不去。挑一小筷面条,轻轻吸进口中,面条细而软滑,鲜美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