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治疗A型斜视的远期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治疗伴上斜肌亢进(SOOA)的A型斜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因A型斜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21例(排除单眼SOOA的A型斜视、Brown综合征和Helveston综合征),其中A型外斜视19例,A型内斜视2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14±9)岁。对手术前后A征的大小、眼球客观旋转程度、SOOA程度以及双眼视觉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26±17)个月(12~109个月),20例患者水平斜视经1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数在±10三棱镜度(PD)之内;1例内斜视患者术后水平斜视度数>+15 PD。21例患者A征均消失,由术前(23.81±9.47)PD矫正为(0.90±3.59)PD(t=11.29,P<0.01),矫正量为(23.52±9.68)PD。眼球客观旋转度数术前为3.18°±3.26°,术后为-4.81°±4.13°,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P<0.01),旋转矫正量为7.95°±3.88°,无一例患者出现旋转复视。42只眼术前、术后SOOA程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0(2.0)、0.0(1.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斜肌腱缝线实际延长量与术前SOOA程度有相关性(r=0.47,P<0.01),但与术前眼球客观旋转程度无相关性(P=0.88)。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缝线延长量=2.71×术前SOOA程度(t=27.93,P<0.01)。

结论

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对A征、眼球内旋及SOOA有明显改善,远期无旋转复视及V征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斜肌减弱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53-858)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慢通道肌无力综合征(SCCMS)一家系临床、基因及治疗随访情况,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影响离子通道阻滞剂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17年5月确诊的SCCMS一家系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药物治疗反应;统计分析截至2018年12月31日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SCCMS病例临床信息,突变位点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先证者为48岁女性,因“肢体无力40余年”就诊,其大女儿出生起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病情在数年内迅速进展,最终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营养代谢是人类生命维持的基础,近年来人们发现其参与了ALS的发生发展,并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识别ALS患者的营养代谢状态,并给予个体化饮食干预或许可延长生存期。因此文中对ALS患者的营养代谢情况进行综述,进而寻求恰当的饮食管理模式。
神经囊虫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寄生虫病,是发展中国家头痛及癫痫患者的重要病因。文中将探讨本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为不同地区的医师早期诊断并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白塞综合征(B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系统性血管炎,特定的环境刺激作用于基因易感的个体是其最可能的发病机制。人类白细胞抗原B51虽然是目前公认的BS易感基因,但其所致的发病风险却不足20%,因而提示人体尚存在其他与BS相关的基因位点。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的信号传递分子,参与了人体所有免疫应答。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了细胞因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BS的相关性,其中涉及辅助性T细胞1相关细胞因子、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重要的视功能评估方法,具有客观、无创、定量等优点。然而在眼科临床和医疗鉴定实际应用中,如何规范的使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焦点,主要包括其检查流程和解读方法。视觉电生理检查项目较多,各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同,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多,因此规范的电生理检查操作流程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检查结果产生后,如何结合临床解读电生理结果也需要规范,既需要遵循电生理临床指南的逻辑思维,又需要具
我国眼外伤专业在几代眼外伤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救治技术、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回顾70年发展历程,希望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后来人继续为中国眼外伤事业的进步努力进取。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01-804)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局部应用对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治并接受局部注射利妥昔单抗治疗的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5~83岁,年龄中位数为5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变大部分切除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MALT
目的探讨线状皮脂腺痣综合征(LN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整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4月至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11例(14只眼)LN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受累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和整复效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5例;就诊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年龄为2.8岁。皮脂腺痣累及头部9例,累
1例老年女性因视物重影5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右眼外转受限,视野示双眼上象限同向非一致性局部视野缺损,头部核磁共振平扫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右侧海马后部异常信号。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动脉瘤,右侧展神经麻痹。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后动脉瘤栓塞完全。经详细定位诊断后发现患者视野缺损为视放射Meyer襻受损所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62-864)
期刊
眼整形眼眶外科是研究眼睑、眼眶、泪道和眼部毗邻结构疾病的发生、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其外形、畸形和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的一门亚专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眼睑病眼眶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专业医师队伍快速扩大,尤其2013年成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以来,我国眼整形眼眶外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倡学科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基础研究水平、重视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取