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宇 哥本哈根的中国青年声音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14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赵祥宇一身休闲,一手拎着包,一手拿着杯饮料。已经是下午一点,他还没有吃午饭,“就拿这杯饮对付一下得了。”他笑着说。
  从哥本哈根回国将近两周了,他的日程安排依旧十分紧张,和记者的谈话结束后,他还要马上赶去会见另外一个朋友。
  作为“中国青年COP15代表团”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赵祥宇参加了刚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结束的世界气候大会,并在大会上与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代表进行交流,发出了中国青年在应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第一声。
  
  应对气候变化要有中国青年的声音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简称“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参加此次会议的,不仅有来自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代表。其中,来自中国的。中国青年COP15代表团是历史上第一支由中国青年人自发组织的非官方团队。
  “我们这个团队一共有40多人,其中有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牛津杜克等世界名校的中国留学生。”谈起自己所在的中国青年COP15代表团,赵祥宇如数家珍。
  这个汇聚了当代中国青年环保,节能等领域中最优秀分子的精英团队参加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让世界听到中国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声音。
  “以前,中国青年很少在国际场合上亮相,在与环保,减排相关的国际场合更是很难见到中国青年的身影。”赵祥宇说,“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青年很好奇,他们不知道中国青年在想什么,又在做什么。”
  在这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赵祥宇和他的伙伴们主动出击,发挥各自所长,力图在这个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12月7日峰会开始当天,全团42名团员便分成政策组,活动组和媒体组三个小组开展活动。政策组负责追踪会场谈判并及时整理信息,通过博客及邮件等形式与网友分享。活动组根据政策组提供的每日“情报”设计形式多样的创意活动,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方式让世界听到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诉求。媒体组则负责对外发布,更新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消息,在场内联系官员,名人以及世界各地的青年与中国青年代表团互动交流。
  峰会的第三天,代表团又以“中医诊断,为地球开出药方”为主题举办活动,结合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来宣传环保,减排。
  “我们穿上传统的中医服饰,搭建中医诊台。邀请参加峰会的各界代表前来参与。每一个挂号的人都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全球气温做出承诺,随后‘中医’会为求诊者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个性化行动‘药方’。中医展台旁边有一个特制温度计,一些团员则扮演动物角色。温度计指示的气温每上升一定幅度,就有一种动物‘灭亡’。当挂号的人达到一定数量时,全球气温就下降1摄氏度,那些濒临‘灭亡’的动物就可以得救。赵祥宇说。
  赵祥宇他们的举动引起了其他代表团的注意,许多国家的参会代表纷纷驻足观看并积极参与中国青年举办的活动。来自BBC的消息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穿梭的贝拉中心(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场),这群身穿红色T恤的年轻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青年的力量。
  12月11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匆匆露面,在短暂的停留期间,他特地会见了中国青年代表团。
  “此外,我们还参加了多场边会,与参会的各国青年进行交流,让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声音。”赵祥宇说,“可以说,中国青年代表团的这次哥本哈根之行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启动“中国绿色脉搏”
  
  2009年12月30日,距离这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坐在北京东方广场内宽大的沙发座椅上,回忆起参会前后的种种,赵祥宇仍然感慨万千:“能够组织起这么大的团队去参会确实不易,但这样的努力非常值得,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参与。”
  赵祥宇是黑龙江人,“80后”,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在一家医院做会计,2008年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
  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是从2007年开始的。那时候,他正在学习外语,准备出国。机缘巧合,就认识了来自美国的一位富布赖特学者,
  这位学者当时正在中国做生物质柴油的开发,对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很有研究。一次聊天时;这位学者向赵祥宇提议:“我们能不能一起做一个关于中国环保方面的双语视频网站,让外国人也能看到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了”“行!”赵祥宇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这也便有了后来在环保领域小有名气的网站——“中国绿色脉搏”。
  当时的赵祥宇,“对网站建设窍不遣”,但对环保和新能源开发问题的热情很高。他到各地进行考察,用自己的小型摄像机,数码相机拍下国内各地的环保图片,然后上传到网上,再加上双语注释,供世界各地的网民浏览。
  “国外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往往存在偏差,而事实上中国是做了很多努力的。我们就是要以这种方式,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所做出的努力。”赵祥宇说。
  到美国留学后,赵祥宇也没有停止对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关注。2008年夏,他加入了国内著名的环保组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并成为该组织的国际事务总监。
  此后,赵祥宇先后参加了不少关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些国际会议上,来自中国的声音很少。而一般情况下,在参会的几百名青年代表中,只有一两名代表来自中国。
  “这与气候大会上一些国家的代表动辄拿中国说事儿的情况反差太大了!”他感叹道。“一个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国家,青年人却没有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发言权,这正常吗?”
  2009年暑假,赵祥宇回到国内,在英国新能源财经的北京办公室做实习生。这份工作使他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在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工作。赵祥宇发现,国内一些地方的工作很踏实,却没有很好地把这些成效宣传出去。
  2009年7月,他联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清华绿协”,“北大CDM”等三个组织一起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国际青年气候与能源峰会”,这是中国青年第一次自己组织的,没有任何政府或机构牵头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大会。随后,赵祥宇又发起组织了一个“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的活动,宣传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两个多月,赵祥宇就开始为出席大会做准备工作了:从招聘志愿者到拉赞助、做策划,他都亲自参与,经常忙得一天只能睡3- 4个小时。
  著名的“金桥慈善机构”的创始人,美籍华人张虹琳是他三四年的好朋友,听说他要组织一个青年代表团去哥本哈根,很是感动,同意让“金桥慈善机构”作为青年团队的合作组织方,并帮助整个团队在进行筹款和团队建设。
  最后,到代表团出发之前,他们一共筹集到了80多万元的参会经费。赞助单位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哥本哈根气候委员会,耐克,台湾宏达电脑公司等许多国际著名的机构和企业。
  
  冀望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强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去哥本哈根参加气候大会,你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赵祥宇(以下简称“赵”):不同的人在参会的时候肯定都有着不同的利益牵扯和预期。在去哥本哈根之前,国外的一些智库和国内的专家就认为这次大会不可能达成什么实质的成果,但是我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去的,希望各国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协议,毕竟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记:作为历史上第一支参与国际气候大会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的组织者,你参加这次大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赵:这次大会一波三折,吵吵闹闹地开了两个多星期,也让我对国际政治间的博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以前以为气候问题大家坐下来聊一聊、谈一谈很容易,其实这些问题实际操作起来说要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记:国内的一些企业家、明星,以及一些民间组织也派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对此你有些什么看法?
  赵:对,我知道像阿拉善自然生态协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两个本土的环保NGO)企业家代表团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另外,像王石、李冰冰等一些企业家,明星也去了。这是一件好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基础四国”(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之一,在这次气候大会上,中国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但民间社会的声音还是比较弱。这次大会,虽然我们去了很多的环保组织,NGO,还有媒体,声势也很大,但是与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在气候大会的会场上。
  记:最后大会仍没有达成什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果,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赵: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与会各国的立场不同,思维模式也不相同,要达成一个各方都认可的,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绝非易事。在哥本哈根的气候谈判中,整个会场气氛随着谈判的进程变化得很快,最后虽然没能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性的协议,但还是签署了一个各国自愿性的协议,把谈判的任务留到明年的下次会议上去解决。
  记:明年的会议你还会继续参加吗?
  赵:我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也可能会继续参会啊,我也希望下次会议上中国能有更多的青年参与进来。大会程序很复杂,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当中,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如果明年有精力我会再组织大家去,我也愿意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其他去参会的朋友们。
  记:你曾说过,中国青年COP15代表团这次去哥本哈根主要的使命就是向世界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从会后的结果来看,这个使命完成了吗?
  赵:我觉得应该是完成了。在大会上,我们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从现场的反馈来看,效果都不错。许多国际知名的媒体,像BBC,《纽约时报》等都对我们的活动做了采访报道。这起码让世界知道中国青年也在关心世界的气候变化问题,正在为应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之前在类似的场合,一提到青年都是欧洲的、美国的,现在开始有中国青年了,我们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这个角色当中了。
  但是,实话实说,因为我们刚刚开始接触这个大会,很多青年代表对大会的议题还不是很了解,与国外的青年相比还是有待提高的。
其他文献
在当今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电的容量可信度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随机生产模拟技术,给出了基于失负荷期望(LOLE)和电量不足期望(
会议
目的 了解南昌铁路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自然人群、选点整群普查方法,对南昌铁路地区20 ~87 岁1 212 人口服75 g 葡萄糖后2 h 静脉血进行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测定,并对该人群的
于丹认为,一个成功而完满的女人应该有“四重角色”。事实上,她的每一天就是这样度过的:上午,她在讲课,处于职业角色;下午,她可能处于社交角色,约上几个女朋友去逛街、喝咖啡
本文分别建立了风电场,太阳能电池和传统机组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利用RTS标准算例对各种电源接入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从而对含风电场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进行研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以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电力企业需要在资产管理中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手段.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议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对人才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需要转变传统工作理念以及传统工作方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求以及高校改革需求,
随着我国输电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建设"安全、高质、环保"的智能电网的需要,现行侧重于设备管理方面的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与评价体系已显现不足,必须尽快建立新形势下输电系统
会议
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给出定量化分析结果.传统电网静态安全分析仅关注扰动后的系统状态,忽视了扰动事件发生的概率,更未能计及扰动后电网动态过程因
会议
作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技术,LCC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而LCC应用的必要前提是要有恰当的LCC估算方法和根据估算方法得到的LCC计算模型.本文通过查阅
大规模风电场对电力系统运行有一定影响,本文考虑了风速和风向的随机变化、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气候和地理因素对风电场的影响,建立了大型风电场输出功率模型,并引入了上游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