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i(100)样品在快速退火(RTA)时的界面反应的研究

来源 :真空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卢瑟福背散射谱(RBS)研究了Ti/Si(100)样品在快速热退火(RTA)过程中的界面反应机理及物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Ti/Si(100)样品在600℃快速热退火10s后,界面上的钛和硅就发生了明显的界面反应,形成了TiSi_2金属硅化物相。在750℃RTA后,TiSi_2相已基本形成完善,再提高RTA温度,TiSi_2相增加甚少。快速热退火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慢退火过程,主要通过TiSi_2晶格传递Si,从而促使界面处的钛和硅的继续反应。界面扩散
其他文献
在纯Ar和Ar+10%O2两种工作气体及不同基板偏压条件下,用射频溅射方法制备了Al2O3薄膜,测量了每个样品的内应力和密度,并对部分样品用X射线光电子谱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呈非晶态,薄膜的应
我院作为“军字一号”工程普及版的首批试点单位,在“病区信息管理子系统”的试运行过程中,医嘱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医嘱记录单未能实现实时打印,给医生查房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
实验表明,高速钢基体上的PECV-TiN薄膜处于压应力状态,其绝对值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映微观组织状态及其不均匀性的衍射峰半高宽亦呈下降趋势,但晶体的择优取向受沉积温
运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加温与具有偏压的硬质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衬底上,在N_2与Ar压强比在3%~13%内沉积TiN薄膜。对这种TiN薄膜的机械与光学性能作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表面
研究了非标准配比SnO_x(TO)及In_2O_3重掺杂锡(ITO)的透明导电薄膜的光学性质,采用透-反射法及透射法确定了它们的光学常数n与k,讨论了透-反法中的多值问题。俄歇电子分析表
当业主将自己的物业交付到物业管理入手中,也就交出了自己的信任;在二十多年前,或者十多年前,这种信任显得真诚而又执着。物业管理也深深地得到业主的信任。而在今天,这种信任却已
将泛函分析基本原理拓展到包括一些非线性映射的更大映射类。讨论了实数空间解剖算子的性质,得出其连续性和原点邻域内的零点具有唯一性,非平凡赋范线性空间到线性空间的非线性
研究了一类关于坐标的曲线积分的典型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该类问题的一般形式的解析公式。
美国匹兹保大学的赫兹伯格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满意”论,他认为,满意与水满意并不受同一因素控制,“满意”的反而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